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电气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供配电与用电技术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掌握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可以在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电力系统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中文名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专业代码

080602T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

四年

发展历程

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名单的通知》,同意设置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为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专业代码为080645S,首次获批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为华北电力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由电气信息类专业变更为电气类专业,专业代码变更为080602T。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为工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80602T,属电气类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工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以电能生产、传输与利用为核心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和构建工程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可以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电气设备制造、发电厂和电网建设、系统调试与运行、信息处理、保护与系统控制、状态监测、维护检修、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质量保障、市场交易等领域工作,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参考总学时或学分:建议参考总学分为140~190学分。

基本业务要求

(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有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电气类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

(3)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电气类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5)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创新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与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与电气类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基本掌握1门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性教学等。课程体系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构建。构建电气类专业课程体系时,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必须达到对大部分核心内容的基本涵盖。课程名称不必与知识领域完全对应,可以将知识领域进一步划分并进行组合形成课程。

课程设置应能支持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理论课程学分不高于80%,实践课程学分不低于20%。在设置必修课保证核心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条件逐步加大选修课比例。     

理论课程

通识类知识

(1)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数学包括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级数、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物理包括牛顿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根据需要可以补充普通化学的核心内容和生物学类基础知识;

(2)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通过人类社会科学教育,使学生在从事电气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学科基础知识

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至少各占总学分的20%),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在下列核心知识内容中有所侧重、取舍,通过整合,形成完整、系统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

工程基础类课程包括工程图学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计算机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通信技术基础、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检测与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工程材料基础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

专业基础类课程包括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供配电与用电技术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

专业知识

专业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0%),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程相衔接,构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核心课程的名称、学分、学时和教学要求以及课程顺序等由各高校自主确定。以下为核心课程体系示例(括号内为建议学时数):

示例一:基本电路理论(64)、数字电子技术(48)、模拟电子技术(48)、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验(80)、电磁场(32)、信号与系统(48)、自动控制原理(32)、通信原理(48)、电气工程基础(96)、电机学(64)、电力电子技术基础(48)、数字信号处理(32)、电机控制技术(4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电气与电子测量技术(3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32);

示例二:电路理论(96)、工程电磁场(56)、模拟电子技术基础(56)、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电机学(96)、电力电子技术(48)、信号分析与处理(48)、自动控制理论(48)、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64)、电力系统分析基础(64)、电力系统暂态分析(3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48)、高电压技术(40);

示例三:电路原理(64)、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数字电子技术基础(56)、自动控制理论(62)、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62)、电力电子技术(48)、供电工程(48)、电器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4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40)、电气测量技术(48)。     

实践教学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应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环节应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各类课程设计与综合实验、工程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实践)等。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电气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教学需要,生师比不高于28:1。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240名学生基础上,每增加25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5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年龄在55岁以下的教授和45岁以下的副教授分别占教授总数和副教授总数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中青年教师为教师队伍的主体。

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并有相关管理制度。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专业背景:大部分专任教师在其本科、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学历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是电气类专业学历,其他教师也应具有相关专业学习或进修的经历。

工程背景:专任教师应了解电气工程相关企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现状,学校保证教师在教学以外有精力参加学术活动、工程实践,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主讲教师应具有工程背景,有企业工作经历或承担过多项工程项目的教师须占有相当比例。     

设备资源

教学设施要求

具有物理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电气类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完好、充足,能满足各类课程教学实验和实践的需求。基础实验室满足2名学生一组实验的要求,专业实验室满足3名学生一组实验的要求,有特殊安全要求的实验除外。实验室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有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实习和实训基地,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

信息资源要求

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等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有保证,人均教学运行经费达到教育部的相关要求,经费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专业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教育部的相关要求。

学校能够提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能有效地支持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     

质量保障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对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等)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应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和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培养模式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1)从管理上重视。为每个学生配置一名专业课教师作为专业导师,负责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适时地加以指导和引导。通过导师安排学生参与课题,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改进。通过广泛搜集相关的图书和论文资料,大胆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摒弃陈旧过时的技术,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部分内容采用实验室授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际动手制作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能力。适当穿插学生发挥和提高的教学内容,在给定条件和预期结果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查找资料,思考各种不同的实现方法,开拓学生想象的空间,提高学生自学和创新的能力。

(3)加强与企业合作。通过选派专业课教师进驻企业,体验学习企业生产和运营的主流先进技术,并带到课堂上,作为重点内容讲解;同时,适时地聘请企业的技术副总或主管以课堂教学或开办讲座的形式参与教学培养,将企业生产经营、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情况及时地向学生传达,让学生熟悉自己的行业发展状况,以便于有目的、主动地去了解和学习,从而将企业的需求与学校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完善理论课程体系。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将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分为基础科学知识、核心工程基础知识和高级工程基础知识等三个知识层。使学生能够利用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电气工程、控制工程、通信工程和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制造与调试、运行与维护、检修与试验能力。

(2)按照设计能力、现场工程师能力、工程项目组织实施能力和新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能力培养的需要,从满足不同年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的实际出发,遵循分层次、分阶段、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由学习到创新的螺旋式递进人才培养规律,构建由“四个技术模块”、“三个实践能力培养层次”和“九个训练类别”组成的分层次开放式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3)建立稳定的企业实习基地,校企联合指导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主要实践环节的教学实施方案和考核纲要,这些措施保证了实践教学不会出现因人而异的情况,教学进程和教学项目的实施得到了保障,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学校承担企业员工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等工作,使教师和企业员工之间有更多机会交流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学校聘请企业工程师指导实践教学的同时,也邀请他们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通过与企业专家沟通、交流,了解现场对专业技术及实践技能的要求,更好地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完善课程设置等,使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更加准确,使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更具有针对性。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相关文件为指导,结合学校专业开设的特点,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突出体现专业特色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课程设置上兼顾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智能电网专业特色内涵,同时凸显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和“成果导向”的核心要素。

课程体系设置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全面覆盖专业的知识体系,制定由人文社科课程平台、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科学素养教育平台、集中实践平台以及自主发展教育平台等八个课程平台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     

发展前景

人才需求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行业对电力的依赖消耗明显增强,对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为此,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在电网建设上,希望把本国电网建设成具有高效、清洁、安全、可靠和互动特征的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共同趋势。电力行业的发展也给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考研方向

可报考电气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电网公司、发电公司、信息技术公司、科研设计、高等院校、相关行业或部门从事设计、开发、生产运行与管理、科学研究、技术支持等工作。     

开设院校

地区

院校名录

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

----

天津

天津大学

----

----

重庆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

----

河北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

----

河南

河南工学院

许昌学院

郑州轻工业大学

山东

济南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安徽

合肥工业大学

----

----

江苏

南京工程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浙江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

湖北

三峡大学

武汉晴川学院

文华学院

广东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

陕西

西安理工大学

----

----

黑龙江

东北石油大学

----

----

吉林

东北电力大学

----

----

辽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

内蒙

内蒙古工业大学

----

----

福建

宁德师范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