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县,隶属广东省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东南部,因处于北江支流滃江之源而得名。

南朝梁(554年)置县,是广东历史上16个最早建制县之一,因山水奇秀,物产丰饶,故古有“仙邑”之称。东靠连平,南邻新丰,西接英德、曲江,北依始兴、江西,素有“粤北南大门”之称。

全县总面积2175平方千米,下辖龙仙、江尾、坝仔、周陂、官渡、翁城、新江和铁龙八个镇。县城设在龙仙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翁源县常住人口为322482人。

2020年,翁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8亿元,同比增长6.1%。

翁源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沿翁韶公路附近山脉以南地域为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地带。

翁源县境内有集禅修疗养、休闲观光、礼佛祈福于一体的宗教活动场所东华禅寺,有广东客家围屋中独一无二的按周易八卦文化和客家文化融合的古建筑葸岭“八卦围”,生态资源有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半溪市级自然保护区等和全国最大的兰花基地,以及三华李、九仙桃、蚕桑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孕育出不少名人志士,有晚唐诗人邵谒,明朝抗倭名将陈璘,当代旅美华人、全美油画家协会原主席、油画大师涂志伟等。

翁源县农作物以水稻、蔬菜、甘蔗、花生、大豆为主。三华李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三华李、六里柑、九仙桃、黑皮蔗、马牯塘莲等名优特产久负盛名,江尾米面、周陂冰花饼等客家小食别具特色。溪黄草茶、白糖、缫丝、户外家具等名牌产品享誉国内外。

中文名

翁源县

外文名

Wengyuan、County

别名

仙邑

行政区划代码

440229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广东省韶关市

地理位置

广东省北部(粤北)

面积

2175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

7镇1林场

政府驻地

龙仙镇

电话区号

0751

邮政区码

5126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气候

人口数量

32.2482

著名景点

东华山、水龙宫、仙狮洞、书堂石、湖心坝客家群楼等

车牌代码

粤F

地区生产总值

107.8

建立时间

公元1303年

地域名人

版画家、梁太银、名医、杨德盛

人口

322482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地方特产

三华李、九仙桃、沙田柚、江尾米粉、马牯塘莲、兰花、蚕茧、竹篙薯

方言

粤语、客家语

矿产资源

煤、铁、铅、锌、钨等

农作物

水稻、蔬菜、甘蔗、花生、大豆等

GDP

107.8亿元(2020年)

建制沿革

秦及以前

新石器时代,翁源就有人类活动。春秋时期,翁源之地属百越地。战国时期,属楚地。秦时属南海郡。

两汉、三国、两晋、南朝时期

两汉、三国、两晋及南朝宋齐时期,翁源均属浈阳县地。

梁承圣三年(554年),析浈阳县地置翁源县,属东衡州始兴郡。南陈初废东衡州,翁源县改属衡州始兴郡。

陈天嘉元年(560年),在翁源县地设立清远郡,翁源属清远郡。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废郡,翁源隶属广州总管府。

唐初,在曲江设立番州,县属番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翁源自广州析隶韶州。五代时期,翁源县属韶州。

宋、元、明、清时期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析翁源太平乡及曲江县廉平、福建两乡设立建福县(治在岑水场附近),与翁源县同属韶州管辖。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废建福县,辖地各归原建制。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翁源县并入曲江县。大德五年(1301年),翁源复县,改属英德路。至大元年(1308年)英德路降为州,翁源仍属英德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翁源县易名岑水县,不久复名,转隶韶州府。

明清时期,翁源县建制未变,均属韶州府管辖。

民国时期

翁源县建置沿袭清制。民国元年(1911年)至民国38年(1949年)9月,翁源县先后属广东省南韶连绥靖区、南韶连道、岭南道、南韶连行政区、南韶连政务区、北区、西北区绥靖区、第二行政督察区、第三行政督察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9月15日,翁源县城解放。翁源县初隶属北江临时人民行政委员会,后先后隶属北江人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北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北江区专员公署、粤北行政公署、韶关专员公署、韶关专区革命委员会、韶关地区革命委员会、韶关地方行政公署、韶关市。

综合概述

翁源县位于韶关市东南部,东与连平县相连,南与新丰县交界,西与英德市、曲江区接壤,北与始兴县、江西省毗邻。公元554年梁朝分浈阳县地置,元初并入曲江县,公元1303年复置。是广东历史上最早建制的16个县之一。2014年年末户籍人口402381人,全县总面积2175平方公里。辖7镇1场156个村委会。县领导机关驻龙仙镇。

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0.4℃,年降雨量1778毫米,无霜期312天。耕地面积1.9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6.3万公顷,森林复盖率63.1%。河流以北江支流翁江及其支流为主。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8万千瓦。煤、铁、铅、锌、钨等矿产资源丰富。风景名胜有东华山、水龙宫、仙狮洞、书堂石、湖心坝客家群楼和葸茅岭八卦围等。农作物以水稻、蔬菜、甘蔗、花生、大豆为主。三华李、六里柑、九仙桃等水果久负盛名,是“中国三华李之乡”、“中国九仙桃之乡”、“中国兰花之乡”。

2014年,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0.7亿元,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20.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30.5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29.7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比重为25.4:37.8:36.8。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和全市增长水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8亿元,增长15.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8亿元,增长2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分别增长9.5%和10.2%。

全县完成工业投资29.67亿元,增长31.6%;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4家,累计69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22家、超两亿元企业10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22.9%,排名全市第二。官渡经济开发区区位调整到翁城并更名为翁源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平台不断提升,华南理工大学与华彩园区建立科技创新实习基地。赛力克进入“新三板”并成功申报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件发明专利获得国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量与专利授权总量居全市县域第一。

全年新签约项目33个,其中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13个;全年园区动工建设项目21个,建成投产项目14个。各专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华彩园区完成投资13.8亿元,完成B区“三通一平”,完成E区征地500亩,污水处理厂进入试运营。电源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区域环评已获得批复,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民营经济支撑力持续增强,创造的增加值与税收占全县总量70%以上。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青云山制药成功通过GMP认证。成功举办翁源(厚街)招商推介会和广东翁源涂料化工高峰论坛。

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太平洋建设集团参与县城新区建设,新区路网建设全面铺开,南部出口道路正加快推进,翁江大道东段、德政路中段、八泉大道三期路基工程已完成。龙仙2号桥人行道、龙仙河东岸绿道、南龙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工程建设已完工。县城市政设施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亿元。房地产项目万隆花园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锦绣山河、金悦华府、龙湖华府动工建设;“三旧”改造项目尚城阳光花园三栋楼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0.1亿元,增长73%;实现房地产销售15万平方米。翁城中心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完成。

江尾镇南塘湖心坝村被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扎实开展“两创”工作并获得“广东省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城”称号。新增省卫生村12个、市卫生村25个,连续三年排全市第一。汕昆、武深两条高速公路韶关段在我县开工奠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110千伏坝仔铜锣变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营。4G网络建设已完工,基本实现县城全复盖及所有镇(场)热点区域复盖。加快LED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官龙公路亮化和县城路灯改造顺利推进。翁城、江尾两个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已动工建设。

粤台园区全年完成投资1.32亿元,新增项目9个,新搭建现代化温控大棚9万平方米,流转土地2000亩,兰花创意园启动建设,兰花长廊配套建设逐步完善,玫瑰精油项目已建育苗基地,粤台园区建设成效得到省委副书记马兴瑞高度评价,成为全省现代农业推广学习的榜样。为全县32万亩水稻购买保险,实现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全复盖。特色农业稳步发展,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3家,累计347家;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累计15家;新成立家庭农场8家;新增“三品”认证10个。

筹资6000多万元实施农田水利改善工程。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3.42万亩。生态建设初显成效,完成碳汇林建设9.21万亩,扩大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12.3万亩,青云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已完成,建成“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20个;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成绩优异,获得省政府通报表扬。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控制目标,重点减排工程建设达到总体要求。

县农信社成为韶关市首家获银监会批准筹建的农村商业银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7.6亿元、贷款余额41.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2.5%和29%,全县银行存贷比提高5.5个百分点。健全工商部门与企业双向联系制度,帮助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6宗、融资7935万元。全县登记市场主体9835户,增长19.5%。全县汽车销售网点增至10家,全年销售汽车1857辆。鼓励网上销售,引导扶持30家兰花经营企业实现上线营销。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4家,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4亿元,增长10.5%;住宿餐饮业营业额2.2亿元,增长10%。冷泉滩、幽兰山庄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县接待游客120.67万人次,增长15.88%;旅游总收入8.6亿元,增长16.2%。

全年投入民生支出11.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3.3%,增长19.3%。惠民实事稳步推进,建设保障性住房、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卫生信息平台、普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惠民实事如期完成,龙仙公园改造正加快推进。重视教育发展,加强教育基础建设,成功获得“广东省教育强县”的称号。《有事就寻阿添古》新闻系列报道获广东省新闻一等奖,涂志伟美术馆和翁山诗书画院举办画展9次,全年参观人数22万多人次;全县举办客家山歌大赛等文艺演出300多场;参加全市小戏、小品调演获一金一银,参加“两岸四地”山歌大赛获银奖和新秀奖。县地税局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县中医院通过了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完成市下达人口计划年度目标任务,“单独二孩”政策顺利实施,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提升。组队参加韶关市运动会并取得较好成绩,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坝仔、江尾和新江三个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新增城镇就业3665人,劳动力转移就业58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保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如期完成。为55个重点帮扶村投入1.67亿元,帮扶危房改造510户。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基本完成。森林防火工作被评为市先进。安全生产态势良好。深入开展“六大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综合排名全市第一名;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三年规划提前一年完成并投入使用,社会治安保持稳定,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大幅提升。此外,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信访维稳、审计、物价、粮食、档案、人防、质量技术监督、双拥、民兵预备役、通讯、广播电视等工作均取得新进步。

主动邀请人大、政协监督政府工作,主动接受司法、舆论和群众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卫生和计生部门职能转变和机构合并全面完成,行政效率进一步提升。办复县人大代表建议17件和政协委员提案37件。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得到省、市督导组的肯定。机关作风持续好转,全县各类会议、活动分别减少31.2%和43.6%,本级会议及“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7.5%。全年办理“网络问政”1738宗,办复率100%。政府信息公开2988条,进驻网上办事大厅行政审批事项377项,网上办理审批事项3139项,办结率100%。组织各类建设工程交易、政府采购项目322宗,节约资金1500多万元,政务公开更加具体透明。

行政区划

元、明、清时期

元时,县设4乡17里。

明洪武初年,翁源县,设三乡,分为长安乡、宜阳乡、怀德乡。

长安乡,概为(翁城镇、新江镇、铁龙镇)。

宜阳乡,概为(龙仙镇、坝子镇、江尾镇)。

怀德乡,概为(周陂镇、官渡镇)。

明初,设3乡(长安、宜阳、怀德)5里。

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怀德乡并入宜阳乡。当时县里人习惯称县东地区(宜阳乡、怀德乡)为上乡。县西地区(长安乡)为下乡。

成化年间(1465—1487年)增设6个里,共11里。

清初沿袭旧制,设2乡(长安、宜阳)11里。康熙年间行政区划改为乡铺制。全县设2乡28铺,上乡22铺:龙头、九龙、利陂、龙仙、南浦、英村、蓝青、李村、周陂、藤山、昆山、礤头、陈礤、茶园、芙蓉、上庄、岩头、贵塘、茶潭、九牛、牛岗、钟南。下乡设6铺:县前、岩前、江镇、新塘、太平、铁场。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由于时局动荡,以铺合组保卫团,实行民间自治。全县设7个保卫团29个铺。龙仙五凤社保卫团辖龙仙、李村、蓝青、南浦、英村5铺;坝仔保卫团辖茶园、芙蓉、上庄、岩头、贵塘5铺;江尾保卫团辖茶潭、九仙、牛岗、南塘4铺;周陂保卫团辖周陂、藤山、昆山、礤头、陈礤5铺;新江保卫团辖江镇、新塘、太平、铁场4铺;翁城保卫团辖附城、县前、岩前3铺;六里保卫团辖龙头、九龙、利陂3铺。

