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thfield,1888年-1923年),短篇小说家,文化女性主义者,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100多年来新西兰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著名作品有《花园酒会》、《幸福》和《在海湾》等。她的创作指向女性的生存处境,她以独特的形式,对女性解放这个社会问题提供了文学的解救之道。

中文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新西兰威灵顿

职业

文化女权主义者,短篇小说作家

代表作品

《花园酒会》,《幸福》,《在海湾》

主要成就

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女性解放思想指导人

出生年月

1888年10月14日

性别

英文名

Katherine Manthfiel

去世年月

1923年1月9日

人物生平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Manthfield)1888年10月14日生于新西兰威灵顿,本名卡瑟琳·包姗普,家族与俄罗斯全无瓜葛。凯瑟琳的童年在维多利亚式的文化习俗和新西兰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度过。15岁时,她离家来到英国伦敦,进入皇后学院就学,研习法语、德语和音乐课程,她在那里爱上了文学,并开始写作,写一些短篇的散文和诗歌。

3年后她回到了故乡新西兰,进入惠灵顿皇家音乐学院学习。1908年7月,她说服父亲同意她前往英国生活,从此走上文学道路。她用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这个名字作为笔名,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定居伦敦,开始写作生涯。波西米亚式的生活让她时常感到孤寂无助,现实生活也远非如她所想。一些随机的个人交往和无所顾忌的性生活并没有带给她太多快乐。同乔治·布朗不幸的婚姻使她在结婚后的第二天就离开了他。随后她出游巴伐利亚,1911年出版的《在德国公寓》里寄托了她幻想破灭的无奈心境。

她的早期作品主要是一系列速写例如1911年《在德国膳宿里》,没有多大特色。1912年,她认识了评论家兼编辑墨里,二人志趣相投,生活在了一起。墨里是她生活和文学创作上的良伴。1914年,她的小说集《节奏》和《忧郁评论》在丈夫米多尔顿·莫里的协助下编辑出版。第二次婚姻给她带来了幸福。

一战开始后,她不断在英法两国间往返游历,见到了自己唯一的弟弟,这次见面促使她转而倾情于新西兰故乡和童年生活回忆。然而,她的弟弟不幸死于战场,这不仅使她病弱之躯再添痛创,也让她负疚于对家人感情上的疏远。郁郁之中,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寄情笔墨,法国南方写成中篇著名小说《序曲》透露了她对新西兰家乡的美好回忆。

1920年,小说《幸福》出版,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声望。1922年,又一部小说集《花园茶会》出版,进一步稳固了她在英国文坛的地位。也就是在这,她无的放矢的感情生活似乎找到了寄托。这应该归功于著名的芭蕾舞经纪人谢尔盖·加吉列夫。当时,他领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团正在欧洲各大都市巡回演出,在欧陆舞台掀起巨大轰动,一场俄罗斯文化热潮随之而来。凯瑟琳满心欢喜地观看着所有的演出,不放过每一场音乐会,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全新的文化气氛之中。

对俄罗斯文化的喜爱使她认为从性格上说自己就是一个俄罗斯人。她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俄罗斯式的”,她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纠结与挣扎,她的笔法也自然而然地酷似俄罗斯名家。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这些大师更是她的文学情侣:“我无法表达托尔斯泰对我的重大影响和启发,几句感激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在读过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鬼》后,她深受作家“微暗的街灯下的人们”所感动,陀式的心理描写在她自己的创作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她的最后时光在法国枫丹白露乔治·古德杰夫主办的“人类和谐发展机构”度过。在这个有40多位俄罗斯文化人居住的,到处弥漫着奇妙的俄罗斯文化气息的环境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饲养动物,侍弄花圃,写作和生活得平静恬淡。西方报界也开始将她的艺术成就同契诃夫相比。1923年,苏联官方表示出对她的兴趣,苏联国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她的两部小说集的俄文本。稍后,她以自己作品中对下层民众的同情赢得了西方文化界的官方认可。60年代两种最权威的的英语教科书选取了她的小说《一杯茶》用做语法练习文本。

