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鹅肠菜(学名:Myosoton aquaticum (L.) Moench)是石竹科,鹅肠菜属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须根。茎上升,多分枝,长可达80厘米,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顶端急尖,基部稍心形,顶生二歧聚伞花序;苞片叶状,花梗细,花后伸长并向下弯,萼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花瓣白色,裂片线形或披针状线形,子房长圆形,花柱短,线形。蒴果卵圆形,种子近肾形,5-8月开花,6-9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以及北非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350-2700米的河流两旁冲积沙地的低湿处或灌丛林缘和水沟旁。

鹅肠菜全草供药用,驱风解毒,外敷治疖疮;幼苗可作野菜和饲料。

中文名

鹅肠菜

拉丁学名

Myosoton aquaticum (L.) Moench

别名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中央种子目

石竹科

亚科

繁缕亚科

繁缕族

亚族

繁缕亚族

鹅肠菜属

鹅肠菜

命名者及年代

(L.) Moench,1794

形态特征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具须根。茎上升,多分枝,长50-80厘米,上部被腺毛。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2.5-5.5厘米,宽1-3厘米,顶端急尖,基部稍心形,有时边缘具毛;叶柄长5-15毫米,上部叶常无柄或具短柄,疏生柔毛。

顶生二歧聚伞花序;苞片叶状,边缘具腺毛;花梗细,长1-2厘米,花后伸长并向下弯,密被腺毛;萼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长4-5毫米,果期长达7毫米,顶端较钝,边缘狭膜质,外面被腺柔毛,脉纹不明显;花瓣白色,2深裂至基部,裂片线形或披针状线形,长3-3.5毫米,宽约1毫米;雄蕊10,稍短于花瓣;子房长圆形,花柱短,线形。蒴果卵圆形,稍长于宿存萼;种子近肾形,直径约1毫米,稍扁,褐色,具小疣。花期5-8月,果期6-9月。[1]

生长环境

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以及北非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350-2700米的河流两旁冲积沙地的低湿处或灌丛林缘和水沟旁。生于河湖岸边,湿润草丛、水沟旁以及山坡、路旁、田间、草地等较阴湿的地方也有。

生长特性

鹅肠菜发芽温度为5-25℃,最适温度为15-20℃;发芽的土层深度为0-3厘米;最适的土壤含水量20-30%,但是含水量较高,甚至浸入水中也能发芽。在中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多于冬前出苗,黄河以北地区多于春季出苗。有些个体由于受到刈割等影响,可延至夏秋季开花结果,但植株生长较差。由于鹅肠菜耐阴湿,中国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小拱棚内温湿度、肥料适合它的生长,所以其春季在棚内生长繁殖快,以黑夜生长速度最快。每年5月下旬气温升高后,棚内通大风,鹅肠菜就停止生长,由于春播玉米播种前耙地较深,播种后不见鹅肠菜生长,等到10月份收割玉米后,露天地开始有鹅肠菜生长。

物种危害

鹅肠菜由于种子多、繁殖快,露地和棚内有其周年生长的环境,造成对作物的危害。其危害的主要特点为:作物生长前期与作物争水、争肥、争空间及阳光,在作物生长后期迅速蔓生,并有碍作物的收割。

繁殖方法

鹅肠菜靠种子繁殖,幼苗或种子越冬。播前选择肥沃地块做畦,条播行距按30厘米,播种后覆土1厘米,稍镇压,盖草帘,浇透水,保持畦土湿润。出苗30%时揭去草帘。

栽培技术

当苗高5厘米时间苗,间苗保持15厘米左右,每穴留壮苗1-2株,苗期进行中耕除草。经过1年生长,在第二年,当苗高20厘米左右即可采收。

主要价值

食用:为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野菜。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47克、脂肪0.47克、粗纤维2.02克、磷0.10克、胡萝卜素3.09毫克、维生素B20.36毫克、维生素C98毫克、钙220毫克。每克干品中含:钾61.4毫克、钙9.9克、镁5.9克、钠0.37克、铁417微克、锰130微克、锌50微克。其嫩叶或嫩苗开水焯后炒食、煮食做汤均可。

药用: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舒筋活血、祛瘀消肿之功效。对治疗妇科疾病有显著疗效,产妇食之,不但可下乳,而且可去恶露,生新血。产后腹痛或小腹有痞块者,可多食,还可治疗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和附件炎以及月经不调等症。民间还以其食疗治白发,久久食之,能使头发转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