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县行政区划仍延清制,全县设7个保卫团,辖29个铺。民国5年(1916年)保卫团改称区公所,设翁城、周陂、坝仔、新江、龙仙、江尾、六里7个区公所(依次为第一至第七区公所),下辖29个铺。民国26年(1937年)春,撤区公所,成立乡公所,改铺为乡。全县设29个乡公所。民国27年(1938年)秋成立联乡办事处,原一区、四区为第一联乡办事处,原二区、七区为第二联乡办事处,原三区、六区为第三联乡办事处,原五区为第四联乡办事处。民国28年(1939年)3月撤销联乡办事处,改设4个区,原联乡办事处依次改为第一、二、三、四区,仍29个乡。民国29年(1940年),实行新县制,行政区划为区乡制,全县划为7个区(翁城、周陂、坝仔、新江、龙仙、江尾、六里)29个乡。民国30年(1941年),改设翁东、翁南、翁北、翁西四个区,下辖29个乡,2个镇(龙仙镇、附城镇),268个保。民国37年(1948年)8月至民国38(1949年)年9月15日,全县重新划为15个乡(附城、南浦、蓝李、英村、周陂、昆华、利龙、新塘、展旗、江镇、茶园、岩庄、江尾、仙潭、陈礤)1个镇(龙仙镇),162个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9月15日,翁源县城解放。翁源县初隶属北江临时人民行政委员会,后先后隶属北江人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北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北江区专员公署、粤北行政公署、韶关专员公署、韶关专区革命委员会、韶关地区革命委员会、韶关地方行政公署、韶关市。[2]

1956年12月18日,广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复,将新丰县梁坝乡划归翁源县管辖,隶属第二区。1957年2月20日合区并乡,全县并为4个区、2个镇、22个乡。同年9月14日,全县撤区并乡,并为14个乡、1个镇(龙仙镇)和牛屎坜矿办事处。

1958年7月3日,英德东片的渔湾、大镇、桥头、青塘、白沙5个乡并入翁源。同年10月(文件批复时间为12月14日)新丰县并入翁源县。成立9个人民公社:新江、翁城、大镇、渔湾、翁江、周陂、龙仙、坝子、红旗(原新丰县),168个大队,2200个生产小队,另设牛屎坜矿山办事处。

1959年4月,红旗公社改称新丰公社,翁江公社改称利龙公社,增划水上公社和桥头、青塘、沙田、梅坑、营盘6个公社,全县共15个公社和牛屎坜矿山办事处。同年11月6日,除新丰梁坝仍属周陂外,新丰划回复县;英德东片除青塘、横石外,其余划回英德,同时连平县的陂头公社划入翁源,此外,岩庄与坝子、南浦与龙仙、陈礤与周陂合并。全县为11个公社:坝子、江尾、龙仙、陂头、周陂、利龙、翁城、新江、水上、青塘、龙仙镇公社。

1960年1月14日,增设横石公社和5个场1个所,即三华国营农场、黄陂畜牧场、铁龙林场、罗坑水畜牧场、九曲水林场和河口农业科学研究所。龙仙镇公社于10月改为城市公社。

1961年10月,全县调整为13个公社、4个场、1个所,即坝子公社、江尾公社、陂头公社、周陂公社、利龙公社、翁城公社、新江公社、水上公社、青塘公社、横石公社,原城市公社改称为城镇公社,龙仙公社改称为南浦公社,三华农场改为三华公社。4个场1个所是国营黄陂畜牧场、国营铁龙林场、罗坑水畜牧场、九曲水林场、河口农科所,另设牛屎坜矿山办事处。

1962年下半年增设官渡公社,横石、青塘、黄陂划回英德县,梁坝划回新丰县,全县仍有12个公社和1个社级场,151个大队,1950个小队。

1964年7月10日,广东省人委批复设立龙仙镇、蒲竹镇(原牛屎坜矿山办事处)2个镇。1966年3月15日,城镇公社划出龙仙镇。

1967年6月,陂头公社划回连平县;原城镇公社改称附城公社。1968年冬,水上公社改称为水上运输社,隶属交通局管理。

1971年6月,全县共有南浦、三华、坝子、江尾、附城、周陂、官渡、翁城、新江10个公社和龙仙镇、蒲竹镇及铁龙林场。

1974年1月,从周陂划出陈礤片成立礤下公社;从江尾划出松塘、仙北、仙南、九仙4个大队和坝子的松岗、蓝坑、鹤仔3个大队及六里的中村大队成立松塘公社。

1977年1月,从新江划出东鹊、黄洞、梅斜、热水4个大队成立红岭公社;从坝子划出岩庄片9个大队成立岩庄公社;12月将原官渡的庙墩片和六里的新陂、东三大队划出成立庙墩公社;原官渡的五四、河边、下榕角、坪田、官渡5个大队划入六里公社,官渡公社同时取消。

1978年3月,将原划入六里公社5个大队和原六里的突水大队划出恢复官渡公社。

1980年11月,全县共有2个镇、15个公社、1个林场和1个大队级(贵联)农林场,152个大队。1981年8月,蒲竹镇定为大队级镇,同年经韶关专署批准撤销。

1983年7月至1984年1月,改公社为区公所,改大队为乡,改生产队为村委会,全县设立16个区,1个区级镇,136个乡,2个管理区,1847个村民委员会。

1986年11月8日,翁源县撤区并乡,全县设9个乡8个镇。9个乡为岩庄、松塘、三华、官渡、庙墩、礤下、铁龙、红岭、贵联,8个镇为坝仔、江尾、南浦、龙仙、周陂、六里、翁城、新江。原乡政府改为村民委员会,原村民委员会改为村民小组。下设151个村委会,1907个村民小组。

1989年11月3日,从新江析出连心、阳河、塘新、凉桥、渔溪5个村民委员会设置连新乡。1993年3月10日,官渡乡改为镇建制。同年9月6日月,三华、庙墩、礤下、贵联、铁龙、岩庄6个乡改为镇建制。1994年5月24日,松塘乡改为镇建制。同年6月3日,连新、红岭两乡改为镇建制。此后至2000年,全县设18个镇,156个村委,1952个村民小组。

2001年,贵联镇并入南浦镇,庙墩镇并入官渡镇,连新镇并入新江镇。全县由18个乡镇合并为15个镇。2004年,南浦、三华2个镇并入龙仙镇;岩庄镇并入坝仔镇;红岭、仙鹤2个镇并入江尾镇;六里镇并入官渡镇;礤下镇并入周陂镇;保留翁城镇、新江镇,铁龙镇改为铁龙林场。2019年10月,经省民政厅批复,铁龙林场恢复铁龙镇名。

至2020年,全县行政区划设8镇,分别为为龙仙、周陂、翁城、新江、江尾、坝子、官渡,铁龙;共156个村委会,18个社区居委会,1982个村小组。政府驻地龙仙镇。[3]

2020年翁源县各镇(场)村委会、居委会名称一览表

镇(场)

村(居)委会名称

村委(个)

居委(个)

官渡镇

官渡、河边、突水、下榕角、坪田、五四、新南、新北、东三、新陂、坑尾、镇仔、下陂、新跃、华东、龙船、联盟、利龙、社背、官渡居委、六里居委

19

2

龙仙镇

青山、青云、蓝青、石背、田心、良洞、民主、陂下、长潭、河口、联群、李洞、岭头、罗坑水、石寨、高陈、三华、新尧、中坝、会联、群陂、新东、新岭、贵联、水口、沙坪、中心、桂竹、新坪、马墩、丰山、马山、蓊口、马牯塘、城东居委、城南居委、城西居委、城北居委会、南浦居委、三华居委

34

6

翁城镇

五一、明星、泉坑、泉岭、富陂、胜利、墨岭、定南、马东、桂湖、星光、沾坑、腊岭、黄塘、秀丰、群益、了坑、翁城居委

17

1

新江镇

小镇、上坝、新江、民光、新益、新展、东方、双石、双星、西锦、太坪、民治、油溪、双塘、连心、阳河、塘心、凉桥、渔溪、新江居委

19

1

周陂镇

光明、阳东、阳西、高一、高二、昆山、双联、双青、龙田、新安、洪兰、藤山、哈水、陈村、黄河、集义、礤下、礤头、周陂居委、礤下居委

18

2

江尾镇

长江、白莲、联益、联光、联明、新生、葸岭、南塘、径丰、径群、江尾、连溪、中村、仙南、仙北、松塘、鹤子、九仙、松岗、蓝坑、梅斜、热水、黄洞、东鹊、江尾居委、仙鹤居委、红岭居委

24

3

坝仔镇

辉星、梅村、三坑、新梅、芙蓉、上爱、辉岭、金星、珍田、上洞、蓝河、珍珠、良星、一心、金鸡、笋洞、半溪、饶村、礼岭、群辉、中洞、鲁溪、坝仔居委、岩庄居委

22

2

铁龙镇

龙集、龙体、龙化、铁龙居委

3

1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翁源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东南部,北江支流滃江上游。东靠连平,南邻新丰,西挨英德、曲江,北依始兴、江西。东经113°39´2"至114°18´5",北纬24°07´30"至24°37´15"。东西极端长66.5公里,南北宽55公里,总面积2217平方公里。

翁源县地图

地形

县内属半山区丘陵地带,群山环抱,连绵起伏,山脉多为自东北—西南走向,地势亦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千米以上山峰有13座。最高峰为北部的七星墩,海拔1300米;次为南部青云山,海拔1246米;东部雷公礤,海拔1219米;最低点是官渡,海拔100米。中部多为中低山脉及零散土丘。山地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80%。山脉之间多为中小型盆地及河流冲积的阶地,盆地方圆几十公里或几公里不等。由于中上石炭系壶天群灰岩广泛分布于全县各地,在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溶洞很多,全县已发现较大溶洞107个。地貌表现千姿百态,地形较为复杂。

地质

地质发展史

翁源县在上古生代时期,距今约400亿年,处于南岭准地槽发展时期沉积巨大厚度的复理石、砂页岩建造。随后,由于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发生了强烈隆起,引起了一系列的褶皱和断裂,岩层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构成了现有基底的褶皱形态,并在泥盆纪沉积前存在一个侵蚀面,表现为下泥盆纪桂头群底部存在砾岩层,以角度不整合复盖于泥盆纪变质岩上,沉积了下泥盆纪(D1)陆相磨柱石沉积建造。

到中泥盆纪,南岭地槽复活,海水由西向东侵入使本区处于浅海泻湖相环境,沉积了东岗岭组碳酸盐及砂页岩沉积物。由于海水时进时退,从中泥盆纪后期至下石炭纪沉积了以海浸为特色泻湖,浅海相沉积碎屑岩、碳酸盐沉积建造,而且以浅海相碳酸盐沉积建造为主。到了下石炭纪,海水进退频繁,沉积了以海退为特色的海陆交错相测水含煤组建造。中石炭纪以后,地壳继续下沉,海水淹没了翁源部分地区,使之处于深海之中,沉积了中上石炭统壶天群灰岩。

此后,受印支运动强烈影响,使地壳又逐渐上升为陆地。在相当长的一段地质年代里,遭受雨水溶蚀,形成了今日所见喀斯特地形,表现在地层顺序上缺失了二叠系和下三叠系的沉积物。印支运动后期,到了上三叠纪地壳才缓慢下沉,在局部地段沉积了海陆交错相的含煤碎屑沉积物,从上三叠系底部角砾岩不整合于中上石炭系之上,证明大规模的燕山运动使本区进入一个较大的构造旋回。

全县大部分地区继续上升,燕山运动有大量黑云母花岗山岩入侵,地壳不断隆起,并遭受风化剥蚀。从燕山运动开始,地壳发生变动,局部海水变迁,在断裂凹陷盆地中又沉积了一些下侏罗系海陆交错相的含煤砂页岩建造,从下侏罗系兰塘群底部含煤砂页岩层,以角度不整合于泥盆系或石炭系之上足以证明。到了侏罗纪末期,燕山运动发生了大规模褶皱、断裂,伴随大量岩浆侵入。