1923年1月9日,常年罹患肺结核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逝世,年仅35岁。在凯瑟琳的世界里,死亡是静穆和安逸,甚至是美丽的。她临终前的最后的一句话是:“我喜爱雨,我想要感到它们落到脸上的感觉。”

主要荣誉

在西方的男性作家当中,D·H·劳伦斯是真崇拜曼斯菲尔德的,他认为莫瑞在从曼斯菲尔德的纸篓里给读者淘东西,还说是“天才之作”。无独有偶,中国诗人徐志摩对曼斯菲尔德同样也是充满了崇敬之情,他可能是中国作家中唯一见过曼斯菲尔德的人,虽然只是一面之缘,但却被她的才貌深深打动了。在得知曼斯菲尔德过世后,徐志摩深情切切地写下了悼念她的文章《曼殊菲尔》。那个时代已经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曼斯菲尔德还是非常好读的,她的很多小说只是一杯茶的功夫就可以使人回味那种恍惚的寂寞,那种从平淡的生活中观察和琢磨的趣味。

作为英国短篇小说领域的创新者之一,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呈现出与传统短篇小说极不相同的叙事风格,经其革新后的英国短篇小说面目一新,自此开始广受世人瞩目。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被誉为是20世纪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她对英语短篇小说的贡献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小说叙述艺术。她作品中的”无情节”结构的表现手法是其写作技巧和风格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的小说形式,开创了一种完全崭新的叙述手法,为英语短篇小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轶事典故

曼斯菲尔德在1923年过世的时候年仅35岁,而正是在她去世的半年前,中国诗人徐志摩和她见过一面。此后徐志摩写下了那首有名的诗歌《哀曼殊斐儿》。

1920年徐志摩离开美国,横渡大西洋抵达英国,在英国学习和旅行期间,他结识了不少英国作家和诗人朋友,徐志摩首先认识了曼斯菲尔德的丈夫——伦敦《雅典娜》杂志的主编、诗人、文艺评论家麦雷。1922年7月的一天,徐志摩和麦雷在伦敦一家嘈杂的茶店里讨论英法文坛的状况。徐志摩说到中国小说受俄国文学影响极大。麦雷深有同感,他们夫妇最崇拜俄国契诃夫等大师。于是,徐志摩答应星期四去看望体弱多病的曼斯菲尔德。

当时曼斯菲尔德正患肺结核,说话时声音稍高,肺管里便如吹荻管似地呼呼作响。每句话语收顿时,总有些气促,双颊间便多添了一层红润。徐志摩看着她说话困难的情形,心里很难受,便将自己的声音放低,希冀她也跟着放低,这一招果然有效,她声音也降低了不少。他们之间交谈的内容大部分是对英国文坛现状的评论,曼斯菲尔德批评了当时最风行的几个小说家,接着又谈到她对中国的景仰与爱慕,说最爱读中国诗词,盛赞中国诗艺是一个奇迹。

她还劝徐自己翻译中国诗词,因为中国诗只有中国人才能译得好。曼斯菲尔德还问徐志摩喜欢哪些作家,徐答说有契诃夫、哈代、康拉德。最后曼斯菲尔德问起徐志摩回国后打算做什么,希望徐不要过问政治,说现代政治的世界,不论哪一国,只是一乱堆的残暴和罪恶。

谈起她的著作,徐志摩说她的作品是纯粹的艺术,恐怕一般人很难理解。曼斯菲尔德说:“正是如此,通俗流行绝不是我所追求的。”徐志摩又说了愿意以后有机会翻译她的小说,希望得到作者的同意。曼斯菲尔德说她当然愿意,并谦虚地说自己的著作不值得翻译。末了,曼斯菲尔德邀请徐志摩到瑞士去找她,说自己非常喜欢瑞士的风景,日内瓦湖的妩媚,乡间牧场的宁静。徐答应将来回欧洲时,一定去瑞士拜访她。短短20分钟的会面,徐志摩受到了一次心灵洗礼,后来为此发表《曼殊斐儿》一文。

