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号是一种在层次上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和因果等,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分句可以属于单重复句,也可以是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或者是大句中的并列部分。除此之外,分号还可以用来分隔作为列举分项出现的并列短语,或是辞书中同一义项的不同释义。详述与例子参见正文。另外,“分号”也可以是“分店”的意思。

中文名

分号

英文名

semicolon

概述

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

作用

分隔存在一定关系的两句分句

中文形式

英文形式

;

基本情况

分号(;)表示介乎句号和逗号的停顿的标点符号。

在大部分印欧语系的语言,分号的名称为有「半个冒号」之意,以显示其外形如「:」。

汉语用法

单重复句

规则:

在单重复句中,分句不包含逗号时可以用逗号或分号分隔,包含逗号时宜用分号分隔。注意,分号是句内的标点符号,也就是说在句群中的并列关系不能用分号。

实例:

1.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2.事实上许多职业并不要求人们具有很高的语言和逻辑数学方面的才能;相反,许多工作往往需要人们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运动能力等。

3.纵比,即以一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作比;横比,则以此事物与彼事物相比。

4.微笑是美的;美是有感召力的。

5.微笑是笑之国度里的国王;微笑是笑之花海中的牡丹。

说明:

例1、2、3中有一个或两个分句包含了逗号,所以各分句用分号分隔。例4、5的各分句中都不包含逗号,例4在两个分句之间使用分号是属于一般用法,而例5使用分号则属于特殊用法,是为了强调两个分句在一个整体内的相对独立性。在英语里,像例4那样的无连词连接的两个并列分句,不能用逗号分隔,必须像例5那样用分号分隔。

多重复句

规则:

分号用以分隔多重复句第一层次的分句,无论该层次若干分句的逻辑关系是什么。首先要考察并列关系的情况。

实例一:

1.有的学会烤烟,自己做挺讲究的纸烟和雪茄;有的学会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有的学会蔬菜腌渍、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吴伯箫《菜园小记》)

2.例如人物的对白中常用当时民间的口头语,因而使得我们如闻其声;又如动作的描写,只用很少几个字,就做到了形象鲜明,活跃纸上。(茅盾《谈<水浒>人物和结构》)

3.不要幻想成功之神会被你微不足道的努力所感动,主动跑过来和你拥抱亲吻;也不要幻想胜利之果会装在盘子里,端到你的餐桌前尽你开怀享用。(郑健、张建敏《再朝前走一步》)

4.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如果内容没有分量,尽管写得多么长,愈长愈没有分量。(郭沫若《关于文风问题》)

5.联合则兴旺,联合则竞争力强,联合则发展快,联合则效益好;分散则发展慢,分散则效益差。

说明:

这五句都是多重复句,分号用在第一层。表示并列关系有多种方式,例1通过三个“有的”加以分说,例2通过副词“又”,例3通过副词“也”,例4通过一有一无的对比,例5中通过“联合”和“分散”的对比。

下面是多重复句第一层非并列关系时分号的使用。

实例二:

1.或作演讲,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2.昨天一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大雪来。(小学语文《第一场雪》)

3.而于狗,却不能以此为例,与对等的敌人齐观,因为无论它怎样狂嗥,其实并不解什么“道义”;况且狗是能浮水的,一定仍要爬到岸上,倘不注意,它先耸身一摇,将水点洒得人们一身一脸,于是夹着尾巴逃跑了。(鲁迅《论“费厄泼赖”应当缓行》)

4.善感的心灵,也曾为背井离乡、远适异地的行人在跨过关门时四顾茫茫的悲凄情景而落下过伤感的眼泪,也曾为孟姜女的忠贞和不幸而郁郁寡欢;然而更多的却是为那雄关的雄伟气势和它那抵御外侮捍卫疆土的英雄历史所感动,所鼓舞。(峻青《雄关赋》)

5.散文比较短,既能够敏捷地反应迅速变动的事物,又方便报纸杂志及时刊登;因此,散文创作风气的浓厚与否,和我们社会各方面的风貌能否被充分地生动地反映到文学里面来,大有关系。(秦牧《散文创作谈》)

6.如果有篇文章,有的只是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庞杂的材料,却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人们读过以后,根本不知道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那样的文章,人们通常称之为“没有观点”的文章,也就是没有灵魂的文章。(施东向《义理、考据和辞章》)