由于燕山运动的持续发展,岩层再一次发生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形成了以北东为主的褶皱形态和断裂,大量的酸性岩浆侵入本县北部和南部地区,此期岩浆携带大量金属成矿物质,在晚期形成了以高温气成脉状黑钨矿为主含锡、钼、铋、锑、汞的多金属矿体,在花岗岩体外围接触带附近形成了矽卡岩型为主的铁、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床。

由于燕山运动的地质作用,使全县普遍隆起,进入了长期风化剥蚀阶段和山间陆相盆沉积阶段,如滃江上游龙仙到江坝一带,沉积了陆相红色砂页岩沉积建造的上白垩系流纹质、凝灰质红色砂页岩,其底部砂砾岩中还含有花岗质的长石砂岩和花岗砾石。

到了新生代,进入喜马拉雅山的构造阶段,翁源全境表现为地壳普遍上升,第三系很少分布(仅在县城北东桂竹水库北面见有),第三纪本区处于上升为主的风化剥蚀,这从第四系底部普遍存在的巨砂泥层可以证明,其砾石大小不一,磨圆度很差,粒径大者数米,一般为10~30厘米,到了第四纪中期才开始在山间盆地、凹陷地带及河流两岸堆积了第四系的含砾粘土层。

滃江两岸的低山岗上的砾石(如县城东石子下、江尾葸岭的走马岗、仙鹤到坝仔的鹤子岗、坝仔到江尾的荒垌岗、翁城到新江的山岗)是古河床上升的结果。新构造运动存在的另一个特征是周陂高石桥温泉的喷量有逐年增大的趋势。

青云山大断裂活动还在继续,从跃进水库蓄水量的减少,以及沿此断裂带南端礤下陈村水库日益干枯、渗透(漏水)等情况来看,可以证明新构造运动还在继续活动,其破坏作用突出表现为滑坡、塌方和极灵敏传播地震波等。

地层

县境地层发育较为完整,自老到新地质年代有:前泥盆系、泥盆系、石炭系、上三叠系、下侏罗系、上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1.前泥盆系(D2)

轻微变质泥质岩,由灰黑色千枚况状页岩、板岩或灰质页岩及硅质岩(变质云母砂岩、石英砂岩、石英岩)组成。

2.泥盆系(D)

(1)中下泥盆系桂头群(D1-2)厚度500米以上

下部:灰—灰黑色或浅紫色块状石英砂岩和砂岩为主,夹粉砂岩及页岩,靠底部还有烁石层。

上部:为浅色石英砂岩,往下还见有浅色厚层状含砾石石英砂岩,底部夹有1~2米左右的砾岩数层。

(2)中泥盆系东岗岭组(D2)厚度约500米

下部:浅色泥质粉砂岩、钙质泥岩,偶见薄层砂岩,夹浅色泥灰岩,近底部泥质粉砂岩中含铁质,靠顶部为泥灰岩,钙质粉砂岩和灰岩组成。灰岩中有瘤状、条带状构造,中间夹青灰色钙质泥质岩,偶尔有砂岩薄层,底为青灰色钙质白岩薄层。

下部:泥灰岩含铁质较高,铁、铜、硫、铅、锌主要贮存此层中。如礤下陈村,周陂龙田、坑尾肖屋、山尾,新江凉桥,铁龙新子山,松塘中村等铁矿或多金属矿多是产于该地层中,此层盛产腕足类化石。

(3)上泥盆系(D3)厚度1125米,由天子岭组及帽子峰组组成

天子岭组

中下部:为中厚层状,花斑状灰岩夹薄层状粉砂质灰岩(花斑是白云质及泥质组成),嵌于灰岩中,可互相连成条带,瘤状构造,在厚层状灰岩中可见有同心环状的“藻类化”痕迹,最底有薄层泥质灰岩,厚度为725米。

上部:灰—深灰色,薄层泥质灰岩,产腕足类化石,云南贝YunnaneiIa及短咀贝PoaronYnenasP,厚度达100米。

帽子峰组

钙质页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有管状砂岩及管状粉砂岩,颇有特征,尚有炭质页岩及中粒砂夹层,厚度达300米。

3.石炭系(C)

本系岩层厚度1040米,由下石炭统孟公坳段、测水段和梓门桥段及中上石炭统壶天群组成。主要分布于滃江流域一带丘陵地区,整合复盖于泥盆系之上。

(1)下石炭系孟公坳段(C1Ym):为浅海相碳酸盐与砂泥质沉积物,其岩主要为灰岩、泥灰岩、钙质砂页岩,厚度大于160米。

(2)下石炭系石凳子段(C1ds):属浅海相碳酸盐建造,岩性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夹页岩含贵州珊瑚(Kweienowphyuon,sp)长身贝(Gigantoprodctos,sp)及海百合茎厚度大于250米。

(3)下石炭系测水段(C1dc):为海陆交互相含煤砂页岩组成,岩性以粉砂岩、页岩夹灰岩、含菱铁矿结核,在炭质页岩中见有7~11层煤线,可采煤层3~7层,岩层厚度170米。

(4)下石灰炭梓门桥段(C1dz):岩性特征为中厚层状,灰至深灰黑色灰岩,间夹泥岩,含燧石条带,厚度不清,与中上石炭系壶天群呈过渡关系。

(5)中上石炭系壶天群(C2+3),岩层总厚度460米,整合于下石炭系之上。

浅白色、浅红色或灰白色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上部富含燧石条带,下部稍含燧石结核。

4.上三叠系(T3)

为海陆交错相碎屑沉积岩,岩性为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煤层(无工业价值),底部含有烁石层,岩层厚度大于400米。呈角度不整合于中上石炭统壶天群之上,仅出露于县城西北方向的铁龙一带。

5.下侏罗系(J1)

县城西南的官渡及东南部跃进水库一带仅见下侏罗系兰塘群,为海陆交错相含煤碎屑沉积岩。岩性下部为砂页岩,砾岩夹灰岩及煤层(厚度小、煤质差,无工业价值);上部为砂页岩,砾岩,总厚度大于1000米。不整合于古生代下石炭系或泥盆系之上。

6.上白垩系(K2)

出露于县城往北至坝仔一带,见有白垩系灯塔群陆相红色碎屑沉积物。岩性特征,底部为砾岩层,中部为含钙质,凝灰质砂岩及页岩,上部为流纹岩,凝灰岩组成,岩层厚度350米,不整合于泥盆系或石炭系之上。

7.第三系(R)

仅在县城东北桂竹水库北面有发现,为第三系丹霞群,由陆相碎屑沉积物,红色砂砾岩组成,厚度为130米,不整合于泥盆系之上。

8.第四系(Q)

广泛分布于山间洼地凹陷地带和山坡地段的堆积、冲积层,由砂砾岩和粘土组成的植被层;在河流或溪流两岩的缓冲地带则由粘土和砂砾组成的阶地(梯田)或冲积小平原(现有农田)。

构造

翁源地处粤北山字型构造东翼前弧,由于受到北面贵东岩体与南面佛岗岩体入侵影响,发育了一系列北东向挤压构造带。随后受新华夏构造的叠加,形成北东20°~30°的压性断裂和褶皱,北西向及近南北向张性断裂使区内构造显得较为复杂。

褶皱

区内为一轴向北东的滃江复式向斜,由于受后期贵东岩体影响,在水源山(宝峰山)背斜两侧形成次一级的北西或近于南北向的向斜。

滃江复式向斜

位于青云山北部、九连山西坡、贵东岩体南缘、滃江流域一带,呈北东-南西走向,向斜核部由晚古生代的岩层组成,褶皱形态以北东为主,北面受后期贵东岩体的再次入侵的影响,宝峰山(又称水源山)隆起两翼,形成次一级的翁城-新江向斜和江尾-坝仔向斜。

滃江复式向斜两翼,幅宽约20公里,北东-南西方向长达100多公里(本县境内56公里)。

背斜

在南面佛岗岩体和纵北面贵东岩体影响下,使区内形成了以青云山为主体背斜和次一级的黄竹坪小背斜,后期热水岩体的侵入形成了中部的宝峰山背斜,将滃江复式向分成若干次一级的小构造。

断裂

由于受南北构造压力的影响,形成了以北东向为主的断裂。

青云山大断裂:走向北东-南西,从青云山脚起向西延伸到礤下天光脑三岔水,长达22公里,倾南东,垂直断距150~250米,为一个递冲断层,倾角在50°以下,上盘为中下泥盆系砂砾岩,复盖于中泥盆系东岗岭组之上。

老隆山断裂:位于青云山东南部,北东—南西走向,延伸长达11公里,断距达千米以上,下侏罗系兰塘群直接与北西盘中泥盆系东岗岭组接触。

石背断层:南西起于石背,向北东延伸到连平陂头一带,走向北东55°,断距410米,倾向东南,倾角50°,为一逆冲断层,上盘测水煤组与中上石炭系壶天灰岩直接接触。

龙仙民主-八泉庵断层:西南起于民主犀坑,往北东延伸到桂竹水库北面的八泉庵。境内延伸长达18.5公里,往北延伸到陂头一带,向东南倾斜,断距大于500米,为逆断层上盘泥盆—石炭系复盖于第三系丹霞群之上。

近南北断裂:在新华夏构造运动影响下,形成北北西或北北东向张性或张扭性断裂。断裂呈横切滃江复式向斜之态,多为逆冲断层,断距400~1000米,主要发育于热水岩体两侧的围岩中。其代表有马东—民治断层、小径山—大宝山断层,其次是佛岗岩体顶端的陈村断层。此三个断裂带中都有充填交代的矽卡岩型的多金属矿床(其上部为铁帽)。

河流

(一)滃江

翁源县境内主要河流滃江,是北江水四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县内船肚东,流经岩庄、坝仔、江尾、龙仙、三华、六里、官渡,入英德汇入北江。全长173公里,集雨面积4847平方公里,其中县内河长92公里,集雨面积2058平方公里。滃江河床稳定,河宽100~150米。沿河两岸为丘陵台地,河岸高于河床3~6米,河床多为岩石及砂卵石,河道坡降1.7%,水位暴涨暴落,具有山区河流特征。滃江流域年平均雨量1750毫米,每年4~8月为丰水期,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0%,10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降雨量约占全年的14%,植被较好,年平均含沙量0.11公斤/立方米,年平均径流系数0.54,年径流总量1908亿立方米(官渡以上)。

(二)滃江支流

全县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贵东水、龙仙水、周陂水、涂屋水、横石水六条,形成以滃江为主干流的扇形河网。

九仙水发源于柑子山,流经径群、葸岭、江尾、南塘石灰潭汇合滃江。河长23公里,集雨面积127平方公里,河床比降11.2%

贵东水发源于胡芦洞,流经南浦至张背汇入滃江。集雨面积463平方公里,河长49公里,其中翁源集雨面积152.3平方公里,河长31公里,河床比降5.86%。支流太坪水,发源于大吉山,于南浦汇入贵东水,集雨面积164平方公里,河长33公里,其中县境集雨面积80.3平方公里,河长10.6公里,河床比降5.79%。

龙仙水发源于勒离岭,流经蓝李至龙仙牛鼻沟汇入滃江。集雨面积217平方公里,河长36公里,其中县内集雨面积162平方公里,河长25.6公里,河床比降13.1%。支流深渡水,建有跃进水库,控制面积28.8平方公里。

周陂水发源于新丰县长塘,经礤下、周陂至三华流入滃江。集雨面积314平方公里,河长38公里,其中县内集雨面积213.3平方公里,河长29.7公里,河床比降6.01%。

涂屋水旧称镇子水。发源于翁源凹,至六里涂屋流入滃江,集雨面积252平方公里,河长44公里,河床比降8.47%。

横石水发源于始兴县黄茅嶂,至翁城象嘴朱屋流入英德,于龙口汇入滃江。集雨面积642平方公里,河长54公里,其中县内集雨面积478平方公里,河长41公里,河床比降3.88%。支流有矾洞水,集雨面积119平方公里,河长25公里,其中县内集雨面积76.3平方公里,河长11.9公里,河床比降15%。

