光绪三十年(1904年),张謇拟就《徐州应建行省议》,系统地提出徐州建省计划。此后,1931年,时任国民党内政部常务次长的安徽凤阳人张我华等提交给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的缩小省区案中,主张在徐州设立“归德省”。

1940年民国省制问题设计委员会胡焕庸提出的分省案中,也主张设立“徐淮省”。1944年,汪伪亦曾设立伪淮海省,省会徐州,以郝鹏举为省长。

中文名

淮海省

别名

淮海经济区

所属地区

华东

地理位置

淮海区域

面积

17.8万平方公里

政府驻地

徐州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云龙湖/云龙山/彭祖园/汉文化景区/淮海战役纪念塔/徐州乐园等

机场

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徐州空军机场等

火车站

徐州站、徐州东站、宿州东站

人口

1.39亿(2015年)

方言

中原官话

成立时间

1944年2月1日

下辖城市

徐州、连云港、日照等

历史规划

“以徐州为众星之月,因时制宜,变散地为要害,莫如建徐州为行省。”1904年,张謇拟就《徐州应建行省议》,系统地提出徐州建省计划。在徐州设省和将陇海铁路延长至南通、崇明,是张謇的两个愿望,但都未实现。“徐州行省”、“归德省”、“徐淮省”、伪淮海省,想让徐州从“边缘”到中心的不只是张謇一人。

主张设立

清末苏淮分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相关利益集团的矛盾冲突。新设江淮省省会清江(淮安)官场对于反对分省不以为然,“清江北连徐、海,南控淮、扬,民风强悍,盗贼纵横,盐枭会匪甫经改设行省,忽又收回成命,亦复无此政体”。显然,这是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声音,改变不了最终的结局。

清末苏淮分省动议流产后,就到了1931年,时任国民党内政部常务次长的安徽凤阳人张我华等提交给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的缩小省区案中,主张在徐州设立“归德省”。1940年民国省制问题设计委员会胡焕庸提出的分省案中,也主张设立“徐淮省”,面积66872平方公里,35个市县,相当于约40个市县。

奏请设立

行政区划向来是国家的一项大政,封建王朝划分行政区划,只考虑如何有利于当时的封建统治。江苏、安徽二省既跨长江南北,又跨有淮河南北,据说是朱元璋搞出来的。此后分合之声就不绝,清同治时陈廷经就曾要求腰斩苏皖,以江南为江苏,江北为安徽,而清末张謇则提出尾斩江苏,“以徐州为众星之月”,捎带着鲁南、豫东、皖北等地,建立“徐州行省”。

说起张謇其人,作为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和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在中国近代史上那可是大名鼎鼎,在他的祖籍常熟更是无人不晓。关于“清末状元”的头衔,有资料说,这里面还有翁同龢的功劳。从16岁中秀才到27岁,张謇5次乡试都未得中。

1882年,朝鲜发生了“壬午兵变”,张謇随吴长庆到了汉城,他撰写的政见和议论主张对外持强硬政策,受到光绪的帝师、时任户部尚书的翁同龢的赏识。1885年,张謇终于在乡试中考中了第二名举人。1894年,慈禧六十寿辰特设恩科。心灰意冷的张謇因父命难违,第五次进京应试,中了一等第十一名,翁同龢将他改为第十名。

4月殿试时翁同龢的提携之心更是迫不及待。他命令收卷官坐着等张謇交卷,自己匆匆看过后,便劝说其他阅卷大臣把张謇的卷子定为第一,向光绪帝说:“张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于是张謇在41岁的时候,得了个状元,授六品的翰林院修撰。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

现在看来,翁同龢有鼓捣潜规则的嫌疑,但也成就了张謇。1898年他到北京销假,正值“百日维新”,恩师翁同龢被罢官,心知官场险恶难测的张謇决心走实业之路,“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

光绪三十年(1904年),张謇拟就《徐州应建行省议》,系统地提出了徐州建省计划,经两江总督端方代为上奏,引起了清廷的注意。《徐州应建行省议》以为当年刘邦崛起,与项羽争天下的这一片千里无垠,莽荡平原,一方面“控淮海之襟喉,兼战守之形便,殖原陆之物产”,可自成局面;一方面“俗俭民僿,强而无教,犯法杀人。”久为朝廷的隐患,“变散地为要害,莫如建徐州为行省。”由此看,张謇的“徐州省”有点“人以群分”的味道。