说明:

上述多重复句表示以下的非并列关系:(1)选择;(2)承接;(3)递进;(4)转折;(5)因果;(6)假设。分号都用在第一层分句。

并列分句

规则:

大句中被冒号、破折号、括号、引号分隔出来的并列分句有相对的独立性,中间可根据需要使用分号。

实例:

1.他们思虑着:哪些溪涧在山洪到来时不好通过,就架起一座座石桥和板桥;哪些人家离河太远,就在散居的村舍边,挖下一口口水井;哪些水井靠近大路,又在水井上加井盖。(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2.打猎的讲究不少:雉鸡、野兔要白天打,叫打坡;野猪、狐、獾、熊和狼要夜里打,叫打猎。(吴伯箫《猎户》)

3.你是资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无产阶级而歌颂资产阶级;你是无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资产阶级而歌颂无产阶级:二者必居其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例1冒号后的并列分句做大句的宾语,中间用了分号。例2、3是总分复句,例2冒号前是总说,冒号后是分说,例3冒号前是分说,冒号后是总说,两句的分说部分是由并列分句组成的,都使用了分号。

有时在大句中用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部分是并列分句,这时也可用分号分隔。例如:

4.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的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清光泻到江面。(方纪《三峡之秋》)

5.小划子远远地出现了,像一只小小的黑甲虫,急匆匆地、慌里慌张地贴着江边爬过来──说它急匆匆,是因为它速度极快;说它慌里慌张,是因为它走得毫无规律,一忽儿左一忽儿右。(赵丽宏《三峡船夫曲》)

括号内的话如果是并列分句,也可用分号分隔。例如:

6.在介绍冰川的特性时,通过两个典型的例子(流速慢的天山、祁连山冰川,年流速很少超过30米;流速最快的阿扎冰川,年流速不过300米左右),具体说明了冰川流速缓慢的特点。(韩爱敏《漫话冰川》)

引文是并列分句,用来组句时其中的分号可以保留。例如:

7.颜真卿在良好的家学熏陶和名师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融会贯通,终于形成了“结构平稳,宽舒厚重;笔法多变,筋力老健”的风格。(容琚《浅谈颜体楷书》)

以上七例的分号都没有用在大句的第一层分界,之所以可以这样做,是因为并列分句部分有冒号、破折号、括号、引号作为分界标志,在分界内分号仍然处在第一层,在分句内部还有处于第二层的逗号。假若把这些分界标志取消,句子的结构层次便会错乱。比如把例7的引号取消,引文的界限消失,其中把引号分成两个分句的分号便不能继续使用。

下面是缺少分界标志造成分号误用的例子:

8.有人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发现人在心情愉快时,动脉血压可降低20毫米汞柱,每分钟的脉搏可减少七八次;反之,精神忧郁,血压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胆固醇含量相应提高。

9.荀子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认为与其宣传拜天拜地,不如鼓励人民增加生产,积蓄财物;与其依赖天地,不如依靠人的力量。

10.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二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列举分项

规则:

分项列举各项如果是分句,自然可以用分号。在单句中冒号引出的并列短语用于分项列举,为了使分项的性质显得突出,也可以用分号分隔。

实例:

1.特聘教授岗位职责为: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研究;领导本学科学术梯队建设;带领本科学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光明日报》1998.8.5)

2.词大致可分三类:(1)小令;(2)中调;(3)长调。(王力《诗词格律》)

3.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王府井大街街景整治、道路铺装和绿化美化的整治规划方案,按照把王府井建成国际一流商业街的目标,遵循统一、人本、文化、简洁四条原则,即:体现商业街的完整和统一性,规划街道环境设计;贯彻以人为本,创造轻松舒适、独具特色的步行购物环境;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营造独特的商业文化氛围;将现代、简洁、朴素淡雅的原则,贯穿于整体风格和细部设计。(《北京晚报》1999.3.12)

例1列举的各项是并列短语。例2列举的各项是名词,前面有序次语。例1、2各项之间本可用逗号,用分号是为了突出各项的性质。例3各项内部有逗号,各项之间只能用分号,而不能用逗号。下例列举的各项是词语,不是句子,各项之间的句号要改用分号或逗号:

4.根据最有功绩的文学老师的说法,有如下性质的语言是文学上最好的语言:(一)明确。(二)朴素。(三)简洁。(四)浮雕。(五)音乐性。(六)和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

列举的各项如果是词,不是短语或词组,则不必用分号分隔,下列的分号可改为逗号:

5.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爱国主义有四种特点: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包容性。

不同释义

规则:

辞书的条目在同一义项下有两个以上释义时常用分号分隔。

例如:

1.安放;处理;放置(《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arrange;manage;handle(《汉英词典》修订版)

有时同一义项中的释义,含意相近的用逗号分开,含意稍远的用分号分隔。例如:

2.abdominous 大肚子的,大腹便便的;肥胖的(《英汉大词典》)

(选自林穗芳着《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英语用法

分号的在英语中的两个主要用途,都很容易识别。 其一是把两个独立子句连接成一个句子,其二是作为一个超级逗号。此外,分号还有一些很少看到的特殊用法,可是还有其他办法来处理这些情况。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英文写作是否规范与能否合理地使用分号密切相关。[1]

连接

独立子句是可以成为完整句子的一串单词。当你想把两个完整的句子连接成一个长句时,可以在它们之间加一个分号。

Example:This could be a complete sentence;this could be another one.(例如:这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那可能是另外的一句。)

如果你在这个应该放分号的地方用了逗号,你便犯了“逗号粘连”的错误,这实在是一个非常讨厌的语法错误。 有时,第二个子句看上去真的不像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你必须严密地加以观察。

Example:Twelve workers started the project;only five remain.(例如:这个项目开始有12个工人,留在那里的只有5人。)

不过,有一个例外可能会给你带来问题。 可以不使用分号来连接两个完整的句子,只要在子句之间用了一个连词(and、but等)。 在此种情况下,仅需使用一个逗号。

Example:This could be a complete sentence,and this could be another one.(例如:这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那可能是另一句。)

增加了这个简单的连词“and”,意味着你必须把分号换成一个逗号。

超级逗号

当你把一系列的条目(3个或多个)连写在一起,它们之间通常用由逗号隔开。如果有在各个条目中已经有了逗号,条目之间应使用分号。

Example:We visited Pago Pago,Western Samoa;Curitiba,Brazil;and St. George,Utah.(例如:我们访问了西萨摩亚的帕果-帕果、巴西的库里提巴和犹他州的圣·乔治。)

Example:The trio's birthdays are November 10,1946;December 7,1947;and October 31,1950.(例如:3人的生日分别是1946年11月10日、1947年12月7日和1950年10月31号。)

Example:Her favorite players are Steve Younga quarterback;Jason Buck, a defensive end;and Ty Detmer,another quarterback.(例如:她最喜欢的球员是四分卫年轻的史蒂夫、防守边锋贾森巴克和另一个四分卫Ty德默。)

正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引用地方、日期和带说明的人名是使用分号作为超级逗号的3种很常见的场合。

次要用法

餐厅分号

有几个比较少见的的情况也要求使用分号。 当在完整句的连接词语如“that is”、“for example”或“for instance”的前面列出3个或更多的条目时,你可以使用逗号或分号。下面的两个例句中的每一个,都是正确的。

Example:Be sure to watch out for grammar errors;for instance,comma splices,run-on sentences,and dangling modifiers.(例如:务必要注意语法错误:例如,逗号误接句、乱加从句的冗长句和悬挂修正。)

Example:Be sure to watch out for grammar errors,for instance,comma splices,run-on sentences,and dangling modifiers. 即使分句之间已经用了连词来连接,只要第一个子句里已经有了一个或多个逗号,也可以使用分号来连接两个中间已经加了连词的两个完整子句。 但它是可用可不用的,有时用了分号会使句子更容易理解。

Example:When I eat alone,I leave a mess;but that's not the worst of it.(例如:在我独自一人吃东西的时候,我会弄得一片狼借,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

上面所提到的分号的次要使用方法是可用可不用的,所以你只要记得前面的使用分号的两种情况,你就决不会把分号放错了位置。

商业用语

大盐号自流井分号汇票

“分号”属于中国古汉语并沿用至今,意同于“分店”(相对于“总店”)。某些老字号的商业或产业都会有其在别的地区的分号。而“中华老字号”是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沿袭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痕迹,具有独特的工艺和经营特色,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同和良好商业信誉的企业名称和产品品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