土壤植被

(一)土壤

翁源县自然土2869244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3236882.0亩(2157.9平方公里)的88.7%。由于自然环境复杂,成土母质多样,对土壤形成和土壤特性类型具有重要影响,土壤类型及分布如下:

黄壤221322亩,占全县自然土的7.7%,分布于海拔700米以上的中山中上部和低山上部。黄壤湿度大,盐基饱和低,富铝化作用较弱,酸性较强ph值4.9~5.8,土体呈黄色,有机质层厚16~30厘米(个别7厘米),有机质含量0.73%~8.51%,土层厚40~130厘米。

红壤171969亩,占全县自然土的6%。分布于北部红壤区海拔700米以下和南部赤红壤区海拔400~700米的山区,土体呈红-红棕色,表土层暗棕色,多含铁、铝成分,酸性强。

赤土壤774119亩,占占全县自然土的27%,主要分布于县东南部的丘陵和中低山海拔400米以下的山脚部分,土层深厚,有机质层中层,疏松,速效磷钾缺乏,酸性。

红色石灰土94836亩,占全县自然土的3.3%。主要分布在翁城、周陂、南埔、六里、官渡、等地区的石灰岩山地上,有机质厚度中等,疏松,质地为中壤,碱性,缺磷钾。

黑色石灰土18988亩,占全县自然土的0.7%,分布于南埔、附城的石灰岩山地上的石隙间低洼处。本土种由石灰宴风化发育而成,剖面为ad型。有机质层厚,暗棕色,有效土层不深,疏松肥沃,除速效磷钾缺乏外,其他养分均为丰富,ph值为7.0。

紫色土40799亩,占全县自然土的1.4%,主要分布于江尾、附城、庙墩、翁城、南埔、坝仔等地,由紫色土砂页岩风化发育而成。其中分酸性和碱性两类,酸性有机质层浅薄,土层较深厚,养分含量低;碱性有机质层浅,养分含量低,但土壤疏松易耕,适种性广。

水稻土有机质、氮、磷含量较高,但耕层浅薄,缺钾,偏酸、对水稻生产有重要影响。

(二)植被

翁源县山地植被属亚热带常绿季风雨带,由于地形、母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形成植被多样性。山地植被有三种类型:

草本植被主要有各种类蕨植被和大芒、硬骨草、画眉草等,分布于海拔700米以上的中山地区。

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于海拔300~700米的山坑峡谷及山坡上,在山窝山谷中主要生长阔叶林,在山坡山脊处主要生长针叶林。

疏林草坡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的缓坡上,由于靠近村庄,人为活动多,砍木割草频繁,植被生长较差。多数坡地被开垦种植蔬菜、果木和各种经济作物。

气候

翁源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沿翁韶公路附近山脉以南地域为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地带。气象上常以气温作为划分自然季节的标准。把月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4℃的月份作为夏季,小于14℃作为冬季,大于或等于14℃到24℃作为春、秋季,则翁源的自然季节为夏长、冬短、春秋短暂。

县内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2.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光照1586.2小时,1996年达到1811.8小时,而1997年只有1377.4小时。

年平均气温20.6℃,年总积温7434℃。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2℃,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1.3℃。年平均降雨量1693.9毫米,1997年多达2156.2毫米,1991年少至1116.4毫米。

翁源春季为3~4月,夏季为5~9月,秋季为10~11月,冬季为12月至次年2月,夏季达5个月,而冬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年份平均气温在10℃以上,适宜作物生长,故县境内四季宜耕,作物常青。四季分明,季节特征明显。

季风明显,风向随季节而转变。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春秋两季南北风相互交替。年偏北风频率为46.5%,偏南风频率为21.4%,静风为32.1%。随着风的转变,光温水季节也有明显变化,春季低温寡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多霜。

光温水分配不均。县内山地气候变化剧烈,局部性灾害严重。县内春暖迟,有92.3%的年份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阴雨天气。1988年2月27日、1990年2月23日及2000年2月20日均出现了持续12天的长低温阴雨过程,严重影响春播。1988~2000年的十三年间,只有1997年未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大于或等于12℃稳定回暖期为3月10日,而80%保证率安全播种期则要推迟到3月24日。

夏季雨量集中,天气潮湿酷热,多有雷阵雨或暴雨,引起山洪暴发。1988年至2000年共出现73次暴雨,其中4-6月46次,占63%,雨量占年总雨量的44.5%。日最大雨量为2000年9月1日185.2毫米,滃江出现罕见的洪峰。山地雷暴多,1988年至2000年共有雷暴日925天,其中4~9月806天,占87.1%,时有人畜遭雷击伤亡及电子设备、电器受损的雷击事故。

秋季,九月初,北方冷空气入侵县境,空气干燥凉爽,雨量少,常有秋旱或秋冬连旱,个别年份甚至出现秋冬春连旱。

冬季,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下旬,是霜冻出现期。1988年至2000年有霜日数90天,平均每年6.9天,1988年多至12天。冬季也时有冰雪,1993年1月中下旬冰冻日数7天,同时降雪日数5天,积雪厚度2厘米。1996年2月19~21日连降三天雪,造成严重冷害。

民族人口

民族

境内居住的主要是汉族,还有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310956人,其中汉族308749人,占全县总人口99.29%;少数民族220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71%。除瑶族外,其他少数民族主要是解放后因工作关系或婚姻关系而定居翁源的。

汉族(客家民系)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共有汉族人口308749人,占总人口的99.29%,其中客家汉人占大多数。翁源客家民系是在民族迁移的过程中形成的。据考古材料及有关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翁源就有人群繁衍生息,尔后历经数千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把许多“谪徙民”强迁至岭南,汉晋和南北朝,中原汉族人民又几次南迁,至宋代,徙居于翁源的汉人已有一定的规模,“嗣后户口殷繁”。

期间金兵南侵、宋室南迁,南宋末“元兵扰攘”,这些历史大变动又促成了汉民族的大迁移,战乱、灾荒迫使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途经闽西、赣南辗转至翁源。据各姓族谱记载,翁源大部分姓氏是福建、赣南迁来,其中福建上杭来者最多。早者有自宋代的陈、刘、吴氏,元代的张、甘氏。其后,明清各朝来者渐多,尤以明代迁翁的居多,有陈、温、王、黄、郭、何、李、林、叶、官、丘、沈、吴、涂、张、杨、钟等姓。

清代迁翁亦有一定规模。由于南来的中原移民大都定居在闭塞的山区,山川阻隔,交通不便,较少受到外来影响,因而一方面保持了客家人固有的传统习俗,另一方面客家人本身强烈的宗族观念和长期形成的文化礼俗,使他们形成了独特的生活集团,保存了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乃至语言面貌。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了翁源的客家民系。

少数民族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有21个少数民族,共有220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71%,分布于全县各镇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12个民族和增加540人。其中:瑶族144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46%;壮族419人,苗族98人,土家族89人,其他少数民族161人。瑶族皆为“过山瑶”。民国以前常无定居,出没于深山密林之中。据有关资料记载,明天顺年间(1457—1463)翁源就设有抚瑶总、抚瑶头管理瑶族事务,并朝贡方物(资料参见清雍正<古今图书集成职务典>卷1393及清康熙<金通志>卷29)。

但今之定居于县境之瑶族却皆为民国期间从曲江、英德、始兴等地迁来的。瑶族新江最多,有354人,其次龙仙306人,铁龙273人,40~80人的有六里、贵联、仙鹤、翁城、坝子、三华等6个镇。壮族419人,分布于周陂、岩庄、江尾、翁城、龙仙、官渡、新江、南浦;蒙古族,主要分布于龙仙(9人);回族,分布于岩庄、翁城;侗族,分布于江尾、岩庄;藏族,居住岩庄;满族,居住于龙仙;黎族,居住于坝子;苗族,居住于龙仙。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实行各个民族一律平等政策,并对少数民族予以优待,汉族和少数民族相杂而居,紧密团结,共同为家乡建设辛勤劳动,少数民族的社会政治地位日渐提高。人口

人口规模

2020年末,全县年末户籍人口42244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4434人;农业人口288011人。

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县2019年户籍人口4217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3685人;农业人口298071人。2019年末常住人口36.45万人。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年出生人口6306人,出生率14.6‰;死亡人口2597人,死亡率6.01‰;人口自然增长率8.59‰。[1]

翁源县是韶关市多个民族散居地之一。除汉族外,其他还有瑶族、壮族、满族、回族、蒙古族、黎族、苗族、土家族、侗族、藏族等21个民族。2017年末,全县少数民族户籍人口约为1884人。比上年年末人口1841人增加43人,增长2.34%。县域世居的少数民族主要有瑶族,有1个瑶族村委会,19个瑶族自然村小组。分别居住在5个镇1个场:龙仙镇青云村委会瑶族村小组、贵联村委会泉洞村小组、石背村委会葱仔头小组、九曲水林场青山下村小组和黄屋村小组;江尾镇蓝坑村委会瑶族村小组、梅斜村委会瑶族村小组;坝仔镇上洞林场乌坭坑村小组;官渡镇下陂村委会河坎围村小组、镇仔娥坑村小组;翁城镇了坑瑶族村委会一、二村小组。新江镇东方村委会庙仔角一、二、三瑶族村小组、太坪村委会老蟹岭和水口山瑶族村小组;铁龙林场龙化村委老蕉坑和冷水径。大多居住在偏远的山区,生活比汉族贫困,主要以耕山、种养业为主,服饰和生活习俗与汉族无异,保留瑶族语言和部分传统习俗,供奉盘瓠为始祖。其他少数民族主要通过婚姻、劳务、经商、工作调动、参军等迁入,部分居住县城,大多居住在各镇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翁源县常住人口为322482人。

人口结构

民族构成翁源是汉族聚居民区,其他民族除瑶族外均因工作婚姻等原因迁入,主要分布于城镇、厂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有汉族308749人,占全县普查总人口的99.29%,少数民族2207人,占全县普查总人口的0.71%。少数民族由瑶族、壮族、蒙古、回、苗、土家族、藏、黎、满、侗等21个民族组成。

性别构成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翁源县男性人口为159731人,占普查总人口的51.37%;女性人口151225人,占48.63%。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62)。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比较,男性比女性上升了0.55个百分点。

年龄构成翁源县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各种年龄组所占人口的比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所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90年30.89%下降到2000年的30.54%;15-64岁年龄组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63.94%下降到2000年的61.56%;65岁以上年龄组所占比重由1990年5.79%上升为2000年7.9%。老年人口呈增长趋势。

人口年龄构成类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0~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30.54%,年龄类型属成年型地区类型(国际标准成年型地区为30%-40%);65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90%,相对于全省老年人口所占比例6.05%高出1.85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0.94个百分点,年龄类型属老年型类型(国际标准老年型地区为大于7%)。年龄构成逐步从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2000年人口老化指数为7.9%,比1990年上升2.73个百分点。

文化构成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翁源县具有小学文化程度127561人,占总人口的41.02%,比1990年的138289人减少10728人,减少7.76%;初中文化程度96282人,比1990年的73439人增加22843人,增长31.10%;高中文化程度的29472人,比1990年的26147人增加3325人,增长12.72%;大学专科以上的5750人,比1990年的2270人增加3496人,增长1.5倍。

2000年,文盲人口有22893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44650人减少21757人;文盲率由1900年的15.68%下降到2000年的8.01%。

2000年,在业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有5679人,占36.57%,初中6382人,占41.09%;高中1630人,占10.50%;大学毕业和肄业517人,占3.33%,文盲或半文盲693人,占4.47%。

各行业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农林牧副渔业,大学专科和肄业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15%,中专、高中、初中文化程度占47.44%,小学文化程度占46.10%,文盲或半文盲占6.31%;工业部门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大学专科和肄业及以上占2.55%,中专、高中、初中文化程度占76.26%,小学文化程度占19.90%,文盲或半文盲占0.69%;文教卫生体育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大学专科和肄业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2.55%,中专、高中文化程度占53.9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13.38%。