1923年1月9日,曼斯菲尔德在法国枫丹白露逝世,3月11日,徐志摩写下了《哀曼殊斐儿》一诗,寄托自己对曼斯菲尔德的一片哀思。1923年10月29日,徐志摩翻译了曼斯菲尔德小说《园会》中玖思小姐的一段唱词,刊于12月1日《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后收入1927年4月上海北新书局版《英国曼殊斐儿小说集》。

徐志摩还接受了翻译曼斯菲尔德小说的重托。1924年11月,他和陈源合译的《曼殊斐儿小说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列为《小说月报丛刊》第三种。徐志摩写了《曼殊斐儿》,同时翻译了《一个理想的家庭》。1925年,徐志摩又写了《再说一说曼殊斐儿》一文,刊于《小说月报》第16卷第3号,称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1927年,他又自行翻译成《英国曼殊斐儿小说集》,由北新书局出版,除保留《曼殊斐儿》和《一个理想的家庭》外,增加了《园会》、《毒药》、《巴克妈妈的行状》、《一杯茶》、《夜深时》、《幸福》、《刮风》和《金丝雀》。1930年,徐志摩又翻译了曼斯菲尔德的三首诗《会面》、《深渊》、《在一起睡》,以《曼殊斐儿诗三首》为题名,发表在8月15日《长风》半月刊上。在这三首译诗的前面,徐志摩写有一篇小记。

再看徐志摩纪念曼斯菲尔德的文章颇感觉像个受宠若惊的少年,他对曼斯菲尔德的美貌极尽描摹之能事:“我看了曼殊斐儿像印度最纯澈的碧玉似的容貌,受着她充满了灵魂的电流的凝视,感着她最和软的春风似神态,所得的总量我只能称之为一整个的美感。”

徐志摩多少是个有些浮夸的浪漫主义者,他的惊艳和修辞上造作实在无法和曼斯菲尔德的简洁的文体相容,而中国早期留洋的作家多少都有些浮夸的毛病。但无论如何,这次见面留给了徐志摩一个非常美好的印象。虽然曾经有好事者竟然以为她们之间有一段隐秘的爱情,大概也是看了徐志摩的那篇写《曼殊斐儿》的文章的缘故。曼斯菲尔德的绝望和厌世是沉浸在惊艳之中的徐志摩所无论如何想不到的。

个人作品

特色写作

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主题往往不难理解。她的小说很像契诃夫的作品,经常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转折和时空变化。擅长表现男女之间的复杂微妙关系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激情发展方向。同时她的文字也力求简化,力争把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她使用了不少现代派表现手法,以淡化情节与女性视角诗化的语言,印象主义技巧的运用及象征主义的运用为表现的鲜明的现代主义倾向。

曼斯菲尔德把她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很少受英国作家重视的短篇小说创作,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用手中的笔,融进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描写了她的同类在闯世界的奋斗中所遭遇的坎坷磨难,刻画了广大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所迫下产生的孤独感、幻灭感、恐惧感和她们的叛逆和反抗性,道出了她们深沉的思考和无声的叹息,表达了对她们遭遇的无限同情和愤慨之情。

意象、象征历来是作家们钟爱的写作手法。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其短篇小说中也大量地使用了意象、象征以及不同的叙述视角等形式技巧,在她的小说中有一个特殊的意象群,除传统意义之外还赋予了自己特殊的意象模式:一是悲剧感——孤寂和死亡;二是童心——真善美和无序。

通过对比,曼斯菲尔德认为孩童是人生最佳的自然状态和最高人格理想,为此她倾注毕生精力来回忆祖国和童年,抒写孩童式成人,由此反映出一种返始归根与“复归孩”倾向。这些意象以缩影的形式展示了小说的寓意,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传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状态。

凯瑟琳从而形成了传统象征和现代象征的有机交融,丰富了作品的主题,也使得其作品魅力经久不衰。曼斯菲尔德的小说更像是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她的小说的题材选择上脱离了传统小说的题材形式,而是把平凡人物和琐碎事情写进小说,通过精心选择有意义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揭示主题。这需要一种敏锐的眼光来支撑那种散淡的时光流逝中所呈现出来的生活场景,这使人感觉作家在看似无所事事的、轻松的日常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意义。

