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行动是以色列空军偷袭伊拉克核反应堆的军事行动代号为“巴比伦行动”。1981年6月7日(星期日),以色列出动14架飞机偷袭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约20公里处的核反应堆,使这个造价4亿美元的设备遭到了彻底的摧毁。从军事角度看,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偷袭战例。

名称

巴比伦行动

地点

伊拉克

时间

1981年6月 7日

结果

以色列偷袭成功

目的

偷袭伊拉克核反应堆

背景

1958年7月14日卡赛姆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费萨尔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国。为了拉拢伊拉克新政权,1956年美国给了“曼哈顿”工程部分解密资料,帮助伊拉克建立了核计划。1962年,苏联也出于拉拢伊拉克新政权的需要,援建了一个2兆瓦的IRT-5000科研堆。1967年,IRT-5000实现临界,取得了一些核武计划前期成果。伊拉克1969年也批准了《核不扩散协议》,但是解密资料证明伊拉克长期瞒天过海,脱离国际原子能委员会监管。

1973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油价从每桶3.0美元上涨到10.7美元,西方国家为了石油,纷纷和伊拉克等产油国改善关系。借着国际关系改善的大环境,伊拉克拟定了以埃及死神“欧西瑞斯”为名的核武器计划,通过外交谈判,葡萄牙、巴西、尼日利亚、西德提供铀矿石、法国帮助建造核反应堆、意大利负责建设钚分离和铀提取工厂和技术培训。其中以法国援建力度最大。

1975年9月,萨达姆亲自前往巴黎签约伊拉法核能合作协定。伊拉克给法国的好处是:伊拉克在未来十年内,每年以市场价向法国提供每年7000万桶原油;伊拉克将采购包括100架幻影F1战斗机在内的数十亿美元的法国军火;伊拉克对标致与雷诺汽车公司各下5万辆订单;法国获得巴格达西边一处10亿美金级别的建筑合同。面对如此丰厚的利益,法国答应出口核反应堆。

萨达姆去巴黎谈判之前,还接受贝鲁特媒体采访,高调宣称伊拉克要成为“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阿拉伯国家”,以抗衡以色列。

1979年,法国开始在巴格达市郊的艾他维塔镇建造一座40兆瓦的轻水式核反应堆(实际功率70兆瓦)塔姆兹-1号与一座小型实验堆塔姆兹-2号。

具体过程

鸷鸟将击,先藏其形

以色列终于行动起来了,内阁开始讨论如何解决这个潜在的威胁。使用军事力量解决自然也是一种方案,当外交途径越来越无力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以色列内阁人员开始倾向于使用武力解决。

于是,以色列内阁指示国防部和空军各自做好自己的方案,并且开始着手准备。此时的以色列空军已经逐渐从赎罪日战争的阴影中爬了起来,随着F-15“鹰”式战斗机的到来,以色列空军在空中已经基本无敌手,而且一套全新的空中指挥、预警、作战体制开始逐步完善。不过一切准备工作都在秘密进行,空军司令伊夫里将这个任务交给作战署署长希拉,让他评估各种可能的方案。

希拉在不透露作战目标的情况下挑选了一些部队进行尝试性飞行。空袭“欧西瑞斯”核工厂的难度在于距离太远,以色列的主力战机F-4和A-4都不足以一次飞那么远,因此行动的重点在于空中加油。

但是在以色列和伊拉克之间至少要飞越两个敌对的阿拉伯国家,如何才能让加油机给攻击机群加油并且不被发现呢。就在伊夫里开始详细筹划空中加油方案的时候,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伊朗新领袖霍梅尼决定不买美帝国主义的F-16战斗机了,于是美国通知以色列他们或许可以提前得到定购的F-16。F-16的航程很有可能使飞机无需空中加油便往返巴格达,于是他们立刻开始研究用F-16作为攻击机的可能性。

希拉的任务主要是研究整个作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他要了解的事情极其广泛,包括中东地区一年四季的气候特征、巴格达一天的光照条件变化、空袭的最佳进入角度、适合的投弹高度、每架飞机的投弹间隔、炸弹可能激起的烟尘高度和扩散时间、安装不同的延时引信后炸弹的侵彻能力、伊拉克核工厂的结构、伊拉克的核计划进度、防空阵地的部署……所有的这些均被记录在案。