行业构成2000年人口普查,全县在业人口155320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水利业的人口104930人,占全县劳动者总数的67.56%,与1990年人口普查下降11.94个百分点;制造业占6.90%,教育文化占3.15%,商业、饮食、物资占8.26%,其他占14.13%。按物资生产和非物资生产部门比较,农、林、工、建筑、商业等物资部门占89.96%,非物资生产部门只占10.04%。

家庭结构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全县有集体户986户、7109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293户、减少219人;家庭户83291户、303847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13486户,减少19446人;家庭户平均每户3.65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减少0.98人。

人口分布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309525人,分布于全县各镇。龙仙是县城所在地,人口最多,有74001人,其次新江镇33656人,翁城镇28559人、坝仔镇24647人、周陂镇20705人。南浦、官渡、江尾、六里四镇的人口在1.7万人至2万人,其余各镇的人口在4000-15000人之间,红岭人口最少仅为3946人。

人口城镇分布2000年底,全县370550人,其中农业人口301971人,非农业人口68579人,非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19%。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城镇人口5.73万人,占普查总人口的18.5%,分布于各乡镇政府所在地(街场)。人口较集中的有龙仙镇(县城)38164人、官渡镇3729人、翁城镇2603人、新江镇2047人,其他15个乡镇所在地的街场人口均在600-2000人。

人口密度

根据2006年末人口统计,翁源县人口密度为174.79人/平方公里,2000年为167.14人/平方公里。按2000年末户籍人口统计,人口密度最高为县城龙仙镇372.94人/平方公里,其他由高到低依次为:三华237.71人/平方公里,江尾229.53人/平方公里,官渡223.86人/平方公里,坝仔219.37人/平方公里,翁城217.16人/平方公里,周陂198.33人/平方公里,礤下154.97人/平方公里,庙墩152.29人/平方公里,仙鹤143.39人/平方公里,六里132.62人/平方公里,南浦123.95人/平方公里,新江114.10人/平方公里,连新73.54人/平方公里,岩庄64.98人/平方公里,铁龙58.88人/平方公里,贵联48.73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小为红岭仅为46.38人/平方公里。翁源县人口密度呈向中心城镇高度聚集状态。

资源

翁源县是粤北南大门,东靠连平,南邻新丰,西连英德、曲江,北依始兴、江西。国道106、省道1944和京珠高速公路贯通而过,至广州200公里,深圳300公里,韶关110公里,交通非常便利。全县总面积22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万亩,其中水田25万亩,旱地5万亩,人口38万人。

本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区,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0.3度,极端最高气温为39.2度(1980年7月10日),极端最低温度-5.1度(1963年1月16日),年无霜期303天,年平均降雨量1742.2毫米,最多1983年为2472.6毫米,最少1963年为1050.9毫米。水资源丰富,主流翁江河贯流全县,并有7条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全县有山塘256座(包中型水库4座),总库容1.99亿立方米,全县年平均拥有水量0.75亿立方米。

翁源物华天宝,是“岭南夏令果王”三华李的故乡、千年古县、全国最大国兰生产基地。农业种植以粮食、甘蔗、蚕桑、花生、蔬菜、水果、黄豆、蕃薯等作物为主,其中以粮食、糖蔗、蚕桑、蔬菜、水果、兰花为支柱产业。糖蔗、蚕桑已经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大规模的良性生产,糖蔗种植面积6万亩,年产糖蔗25多万吨;蚕桑种植面积2.8万多亩,产茧3.5万担;蔬菜种植通过粤北最大蔬菜批发市场翁城蔬菜批发市场的辐射带动,形成以翁城镇为中心基地向周边乡镇发展,全县年蔬菜复种面积26万亩,产量37万吨。已成为翁源县县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交通

翁源区位独特,交通便利,素有粤北南大门之称,南连珠三角,背靠湖南、江西,是珠三角产业近距离转移,低成本扩张的理想宝地,是泛珠三角经济辐射内地的战略通道,更是韶关市实施对接广州融入珠三角战略的桥头堡。县城距广州200公里,深圳300公里,韶关110公里,至广州黄埔港220公里,至广州新白云机场120公里,属于珠三角2小时经济、生活圈的范围。境内京珠高速公路、国道G106线、省道S341线、S244线、S245线贯通而过,而规划中的昆(明)汕(头)高速公路、深湘高速公路亦将贯穿其中,建成后翁源将形成“三纵一横”的高等级公路网络,优越的交通环境更加凸显翁源的区位优势。

翁源素有粤北南大门之称,南连珠三角,背靠湖南、江西,境内京珠高速公路、国道G106线、省道S341线、S244线、S245线贯通而过,昆(明)汕(头)高速公路、武深(仁深段)高速公路已于2018年12月建成通车。[4]而建设中的韶新高速公路将于2021年中建成通车,建成后翁源将形成“三纵一横”的高等级公路网络。

经济

2014年翁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7亿元,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30.5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29.7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27.1:35.6:37.3调整为25.4:37.8:36.8。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56.5亿元,增长11.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3737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亿元,增长15.9%;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增长13%。

综述

建国后,翁源经济的发展大体可分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50-1957年)。这一时全县结束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实行土地改革,紧接着对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工人、农民以及大的热情恢复发展生产,工业、农业及其它各行都得到比较正常的发展,全县的经济建设出现了新的局面。1957年,全县社会总产值6335万元,比1949年3532万元增长85%;工农业总产值4388万元,比1949年2372万元增长85%;国民收入321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4342万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85.09%;和123.24%;财政收入77万元,城乡居民收入388万元,农民收入均纯收39元。

农业生产由互助组向初级农业社、高级农业社发展,逐步完善了农业生产的管理体制及分配制度,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5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4034万元,比1949年2372万元增长70.1%,占功农业总产值的91.93%;粮食总产量达76428吨,比1949年39784吨增长92.1%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以前,工商业以私营为主,国营和集体企业开始建立。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工商业国营和集体经营为主,剩下少数公私合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工业生产实行联营生产、逐步发展的方针。195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0.18万元,至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5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07%。

第二个时期(1958-1965年)。由于“左”的路线指导,出现1958-1960“大跃进”的失误。这个时期,全县农村由高级农业社过度为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搞高度集中统一经营。但是由于在经济发展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搞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在分配上又刮起“一平二调”的工党风,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959-1961),农作物歉收,整个国民经济损失严重农民生活十分困难。1963年至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全县下放土地等生产资料使用权,恢复自留地及家庭副业,改公社核算为大队核算,后又改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调整生产关系,稳定了农业生产的局势。196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4071万元,比1963年增长35.38%,比1957年增加0.92%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82.66%。

工业生产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并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一些效益差、物耗大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宿。工业企业恢复计划、生产技术、劳动等方面的管理,实行的管理,实行按劳分配,工业生产稳步发展。后来采用有效措施,扩大生产规模,使工业生产得到回升。1965年全县工业生产总值854万元,比1957年增长141.24%;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7.34%。

1965年,全县社会总产值6234万元,比1957年减少4.61%,比1963年增长36.9%;工农业生产总值4926万元,比1957年增长12.23%,比1963年增长36.91%国民收入3610万元,比1957年增长12.22%;国内生产总值4042晚唐万元,比1957年减少6.91%;财政收入376万元比1957年增长388.31%,比1957年增长388.31%。

第三个时期(1966-1977年)。1966-1970年全县处在动乱之中,工厂停产闹革命,农业生产处于半自发状态,生产秩序混乱不堪。1968年农业总产值3360万元,比上半年减少17.2%。1971年后全县大力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农村仍实行“一大二公”的管理体制,实行以粮为纲,农业生产连续三年徘徊不前。

工业企业虽然恢复了各项管理制度,使工业生略回升,但仍实行计划经济,在经营管理上,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批判商品经济,排斥市场调节,忽视科学技术,不讲经济效益。这一时期,全县经济发展缓慢。1977年,全年社会总产值1.0277亿元,比1965年增长64.85%;工业总产值8564万元,比1965年增长73.52%,其中农业综合产值2749万元,比1965年增长218.97%,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2.17%国民收入6265元,比1965年增长92.12%;国内生产总值7012万元,比1965年增长92.11%。

改革开放时期(1978-1987年)。1978年中共十一届全会后,全县农村先后实行各项经济体制改革,1983年以后,全县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调整了生产布局,确立“一粮、二蔗、三蚕桑”的农业方针。工业企业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减证放,自主经营,自负仍亏,全县工商企业实行各种承包制责任制,调动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这一时期,全县经济建设得到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至1987年全县社会总产值4.3744亿元,比1977年增长325.65%,年递增32.6%;工农业总产值2.2824亿元,比1977年增长167.07%,年递增16.71%;国民收入2.3887亿元(当年价,可比价为1.5736亿元),比1977年增长157.17%,年递增15.12%;财政收入1193元,比1977年增长211.49%,,年递增21.15%。

林业

翁源属山区县,1987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47.2353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4.4%,森林资源丰富,是广东省用材林和油茶生产基地县之一。

2018年兰花产业园成功入选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与省农科院合作成立了省农科院专家翁源工作站和广东(翁源)兰花研究院。粤台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新搭建大棚20万平方米,吸纳1.5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均年收入达4.3万元。成功引进6个农业项目,合同投资额达31.8亿元。兰花特色小镇启动道路景观提升、展示中心、兰湖花海等工程建设。新增“三品一标”认证4个,泽雨农科、云雾仙子等6家生产企业荣获2018年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珠江源绿茶被评为绿茶类2018年广东十大好春茶。成功培育省名牌4个,新增市级农业企业1家。

201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9.97亿元,增长5.3%。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32217亩,与上年增加7795亩。甘蔗种植面积39848亩,增加816亩(其中糖蔗16922亩,减少310亩);油料种植面积76498亩,增加2670亩;蚕桑28623亩,减少1996亩;蔬菜99110亩,扩种4025亩。

年末全县常用耕地面积3.28万公顷,其中水田1.73万公顷。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2.93万千瓦,增长1.0%;农林牧渔业用电量21499万千瓦时,增长8.2%;化肥施用量(折纯)1.69万吨,增长1.2%。

2020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01亿元,增长10.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3.3万亩,与上年增加0.87万亩。甘蔗种植面积3.45万亩,减少0.54万亩(其中糖蔗0.5万亩,同比减少1.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7.82万亩,增加0.17万亩;蚕桑2.58万亩,减少0.28万亩;蔬菜10.55万亩,扩种0.64万亩;花卉种植面积1.3万亩,增长3.9%。

2020全年粮食产量9.52万吨,比上年增长3.9%。其中,稻谷产量8.9万吨,增长2.1%。蔬菜及食用菌13.5万吨,增长4.6%。甘蔗产量27.7万吨,下降4.4%。水果产量7.2万吨,下降5.4%。

2020全年肉类产量3.03万吨,比上年增长57.3%。其中,猪肉产量1.48万吨,增长57.3%。年末生猪存栏34.55万头,增长287%;生猪出栏19.81万头,增长20.2%。

2020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3.20万千瓦,增长1.2%;农林牧渔业用电量5206万千瓦时,增长22.4%;化肥施用量(折纯)1.69万吨,与上年持平。[6]

工业

建国后,翁源县的工业发展状况。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0—1957)

建国初期,县政府在领导和组织生产中,积极采取措施恢复发展手工业生产,对那些失业、生活无着落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建立生产合作组织,并为他们的生活和经营提供方便,对铁木行业的手工业者,组织加工订货,扶持他们发展生产。1951年,永丰祥布厂与8户个体织户联合,首先成立龙仙纺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从此,手工业开始走向合作化的道路。1954年全县手工业发展到379户610人,比建国前增加了2倍,其中五金白铁51户82人,服装加工业159户242人,木器家具业38户60人,纺织业71户95人,雕刻业9户11人,铸犁锅业2户7人,其他行业49户113人。