对“徐州省”的辖区,张謇提出,以徐州为众星之月,东到海州,西至商丘,南起泗州,北迄沂水,有四十五个州县。

分又复合,江淮省存在了三个月。

淮海省

张謇撰写《徐州应建行省议》条陈的时候,正在徐州一带开矿设厂,其议自然也带有综合开发利用徐州和周边资源的意思,更便利自己发展工矿。当时在江苏,本有2督1抚3个中心,省级行政长官有两江总督驻江宁,江苏巡抚驻苏州,漕运总督驻江北淮安清江浦。徐州建省势必与漕督势力冲突。恰在此时,漕运总督的裁撤问题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漕运在清前期本是与盐、河、兵并列的四大政之一,但道光以后,漕政弊端丛生,到了1901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江苏、浙江、山东八省漕运全部停止。张之洞、刘坤一认为漕运已是“有名无实”,主张裁撤。1904,御史周树模奏请裁撤漕运总督。清廷就把张謇的徐州建省条陈与周树模的裁撤漕运总督奏片一并交给督办政务处议奏。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政务处基本上否定了张謇提出的徐州建省计划,认为“徐州在江苏,地居最北,若于平地创建军府,既多繁费;所请分割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十余州县,亦涉纷更”。同时提出了一个苏淮分省的新方案:裁撤漕运总督,将其缺改为江淮巡抚。据此,原江苏省一分为二,苏、淮划江而治。此议得到清廷上谕的批准。

腰斩拆分江苏,北为江淮省,南为江苏省,引起官员和江苏官绅的群起反对。苏淮分省的结果与张謇的徐州建省设想大相径庭,张謇对所谓“江淮省”的建置大为不满:“闻建设江淮省,此大谬,痴人前难说梦,信也”。他立即致书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周馥,“请争江淮省事”。

与此同时,江苏京官相继联名上奏反对苏淮分为两省,江淮设省清江浦,“舍临江扼要之名城,就滨河一隅之小邑,似亦未甚得势。”苏、淮单独立省,彼此削弱,摊派之款相应增加,人民不堪重负。“养兵无资,竭泽而渔,揭竿可虑”。

1905年二月初九,清廷谕令两江总督周馥会同商部顾问官张謇察看情形速议电奏。张之洞积极支持周馥,“详陈江淮分省之有害无利,仍以不分省为宜”。苏淮分省本已成既成事实,但却“为众论所不韪”,政务处颇感为难,若仍按张謇原条陈所请,另设徐州行省,又遭到山东、河南、安徽三省巡抚的反对,结果,他们只好“仍请收回江淮设省成命,裁撤漕督,于徐州地方添设提督一缺,以资重镇。”1905年三月十七日,清廷下令裁撤江淮巡抚,江淮省重新并回江苏省,将淮扬镇总兵改为江北提督。

区域设立

衰落

徐州(古彭城)位于江苏省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素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

历史上徐州能数得上的战争有两百多场,从楚汉争霸,三国争雄,南北朝对峙,到近代抗日的台儿庄战役和国共一战定乾坤的淮海战役主战场都在此地,光十万级以上的大战不下数十场。虽说徐州的战乱不断,但历朝历代徐州都声名远扬的当国大郡(可以抵一个国家),即便今天,徐州已有人口1000万左右。

由于历史的原因,徐州在清朝被划入江苏省,徐州的衰落也就不可避免了,要知道,把徐州归于江苏不论从文化上还是地理上都是一个错误。文化上,徐州属于典型的北方文化区,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语言和心理习惯都是北方的,大大不同于吴侬软语,鱼米之乡的苏南地区,地理上徐州和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接壤,且为这些周边城市这一区域中最大城市,历来为此地的中心城市。

徐州本应该和现江苏省连云港市、滨海、响水、灌南、宿迁市、安徽省淮北市、宿州市、亳州市、河南省商丘市、现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曲阜市、济宁市、滕州市、枣庄市、荷泽市等组成一个省,就叫淮海省,省会徐州。清朝的这一划分将徐州变成了省边远地,自然不受重视,加之处于黄河故道,黄河一泛滥,徐州必受冲击。

区域

淮海经济区成立于1986年,地处中国东西结合、南北连接的过渡地带,拥有苏、皖、鲁、豫四省20个成员市,人口1.2亿。自成立20年来,区域联合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了全国较有影响、富有成效的经济协作区之一。

淮海文化财富联盟

2014年4月,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联合中华文化财富联盟、徐州汉文化产业联盟以及淮海地区二十个城市的近百家文化产业单位共同发起的淮海文化财富联盟在徐州成立。

著名学者郭万新、范毓周、汪国真等文化专家发来贺电。联盟秉承"让有文化者有财富,有财富者有文化,做文化与财富的双重贵族"(屈金星语)的宗旨,力求团结淮海地区乃至全国文艺家和文化产业团体,共同促进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繁荣,为国家"文化强国"梦想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