以色列人碰到了一个问题:F-16战斗机携带2个1300升机翼副油箱和1个800升机腹副油箱后的确可以不加油往返巴格达,但是根据美国的F-16使用规范,携带机翼副油箱后就不能携带炸弹,以避免投放副油箱时与炸弹碰撞导致事故。经过再三考虑以色列人决定不理睬飞行规范,同时携带副油箱和2枚1000公斤炸弹。经过试飞以色列人发现挂着炸弹投放副油箱并没有造成什么危险,于是确定了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并且在训练中进行推广。

为了更加逼真的模拟轰炸环境,伊夫里找人根据美国提供的卫星照片和“摩萨德”的情报,在沙漠中建造了一个类似伊拉克核工厂的建筑,这样以色列人就可以携带炸弹进行实战演练,并且检验轰炸的效果了。日复一日,整个攻击计划日臻成熟,随着越来越多的F-16来到以色列,经过挑选的飞行员都训练的差不多了,攻击编队的协同飞行、轰炸都已经近乎完美。

1980年10月29日伊夫里得到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艾丹的消息,内阁已经基本同意空袭计划,艾丹打算挑个礼拜天行动,他认为星期天法国的基督徒专家们会离开核工厂去做礼拜,这样就不会因炸死他们而引起麻烦了。到这一年年底,“摩萨德”传来的消息是伊拉克的进度很快,如果不出意外,次年7月至9月间核反应堆就要热起来了。

此时空袭计划顺利进行。艾丹和希拉在一次预演攻击中分别坐进两架F-16B战斗机的后座,观看了整个空袭过程。如他们所愿,整个攻击过程快速而流畅,飞行员们投弹精准,一切都同计划中的一样。演习后根据演习结果计算出最少需要6架F-16战斗机执行空袭计划,再算上预备兵力,最终决定准备10架F-16战斗机和12个飞行员,其中8架出击,2架随时待命。

相关外交行动

以色列情报部门认为:伊拉克核武计划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如果塔姆兹-1号核反应堆临界成功,伊拉克可能在1年内生产出足够组装1枚核弹所需要的钚。为阻止伊拉克核计划,以色列外交部门进行了艰苦的斡旋,但以色列拿不出比伊拉克更大的外交好处,于是法国和巴西、意大利等国都坚称伊拉克核计划纯粹是民用和平目的。 

暗杀伊拉克核专家

外交努力失败,该特工行动了。1979年4月6日凌晨3点多,以色列特工在法国塞恩镇仓库炸毁即将交货的核反应堆核心部件。不过萨达姆有钱好办事,法国再提供一套设备,并在次年宣布向伊拉克出口浓缩铀,保证在1981年底前让核反应堆运转起来。 

1980年6月13日深夜,埃及籍的伊拉克核专家马什哈德在旅馆房间内被特工刺杀。8月7号,向伊拉克提供钚分离技术的意大利公司SNIA公司办公室遭到了炸弹袭击,两名伊拉克工程师死亡。一位参与核计划的电气工程师拉希德在日内瓦突然身患重病,10天后死去。6个月后,另一位工程师拉苏尔在法国的一个宴会上中毒身亡。 

借刀杀人

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原则,以色列向伊朗提供了伊拉克核计划相关情报。9月30日,2架伊朗F-4鬼怪式战斗机群超低空飞临奥斯拉克反应堆建设工地进行轰炸,投放了12枚MK82减速炸弹。有目击的法国工程人员声称看到了至少2枚MK82炸弹击中反应堆壳体,但是被弹开了。袭击造成的破坏效果非常有限,被吓跑的法国工程队也被重金礼遇诱惑回来。11月,受损建筑修复。借刀杀人计也失败了,以色列只能自己动手。

军事行动

武器

以色列空军一直为摧毁伊拉克核设施而准备着。早在1977年,空军就模拟了一个伊拉克核反应堆靶子,用于空袭训练。随后购买了美国的12架F-16战斗机并使用907千克的MK84炸弹。

路线

以色列和伊拉克并不接壤,中间隔着约旦和沙特,空军计划袭击机群从约旦和沙特国界交接处超低空飞越,从伊拉克西部进入,直扑巴格达南郊17千米的奥斯拉克反应堆。侦察情报认为距离约伊边境仅50千米的“H-3”空军基地是空袭机群的重大威胁。于是以色列又一次策划了借刀杀人计,向伊朗提交了相关情报。

1981年4月4日,伊朗组织了一次代号为“凋谢利刃”的大型空袭,10架F-4绕道伊拉克北部飞到伊拉克西部袭击了H-3基地。空袭炸毁了3架安-12P运输机、1架图-16轰炸机、4架米格-21、5架苏-20/22、8架米格-23、8架幻影F1和4架米-8直升机。另外11架各种型号的伊拉克飞机重伤无法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