1955年,全县手工业人数1274人,占全县总人数的0.73%。全县广大手工业者自带工具、自投资金加入生产合作社(组)。1956年全县手工业社(组)发展到38个,从业人员1271人,占手工业人数的92.3%。有建筑材料、木器、服装、鞋帽、铁器、五金、修理、陶瓷、织布等10多个手工业生产门类,当年工业总产值481万元。1957年手工业合作社(组)发展到55个,从业人员1435人,产品品种200多个。至此,全县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在对私营工业和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建立国营工业企业。1952年8月,由国家投资12万元,于龙仙建国路率先创办第一间地方国营企业—电力厂,安装1台80马力煤气机,装配1台40千瓦发电机,白天作粮食加工的动力,晚间供县城照明。1953年9月由国家拨款1亿元(相当于今人民币1万元)在龙仙镇牛岗背兴办一间印染厂。1954~1955年,又兴办了林产化工厂、坝仔粮食加工厂,至1957年,全县工业发展到24个,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6个,集体企业18个,工业总产值354万元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8%。

(二)“大跃进”与调整时期(1958—1965)

1958年,翁源县地方国营工业各厂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比、学、赶、帮、超”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为了提高设备的机械化水平,国营棉织厂增加15台铁木机,由手工木机卷布改为自动卷布,从台机日产15米提高到36米,从织土布到织坚固呢、斜纹布、蚊帐布等8种产品。

为使地方工业向多门类、产品多样化发展,1958~1960年,在“大办工业”、“大办钢铁”的推动下,先后兴建了棉织厂、通用机械厂、烟丝厂、食品加工厂、周陂铁厂、官渡铁厂、樟天洞钨矿、陶瓷、砖瓦厂、江尾石灰厂、如珠岩磷肥厂、江尾水泥厂、翁城水泥厂、小五金厂等地方国营工业和商业、水利、公路部门办的国营工业企业共23个。1960年国营工业总产值达到687万元,比1957年的227万元增长了3.32倍,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107万元的62.1%。同年全县有工业企业36个,其中全民工业14个,集体企业22个。

1961年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按照“保一批、转一批、关停一批”的原则,对在大跃进期间一哄而起,盲目发展起来而又不具备生产条件、消耗高、质量低劣、效益差的地方国营工业、部门工业、社办工业分别不同情况,实行“关、停、并、转”12个工业企业。1962年,全县工业24个,全民工业12个,其他集体企业12个。

三年困难时期,翁源地方工业动员全体干部、职工、群策群力,想方设法,开辟财源,采取生产自救措施。棉织厂在无计划原料供应,面临停产的情况下,一面组织部分职工上山伐木谋生计,一面收集烂鱼网、废棉胎等,回纺出粗纱,织粗帆布出售,实现利润1.23万元,渡过了困难时期。

1964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各个结合实际,分别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加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使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65年全县工业总产量达854万元,占当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7.3%。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1966年后,翁源地方工业受到无政府主义派性的干扰和破坏,各级领导机构,名存实虚,处于半瘫痪的状态,各企业的规章制度被大字报取而代之,生产管不严,质量抓不好,产值连续下降,196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42万元,比1966年的681万元,减少139万元。

70年代初期,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方针,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各工厂开展了学大庆工人“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经验,逐步把各项管理制度恢复起来,努力管好企业,生产迅速回升,与此同时,兴建氮肥厂、水泥厂、昆山煤矿、跃进水电站、炸药厂。197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446万元。从1975年下半年开始,全县工业生产形势日趋好转,出现了上下齐抓共管的新局面。1976年又兴办了磷肥厂、机电厂、县铁厂,年底全县共有工业61个,其中全民工业19个,集体工业42个,全县工业产值达2400万元,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29.4%。

(四)改革开放时期(1977—1987)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翁源地方工业进入了一个改革的历史时期,积极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时期八字方针,对各企业进行全面整顿改革。

建立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厂长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实行统一指挥,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和领导艺术。同时,各厂建立和健全了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生产走上了新的轨道,打开了新局面。198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0307万元,比1976年的2400万元增加7907万元,增加3.3倍。

简政放权把“人、财、物、产、供、销”六大权限,下放企业,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企业由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产品由统购统销、统购包销转变为自产自销,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了企业只管生产、不管销售、产销不见面的管理状况。产品从单一性向小批量多品种或大批量方向发展,产品品种已经形成了高、中、低档相结合的局面。

油墨、水泥、米酒、氮肥、磷肥、服装、白糖、纺织品、印刷品、小农具等等,大量销往天津、上海、湖南、广州、韶关和翁源相邻的始兴、英德、新丰、连平、江西省的全南、龙南等市县。松香、电池、全棉格布远销东南亚及非洲、欧洲、美洲等地。

建立合资合作企业1985年,翁源外经委采取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的办法,与香港晶花集团中心(香港)制造有限公司合资兴建制造厂,由港方无息投资价值600万港元(折人民币282.28万元)的设备,并建造面积为5400平方米的四层楼生产车间,加工出口各类毛衫,年创汇800万港元(折人民币376.65万元)。翁源丝厂是翁源县与广州远洋公司合资430万元兴建的,其生产规模第一期工程为120台2400绪立缫机,年产白丝70吨,第二期工程扩建100台B301自动缫机,年产白丝125吨。

为了扶持工业的发展,翁源县委、县政府在财政资金拮据的情况下,1983~1985年,仍投资400多万元,扩建电池厂、五金厂、糖厂、油墨厂、棉织厂,加上企业积极引进资金,将近3年时间全县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491万元。这些企业扩大再生产后,机械化水平独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成为翁源地方工业的骨干企业,糖厂是翁源地方工业的首户大企业,1985年,工业总产,值达917.64万元,税利总额为263万元,占县财政收入的24.53%。

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6405万元,实现利润418万元,整个工业系统一举摘掉了亏损的帽子。改革开放的政策给翁源县的工业生产带来了生机,翁源的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即从长期亏损,靠国家补贴转变为开始盈利,向国家上缴利润的新局面,工业经济利益出现了好势头。1987年全县工业企业数增加到128个,其中国营地方企业23个,集体企业11个,乡办工业93个,合资工业1个,县属工业固定资产净值4934.4万元。1987年工业总产值10307万元,其中国营工业4517万元,二轻集体企业1050.43万元,乡镇工业4739.57万元。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45.15%,实现利润总额599万元,税利501万元。

教育

学前教育

县城幼儿园

1956年10月,附城小学创办幼托班,招幼婴50名,多是机关干部子女,由3位女青年看护。1961年2月,迁蔡屋楼侧,建有平房20间。后建教学楼2座,宿舍楼1座,共1800平方米,改称翁源县属机关幼儿园,分大、中、小16个班。幼儿874人,教职工44人。幼儿中午留园开饭。

1982年,商业局、建筑公司、人民医院、氮肥厂等单位,公办起7间幼儿园。入园幼儿683人(不包县幼儿园)。幼儿园贯彻教育部颁定的教育方针、教学大纲。教育内容有: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教育、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8项。幼师采用幼灯、木偶等教具,进行直观、形象、多练的教学;同时开展适应幼儿心理、生理特点的游戏活动,增进幼儿身心健康。

1987年县城有幼师64人,其中幼儿师范毕业的8人,参加幼儿师范函授毕业的30人,达到学历合格的师资占43.7%。

农村幼儿园

1985年,全县农村办起托儿所、幼儿园617间。入幼托人数19497人,占幼儿总数的91.2%。1960年农村托儿所停办。

1981年,农村体制下放,群众集体开办的幼儿园26间,51班,入幼儿1500人。同时有9个乡、镇村办起学前班。

1987年统计,全县有幼儿园26间,51个教学班,入园幼儿1590人。农村学校附设一年制学前班134个,3684人。入园(班)幼儿3~5周岁达25.2%,6周岁达64.8%。

小学教育

民国元年(1912),将明伦高等小学堂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年招收学生1班。课程开设有:修身、国文、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手工、图画、唱歌、体操。此外,男子加课农业,女子加课缝纫。20年代创办翁源县立第一女子国民学校,春季招生36人。开设课程比县立高等小学少历史、地理两科。这两间学校设有图书阅览室和学生成绩展览室。体育活动有秋千、浪桥、滑梯、排球、乒乓球等项目。

民国2年(1913),设于南浦社学的第五区区立五凤高等小学开始招生,间年招生一个班,春季始业。民国9年,三华中学附设一所高等小学,民国12年春迁周陂,为第二区区立高等小学,民国14年,教育部通令小学改制,分小学为初级、高级,初级修业7年,高级2年,县立高等小学及南浦、周陂高小同时改为2年制。民国15、16年,先后在坝仔设第三区区立高级小学,在第六区设南浦私立高级小学。

民国18年在利龙设第七区区立高级小学。民国20年,设三华高等小学。民国23年,在江镇乡设第四区区立高等小学,5年后迁新江太平寺初级小学。民国31年,全县有中心国民学校16间,96个班,学生3840人;保国民学校145间680个班,学生14960人;私塾67间,学生687人。

1949年9月15日翁源解放。县文教科接管全县小学校,根据各乡村命名某乡(村)人民小学,接收原各校的财产和经费。1952年下半年,各乡镇小学和村校改为公立。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由县财政负担。1953年,县决定办好乡村完全小学,具体指定龙仙、周陂、三华、利龙、翁城、展旗6间完小。1958年公社化,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放问题的解决》,教育领导体制下放公社统一管理。各社为了“大跃进”,常抽调师生劳动,影响学习。

此后几年,国民经济呈现“马鞍形”发展,教育也随之波动。因1957年整风反右,部分教师被划为右派而开除出队,教师不足,1958年开始吸收部分民办教师(以当地集体负担工资、粮食,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小学由241增至301间。

1961年12月,县文教局总结1958~1961年的经验教训,强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确保教育质量。各校开展教学研究,扭转局面,教学秩序逐步正常。1962年,贯彻“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方针,对学校进行整顿,压缩教职工老弱病残者264人。1963年下半年,中央批准“全日制小学工作条例四十条”(试行草案),强调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方面的教育,必须注重语文、数学教学。同时把部分公办小学转为民办公助,教学秩序恢复正常,学生成绩回升。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67年至1968年,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县城学校则派工人宣传队进驻。各校批判“智育第一”和“师道尊严”实行“开门办学”,“走出去、请进来”,即把学生带到社会上进行现场教育、实地学习,把贫下中农、老革命请进学校忆苦思甜、讲种田知识、讲革命斗争故事。每星期虽有几节文化课,但普通都取消全国统编课本,自编工农兵知识教材,语文课则以《毛主席语录》为主。

1967年下半年起,小学学制缩短为5年,同时取消升学考试制度,采取贫下中农协会或大队革命委员会推荐办法。1969年后,虽然学校秩序逐步正常,但仍以生产劳动和政治活动取代大部分课程教学。学校盲目发展,教师滥竽充数,各校大办小农场、小工厂,以劳代教,学生难以学到文化知识。

1981年,各校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小学生守则》,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小学校长、教导主任的任免及教师调动改由县教育局直接管理。1982年,大力宣传、动员普及小学教育,并联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同时控制了学生流动现象,受到省教育厅嘉奖,评为“实现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先进县。

1985年,国家教委提出恢复小学六年制。全县开始采用六年制课本,对四年级采取分流措施。成绩好的学生原五年制课本,较差的学生六年制课本。

建国后初级小学课程“文革”前设语文、算术、音乐、图画、体育、劳动;“文革”后增加常识。高级小学课程,“文革”前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音乐、图画、体育、劳动;“文革”后“自然”改为“常识”,取消历史,龙仙镇一、二、三小增设英语。

中学教育

1949年9月16日,县人民政府接管4间中学。10月,南浦、翁北初中改为公立。南浦初中改称县立第二初级中学(简称二中),迁龙仙冬瓜坜办学;翁北初中改称县立第三初级中学(简称三中)迁江尾办学。原县立第二初级中学,为纪念徐尚同烈士,改称尚同初级中学(简称尚同中学)。

1951年,一中易名罗江中学;二中易名八泉初级中学;三中易名北英初级中学。1952年春,高中部并韶关北江中学。全县有4间中学,10个班450人,教职工40人。

1953年下半年,八泉、北英两校并入罗江初级中学。其时,中学管理体制由专署下放县。中共翁源县委宣传部,召开中学教师座谈会,研究苏联教育理论,采取五段教学法进行教学。翁源缺外语教师,取消英语学科。

1956年秋,一中复办高中,招生52人。同时恢复八泉中学,招初中2个班100人。第六完小(坝仔)戴帽办初中一年级,招生50人。1957年下半年翁一中高中部并入八泉中学,八泉中学成为县、市重点中学。

1958年秋,尚同中学开办高中,招收学生50人。全县有高中4个班,学生209人。初中4间,小学附设初中7间,共44个班,学生1285人,中学教职员工101人。各校走出校门,支工支农,大搞教育革命,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经常停课。翁一中改名为三华中学,成立学校公社,创办厂场,要求学生劳动,自供自给。

“文化大革命”10年,从数量看,初、高中迅猛发展,统计前后10年数字,对比于下:

1966年:初中8间,50个班,学生2505人,教职工118人;高中2间,6个班,学生274人,教职工16人。

1976年,初中129间(含小学附设初中),301个班,学生10997人,教职员工492人;高中15间,93个班,学生4725人,教职员工209人。校数多,班额小。教师层层升级,教学质量下降。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1980年高中调整为9间,1983年调整为6间。1984年,按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开设职业中学,三华中学开农技班、畜牧班;坝仔中学开农机班、电器班;龙仙中学美术班、音乐班、体育班。1987年六里中学开蚕桑班、水产班。职业中学课程,采用普通中学课本,缩为二年制,称乙种本,每周增设10节专业课。毕业生高考时,采用第二套试题。至1987年,普通完中有翁源中学、尚同中学、龙仙中学;农职完中有三华中学、坝仔中学、六里中学。初中有岩庄、松塘、江尾、周陂、礤下、庙墩、南浦、附城、铁龙、新江、育英、红岭、官渡、坝仔二中工14间。学生11954人,教师626人。

旅游

青云山

青云山距县城约7公里,海拔1246米,总面积7359公顷,涵盖老隆山林场、跃进水库、龙仙镇青山村和青云村等地。保护区内绿树环绕,鸟鸣啾啾,古树、溪流、奇石、飞瀑天然一体,如诗如画。这里泉水甘冽,清风送爽,空气自然清新,置身其中仿如进入了一座天然的大氧吧。

青云山谷深林茂,森林复盖率96.4%,地表水水质良好。大部分地段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有较典型、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区域地带性森林植被保存较好,植被垂直带谱保存较完整,是全县连片天然常绿阔叶林面积最大的地方

区内物种繁多,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84科586属109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科9属9种,野生珍稀濒危植物6科6属6种,现已确认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8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15种。

2008年10月,在保护区的老隆山林场发现了一棵罕见的国家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半枫荷,这种树一棵树上长出两种树叶,一半是枫,一半是荷,十分奇特。此树高25米以上,胸径达150厘米,树龄至少有100年,依然枝繁叶茂。专家估计这棵半枫荷无论树龄还是树高,均为全省之最。次年1月,又发现了三棵罕见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野生仙湖苏铁。

2007年青云山被批准为市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3月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我县正着手申报建设为省级森林公园,将其打造成休闲养生的新景区。

白面仙岩

翁源县周陂镇西南3公里处的白面仙岩,是翁源县旧时十六景之一,因风光旖旎,景致非凡,《翁源县志》及古今游客对其不吝溢美之词。其山上有个深洞(现人工开采洞已可通一个直立进入)至今未知深度,通往那里。此洞可容一人匍匐爬入。

江尾九仙泉

江尾九仙泉位于江尾镇九仙村汤屋村小组清溪旁,泉眼有近十处,其中最大的有3处。最大2口泉水凶涌,清澈见底,交汇成河,长流不息,可灌溉近200亩产耕地,另一口在汤屋与墩里交界处,也是泉涌不断,顿积成塘库,且所有泉水冬暖夏凉,温度保持在22度左右

相传,有个仙人下凡路过九仙汤屋化成一个老人,扶着拐杖,走到一户农户家想讨口水喝。此农户家中无水却给了老人一碗黄酒解渴,并说这里长年干旱没水只能以黄酒代水。这位老人喝完谢过农户后,说既然没水就给你们几口泉水吧,于是便在农户住屋附近用拐杖点了几下,很快就来了泉水,并且汹涌成流,从此这里不再没有水喝也不用担心没水灌溉了,并引来众多旅游者观看,九仙泉便由此得名。

宝庆寺遗址

据明嘉靖三十六年《翁源县志》载:“宝庆寺在县西南十里”;另据清朝同治六年编《韶州府志》载:“宝庆寺在翁源县八里长安乡宋(应为唐,此乃《韶州府志》误记——引者注)宝历间永禅师创,宝庆间修,因名焉,明洪武间复修”。据《南华史略》第125页记述,六祖惠能晚年曾收弟子定慧,当惠能圆寂(713)后,定慧便回到了家乡翁源。定慧回翁后继续传承佛教文化,先在净源山(今翁源新江双石村)筹建定慧禅院(据《韶州府志》),又在翁山(今龙仙镇桂竹村石牙子)建翁山寺,后又在长安乡岩前铺(即今翁城胜利村杨桃曾灌塘处)选定寺址欲建寺,终因病重圆寂(760),未能如愿。

其弟子永禅遵从师嘱,于唐宝历初年(825)建起宝历寺。该寺历经四百年后,寺场残破不堪。及至宋宝庆初(1225)大修,因朝代更迭,遂改名宝庆寺,寺名沿用至今。2004年,作者到翁城胜利下曾采访“宗圣渊传”清代古楼,偶见野草丛中有一青花岗石便桥,细辨,乃明嘉靖三十年(1551)辛亥岁十二月初三,翁源、英德两县各乡信众舍财重修碑记,距今已有四百余年

。民国末年,仍有和尚拜佛念经。建国后的“公社化”运动,寺场砖墙被拆。“文革”岁月,明代碑记移作便桥,承梁石墩搬至大队部,宝庆寺顿成废墟。又发现宋朝宝庆初年由信士林世福同妻黄一娘、信士丘胜施同妻林一娘捐赠的精美青花岗刻字承梁石墩两具。

宝庆寺环境幽静,远离喧嚣。寺场以翁城西山、高寨子为背景,以马东、桂湖列山、大腊岭为屏障,寺前左有木鱼岭,右有棒槌亘,门口莲池横列,池中淤泥厚积,此地出产的莲藕色白、细长、幽韧、味香,为少有的地方特产。寺场左右,两水归池,源泉清冽。虽涓涓细流,亦四季不断,直引大殿中央,极具佛门地理要素。

东华禅寺

东华禅寺,现位于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印度智药三藏禅师航海抵粤至翁邑(今翁源),创灵鹫寺。唐龙朔元年,六祖惠能于黄梅受衣钵,南归经此寺而隐修,改灵鹫寺为东华禅寺。[8]

翁邑自此有传:先有东华后有南华,东华证道南华弘法。唐宋鼎盛,毁于明清。公元一九九七年沙门万行乘愿再来,入此山掩关潜修三年,感天地之恩泽,会阴阳之和谐,证佛性之本源,如是出关,复建东华。师手执刀斧,开山辟石,斩荆修路,昔杳无人迹处,丁亥仲秋,宝刹重现,菩提苍翠,绿树掩映,僧信云集。师继祖师之禅:农禅并重,堂上坐禅,堂下禅做,不做不食;立东华之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

特产

三华李

起源于翁源县的三华李,以龙仙镇三华村种植的三华李为最佳,1986年被广东省评为省优质稀有水果,广东省十大名、优、稀、特水果之一,得到海内外客商的称赞。三华李明末开始种植,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称为夏令果王。三华李品种繁多,有鸡麻李、白肉鸡麻李、大密李、小密李。以大密李和小密李为主要品种。芒种后,夏至前后成熟。果型白里透红,闻之清雅芬芳,入口无涩且有蜜味,爽脆清甜满口香。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昂贵,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九仙桃

原产地在江尾镇的九仙村,俗称仙桃,广东省优稀水果之一。九仙蜜桃,个重约200克,果大核小,果身饱满,皮红肉白,皮外层有红色小星点,肉质爽脆,蜜味浓香。近几年九仙桃发展比较快,去冬今春种植1.8万亩,全县九仙桃面积2.5万亩。

沙田柚

翁源适宜沙田柚种植,一棵树最多时能结果数百只,皮薄肉甜、清爽可口、蜜味浓香,具有解酒、润肺止咳之功能,被誉为“天然罐头”,远销海内外。[7]

江尾米粉

江尾米粉产于江尾镇,历史悠久。米粉选用山泉水和当地精米制作而成,从磨浆、蒸面、晒面到切面、晒干包装等皆用手工工作。米粉外观晶莹透明、面条均匀、煮炒皆宜、入口软滑清爽。

蔬菜

翁源全年蔬菜种植面积26万亩以上,特别是荷兰豆是粤北最大的反季节荷兰豆种植基地,年种植面积7万亩,总产8万吨。翁源产荷兰豆豆型平直、大小适中、色绿鲜嫩、标豆率高。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

糖蔗

茂源糖业有限公司是韶关市唯一制糖企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国家良种繁育基地。年产一级白糖2万吨。99年改制为股份制民营企业后,茂源把第一车间放在糖蔗种植上。每年山坡地种植3.8万亩,亩产达6吨。全县种蔗农户4600户,其中,30亩以上大户200户,种植面积占糖蔗面积70%以上,建成7个比较大型糖蔗基地,全县糖蔗种植面积达6万亩。

翁城地窖酒

翁城地窖酒是用优质本地稻米加泉水以传统工艺精心酿造,将酒封坛在土里窖埋两年以上,具有醇香好喝不伤脑的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蚕茧

韶关市农业龙头企业之一的翁源县信达茧丝有限公司是集贸、工、农、科为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桑园面积2.7万亩,年产茧3.5万担。蚕桑专业村30多个,种桑养蚕户近5000户。拥有现代化缫丝厂一家,年产优质生丝200吨,优质丝棉胎1万张。

兰花

江尾镇仙鹤群山环抱,山峦叠翠,空气清新,无“三废”污染。独特的山地气候非常适宜兰花生长,以仙鹤兰花种植基地有限公司为依托,在省道S245线两旁江尾镇仙鹤建设3公里长兰花长廊,面积7000多亩,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国兰生产基地。目前有20户台商落户,品种100多个。全县花卉面积达1.3万亩.

马牯塘莲

马牯塘莲产于龙仙镇马牯塘村,为当地特殊土质所出特产,莲藕小而长,皮白带星点,质脆,味殊香,煲炒咸宜,远近驰名。

竹篙薯

竹篙薯(食用淮山)主要产于龙仙镇的莎坪、马山等村,这里的土壤适合竹篙薯生长,产出的竹篙薯特别长、大、淀粉多、营养丰富。

果蔗

产地分布在翁城、新江镇,近几年来由于市场价格看好,果蔗向龙仙、江尾等镇发展。翁源产的果蔗汁多、质脆、口感好。全县种植面积近3万亩。

作珍芝麻冰花饼

翁源特产的作珍芝麻冰花饼采用祖传秘方,精选本地优质花生、芝麻、冰糖、冰片糖等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精制而成。

作珍芝麻冰花饼历经百余年历史,品质上乘,味道极佳,产品分低糖、中糖两种类型,适宜男女老少口味,是早点、夜茶、酒宴之佐食,探亲访友送礼之佳品,是消费者信赖的风味特产,享誉粤北及广东省的绿色食品,曾荣获第二届中国食品展销会金奖。

人物

梁太银一九四九生,广东翁源人,一九七0年入伍到师政治部宣传科任美术创作员。在部队期间创作了一批反映部队生活版画、国画作品,75年版画作品《天山新路》入选全军美展,77年《军民情深》《这样训练好》入选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78、79年《争分夺秒》分别入选西北五省版画展和全国第七届版画展,同年被新疆军区评为优秀作品奖。

一九九一年到中央美院国画系进修,进修期间在北京由中央美院主办的十人画展,自己有10幅作品参展,作品《秋林》(国画)被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从七三年以来不少作品在省内外报刊发表。82年加入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一九七九年到翁源县文化馆工作,曾任文化馆馆长,文化局副局长,现受聘于韶关市书画院画师。

翁城明星村松树岗,有一座翰林墓(夫妻合葬),墓碑中间刻有“皇清诰授内阁纂修史官翰林院检讨韶石李府君、李母梁夫人之墓”。左边刻“乾隆贰年丁巳岁寒月谷旦”。

李韶石,又名李林,翁城五一村人。九岁能写古今各体文章,十四岁中秀才,就读于官办学堂。康熙三十二年举“孝廉”,丁丑年参加京城会试,获取“会元”(第一名),殿试取得二甲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四十四年,在澹宁宫御试,主考官奉旨宣布:“文章做好誊写端正的即可呈缴”,李林首先交卷,荣获“钦定第一”,特命他编修三朝国史及《大清一统志》。康熙帝圣驾南巡,命随行诸学士即时即景赋诗献艺,李林荣获“赋献第一”,因而名声大振。供职翰林院期间,鸿文巨着多出其手。

李林为人正直,极力杜绝送礼行贿,严拒私情托请办事。他常说:“文人立身之本,最重要的就是德行。”故他在翰林院评卷时常焚香祷告天地,但愿卷卷能录到忠孝文,因此评卷极其认真,虽几经反复审阅,亦不感到困倦。康熙五十一年,上谕“学士清贵”。

京教寓所,他仍保持俭朴作风,粗茶淡饭,不尚华服。至雍正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病终,享年79岁。生前有《纪恩诗》4卷、《玉署偶吟草》12卷、《时艺》4卷等着作传世。

《孤鸿》是创办翁源县立中学并任第一任校长的许赓梅二、三十年来的书信集成。内容分5期:第一期记述作者少年游学,在外漂泊的浪漫生涯;第二期记载了作者在翁源公署掌总务科及为省议会议员时整治翁源社会治安的历程;第三期反映作者在创建县立中学期间历经长期困苦的经过及苦心情形;第四期有县立中学由启蒙时期而达全盛时期的记载,也有作者悲观一切万念俱灰的思想反映,及倦鸟知返的决心和摆脱尘世的愿望;第五期反映全民渴望翁大公路筹办计划早日实施及作者重振精神编纂县志的宏愿等。因此,《孤鸿》可以说是翁源解放前历史进程的年表。

《孤鸿》出版于1923年,后来由于社会变革丢失了,几经周折才寻找到缺页本,东拼西凑齐全,由定居香港的原县立中学第三任校长许翰章先生再写《孤鸿再版序》复印成书,今由翁源县博物馆收藏。

作者许赓梅(1879-1952),字雪平,周陂人,清末拔贡,毕业于两广师范堂。他追随梁启超、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后来加入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他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兴办了全县最早的乡村新制小学——敬业小学,后来又积极兴办高级小学,创办师范班。1916年11月,在三华建立县立中学,并被推为校长。省议会成立后被推举为省议会议员,并先后聘为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参事,第七战区长官司令部参议,省政府参事。1947年当选为国大代表。许赓梅一生造福桑梓,道德品质人所共仰。

杨德盛(1854-1931),自幼习武学医。一天,利龙街福源店老板带其到坳头杨屋找工做,行至半山腰,见一大群妇女在排队挑水,泉水很细,一块约四五百斤重的大石板封住了大半个泉眼,杨蹲下马步,运足力气搬开石板,众人惊叹不已。老板认定杨是武林高手,遂领其到官渡坪田乡杨屋村教习武艺。

民国初年,翁源县立中学聘请杨为国术教员。一天,驻校的县联团团总陈子巽对他开玩笑说:“你力大无比,能移动纪念堂旁边那对千斤石柱否?”杨坦然说:“能。”说罢,运足丹田气,用臀部撞向左右柱,左右柱移位了,有惊无险。片刻,又将一对石柱撞回原位。在场师生瞠目结舌,陈团总大加赞赏。

杨不仅武艺高超,还擅长医治跌打及刀枪伤。县联团团丁官廷阶在一次战斗中,被子弹打烂了牙槽骨,脸肿得似皮球。杨对团丁们说:“廷阶勇士的伤如若治不好,我把命陪给他。”不出半月,官的伤就痊愈了。团丁陈恩沐在围剿劫贼战斗中被子弹射穿喉咙,生命垂危,杨只用了几剂草药就把他救活了。

杨晚年在龙仙镇开了一间“杨德盛医务所”,他除了善治跌打、刀伤外,还兼治妇、儿科及奇难杂症。他以“济世救人”为宗旨,对患者总是酌量取酬,从不多取,因而得到群众称赞。

杨德盛把医术传给子孙,成为医学世家,其子杨程耀,后任翁源县中医院院长,孙子杨荣全先任中医院院长,后任县人民医院院长至今。一家三代名医。

郭福平,1947年生于翁源县六里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庭成份偏高,属“可教子女”,有人推荐他到公社文化站工作,亦被有关领导否决。时代局限,命途多舛。

是金子总会闪光。郭福平许多作品在报刊上发表,得到社会认同。县电影院请他去编写幻灯宣传稿。高校恢复招生那年,以优异成绩被韶关师专中文系录取。在校期间,他创作了《柑熟时节》、《转正》、《闪光的钥匙》、《新书记》等作品,其中《柑熟时节》获广东省业余文艺创作一等奖,《转正》获二等奖。毕业后,被慧眼识才的文化部门领导直接分配到市创作室当创作员。

由于作品硕果累累,被提拔为市文化局副局长,兼任市艺校校长。由省作家协会会员,再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评为国家二级编剧。2001年被推选为市文联主席。郭福平从事创作三十多年,笔耕不辍,佳作连连。担任行政职务以后仍“忙里偷闲”,坚持不懈进行写作,还到翁源铁龙镇挂任副书记职务,体验生活,捕捉素材。

从业余作者到专业作家再到担任领导职务期间,累计发表作品一百多万字,结集出版个人专集(部)6个,1988年《送礼》获省话剧院首届小品大奖赛一等奖,1993年大型采茶戏《青山水东流》获省第四届鲁迅文艺奖,拍成电视后又获全国电视戏曲片二等奖。2000年大型采茶戏《霜雪山梅红》和2002年长篇报告文学《“寒极”春光》(集体)均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此外,还有一批作品获省、市和国家级奖项。著名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在评论文章中称赞《青山水东流》是“一朵散发着阵阵清香的山茶”。2005年又出版长篇报告文学《瑶山红豆杉》。郭福平的丰硕成果,谱写了他辉煌的人生。

李祖恩(1891-1911),翁城镇五一村人。少时勤奋好学,性格开朗,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崇拜取义成仁之士,常怀一颗报国之心。李15岁时毅然从军,在军中练就了一副好筋骨,也掌握了许多军事知识。1910年退伍后,经何克夫介绍,加入同盟会。1911年,国民革命党党员黄兴、赵声等人召集各省革命党之精英于广州,准备举行起义,并招纳青年志士,李欣然应从,与姚雨平等人,在广州沙河密设机关,输送枪械。

同年3月29日,起义军奋起反清救国,焚攻广州督署,祖恩随起义人员冲锋陷阵,“虽见断腿折臂犹复踏血前进”。当义军战至川龙口时,祖恩不幸落入敌手,英勇就义,年仅20岁。中国国民党为追念前功,阐扬先烈,在黄花岗建造了烈士陵园,将李祖恩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名刻于纪念碑上,永为国人瞻仰。台北圆山忠烈祠亦镌其英名,同享台湾最隆重之祭典。

民国23年,翁源县民国政府在翁城中山公园(今尚同中学校内),为李祖恩烈士建造纪念碑,县长陈定策为其撰写碑文。县人民俗学家张清水作诗颂其德,诗曰:

二七年前的“三·二九”,

为国家,为民族,

你把头颅热血抛流。

瞑目黄花岗上吧,

你的英名是永古千秋。

涂志伟六里镇龙船村人。自幼勤奋好学,酷爱画画,画艺精益求精,曾因痴情于作画而晕倒在画室。1970至1972年,在县文化馆搞美术工作;1975至1978年,在韶关师范学校任教员;1981年至1987年,先后在广州美术学院、华南文艺学院、广州美术业余大学任讲师。1975和1981年,获广州美术学院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美术硕士学位。

他在几十年中,从中国最著名的历史事件中,创作了不少写实油画。透过他娴熟非凡的手笔和绚烂的色彩,给予画面物体以生命,每个细节都表达得非常传神。在国内外举办个人展、联展和其他展览近百次,并屡获大奖,1994年获全美国油画家协会举办的中西大展金奖、1996年又获全美国油画家协会主席特别奖。油画本源自西方,却有东方人问鼎桂冠,涂志伟被西方传媒誉为“亚洲第一人”。

涂志伟现为翁源籍旅居美国著名画家,20世纪旅美杰出华人,中华世纪英才,美国国家级美术评委,被美国政府授予“油画大师”称号。

陈璘(1543~1607)字朝爵,号龙崖,明代翁源县龙田铺(今周陂镇龙田村)人。陈璘少怀大志,身材魁梧,体力过人。他在国家民族内忧外患之际,从军报国。为平定地方叛乱和铲除地方割据势力,他出生入死几十年,领兵南征北战,多次讨平粤北、粤西、粤东事端,并曾在今河北省中部和山东省一带抗击倭(日本)寇的侵扰,成为屡建战功、能征善战的一代名将。

万历二十一年(1593),陈璘出任朝廷直隶的驻守南澳岛的第九任副总兵。在位时,他带头捐出薪俸购买树苗,带领岛上官兵广为植树,还亲自为此举撰文《南澳山植树记》并立碑以纪,古树和石碑至今仍在。

万历二十五年(1597),倭寇大举侵犯朝鲜,并欲吞我辽阳等地。朝廷命他统领广东5000水兵援朝抗倭。第二年二月,陈璘提升为御倭总兵官兼水师提督,辖副将陈蚕、邓子龙等,统率水军1.3万人,战船500余艘,与朝鲜名将李舜臣及其水军一道痛击倭寇。陈璘赴朝抗倭,指挥了举世闻名的露梁海战以及昆阳、昌善战役,血战数十番,毁倭船七八百艘,斩溺倭兵两万余人,将倭寇首领石曼子击杀于半海,生擒倭帅平正成、平正秀而归,为明代援朝抗倭复灭倭军水陆师立下了首功,后被钦命为湖广州总兵官。

万历三十二年(1604),陈璘又晋升为左都督、特进光禄大夫(正一品)。万历三十四年奉命调回广东任总兵官。万历三十五年五月,陈璘病逝于任内,同年九月朝廷以其平乱抗倭有功封赠“太子太保”。万历皇帝恩准在陈璘的故乡翁源龙田村建造“龙田城”,城内设“太保祖祠”和“太保祠”,钦赐祠联曰:“辟土开疆,功盖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朝鲜人民在全罗南道海南郡皇朝里(今韩国德松里)建造了“陈璘别庙”,并画像赋诗钦扬陈璘的功勋。

陈璘子孙多遍布于罗定、云浮、郁南、信宜、韩国等地,其中在韩后裔有2000多人。1994年6月,陈燐第十三世孙陈邦植率访问团14人回到宗地周陂龙田村寻宗问祖,与乡人共叙一衣带水,百代宗亲之情。1998年,翁源县与韩国海南郡结为姐妹郡县。

荣誉称号

2008年12月,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广东省翁源县“中国兰花之乡”的称号。

2020年3月,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予以通报表扬。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翁源县为2019年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7月10日,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2020年12月,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5]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