作品分析

曼斯菲尔德的女性主题的嬗变

第一类

一类表现为生存而苦斗、挣扎的年轻女子。这些作品多产生于她创作的早期,有《求职女》、《一杯茶》、《罗莎蓓儿惊梦记》、《莫斯小姐的一天》、《女主人的财身女仆》、《巴克妈妈的一生》等。这些作品融汇了曼斯菲尔德早期的经历。[1]

《莫斯小姐的一天》这篇小说中,莫斯小姐四处求职毫无结果,又冻又饿。房东太太撵着叫她交房租,给她下最后通牒,限她晚上八点以前交房钱,否则,就不要怪她不客气。莫斯小姐只好出门再找机会。她在外边四处找职业未遂,来到一家咖啡馆,对面很快坐了一个结实的绅士,他把她当成了妓女,最后她因此就顺水推舟,跟绅士一起走了。

《求职女》是曼斯菲尔德早期的作品,写一个刚得到家庭教师职位的小女子孤身一人乘轮船、火车前往绿荫饭店,与来接她去她家的一位太太会面这段时间的经历。这是她第一次独自外出旅行夜间孤身一人在异乡旅行,从英国到德国去。求职女最担心的是来自陌生男子的性骚扰,她在这方面惊恐不安的心理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

曼斯菲尔德早期作品缺陷甚多,她做不到对所描写的事件作合理引申,探索它产生的根源,进而达到对整个社会制度的否定,使作品获得深广的背景的历史内涵。她的思索和描写极少超出自己的现实经历之外,过分宽容、谦和,在淡淡的哀伤和自我安慰中化解现实的残酷。

第二类

曼斯菲尔德的第二类作品表现中产阶级女性的婚姻家庭生活。这类作品,有《幸福》、《陌生人》、《起风了》、《鸽子先生》和《夫人》、《花园茶会》、《理想家庭》、《序曲》、《在海湾》等。第二类作品的出现,开始从单纯描摹外在生活现象转向精神探索,标志着她女性主体意识走向自觉。

《幸福》是曼斯菲尔德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贝莎是一个生活在梦幻中的少妇,过了而立之年,心头燃烧着幸福的火焰,爱她的生活里得一切。当她发现自己的丈夫和她的朋友之间友暧昧关系时,她内心的幸福的火焰被冰冷的失望和痛苦浇灭了。

在这篇小说里,有一点应该注意,就是在这个美好的春天里,爱唤起了贝莎很少出现的情欲,却被哈里打入了冷宫。开头贝莎是一团烈火,后来是透心凉。这种情节的陡转,也突出了女性情感被摧残的严重性。

《幸福》中透出了人物幸福的虚幻性,也透出了作者对两性关系的不信任。

曼斯菲尔德关注婚姻关系稳定,却没有幸福的家庭模式。在大多数家庭中,很难说有直接来自男性压迫,欺凌或暴力,相反,在女性的威慑下,男性则失去了自信和权威。如《摩登婚姻》、《理想家庭》。男人在家庭中的处境令人们想起曼斯菲尔德早期作品中女性的遭遇。

曼斯菲尔德自身经历和个性在小说中的充分扩张,传达了对传统女性价值观念的反思和破坏。这是理解曼斯菲尔的第二类和第三类作品的关键。

贝莎清醒后怎么办,小说结尾,作者的调子是比较沉静的。热心的读者不禁要为贝莎设计两种前途:要么学易卜生笔下的娜拉毅然出走,要么忍辱负重,与哈里继续同床异梦。女人发现了自己只是丈夫养的小鸟儿。发现了又怎么样呢。在19世纪,易卜生的答案是让娜拉出走。而曼斯菲尔德是二十世纪的作家,她提供的是一条心理解放之途。这正是曼斯菲尔德的独特之处。

在曼斯菲尔德的日记中,人们可以看出她的厌世和对现存世界的厌倦,她甚至渴望到非洲和印度去换取心灵的宁静。在她去世不久前的1922年10月,也就是徐志摩拜访她之后的两个多月,她在日记中写道:

“我的精神已经死亡。我生命的源泉已到了源流堵塞却还没有枯寂的时刻……我是个彻头彻尾的不可救药的废人。我的生命像什么?像一个寄生虫在苟且偷生。”

小说集

1991年《在德国膳宿里》(InaGermanPension)

1992年《花园派对:和其它故事》(TheGardenParty:andOtherStories)

1923年《鸽巢:和其它故事》(TheDoves'Nest:andOtherStories)

1923年《幸福》(Bliss:andOtherStories)

1923年《蒙达那的故事》(TheMontanaStories)

1923年《诗》(Poems)

1924年《稚气可掬》(SomethingChildish)

1927年–1957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日记》(TheJournalofKatherineMansfield)

两册,1928年–1929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书信选》

1930年《芦荟》(TheAloe)

1930年《小说与小说家》(NovelsandNovelists)

1937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

1939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剪贴簿》(TheScrapbookofKatherineMansfield)

两册,1945年–1974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精选》

1951年《致约翰·穆里的情书》(LetterstoJohnMiddletonMurry)

1978年《鲁拉的笔记本》(TheUreweraNotebook)

1987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评论集》

四册,1984年–1986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书信选》

两册,1997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园会笔记》(TheKatherineMansfieldNotebooks)[16]

短篇小说

《女掌柜》TheWomanAtTheStore(1912)

《比尔・巴顿的绑架》HowPearlButtonWasKidnapped(1912)

《米莉》Millie(1913)

《稚气可掬但又十分自然》SomethingChildishButVeryNatural(1914)

《家庭女教师》TheLittleGoverness(1915)

《电影院》Pictures(1917)

《画页》Feuilled'Album(1917)

《莳萝泡菜》ADillPickle(1917)

《我不会讲法语》Jeneparlepasfrançais(1917)

《序曲》Prelude(1918)

《不恰当的旅行》(AnIndiscreetJourney)(1920)

《幸福集》(Bliss)(1920)

《布里尔小姐》MissBrill(1920)

《心理》Psychology(1920)

《阳阳与亮亮》SunandMoon(1920)

《起风了》TheWindBlows(1920)

《雷金纳德·皮库克先生的一天》MrReginaldPeacock'sDay(1920)

《时髦的婚姻》MarriageàlaMode(1921)

《航程》TheVoyage(1921)

《她的第一次舞会》HerFirstBall(1921)

《鸽子先生和太太》MrandMrsDove(1921)

《帕克大妈的一生》LifeofMaParker(1921)

《已故上校的女儿》TheDaughtersoftheLateColonel(1921)

《小女孩》TheLittleGirl(1912)

《陌生人》TheStranger(1921)

《依顺的丈夫》TheManWithoutaTemperament(1921)

《在海湾》AtTheBay(1922)

《苍蝇》TheFly(1922)

《花园舞会》TheGardenParty(1922)

《一杯茶》ACupofTea(1922)

《洋娃娃的房子》TheDoll'sHouse(1922)

《一个已婚男人的自述》AMarriedMan'sStory(1923)

《金丝雀》TheCanary(1923)

《唱歌课》TheSingingLesson

《理想家庭》AnIdealFamily

人物评价

女作家曼斯菲尔德短暂的一生拥有坎坷的经历。她自幼身体孱弱,以美慧著名,但她的生活基本上是不幸的,肺痨的折磨和爱情上的失败都是导致她过早离世的原因。在艺术生活贫瘠的新西兰,为了得到更好的文学发展,曼斯菲尔德放弃了新西兰安乐、富裕的生活,独自一人前往英国伦敦。

从踏上伦敦土地的那一刻起,命运就决定了她成为一个没有家园的流浪的灵魂。个性复杂的曼斯菲尔德经历着同样复杂的人生历程,她的一生始终在漫游——新西兰、法国、德国、英国都留有她的足迹。在四处漫游的生命历程中,唯一不变的,是她对于文学的热爱。

“没有谁像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那样,用自己的创作惊扰过那么多的作家。”——人们说她像D.H.劳伦斯,又跟V.伍尔芙有所类似。她创作的年代伴随着孤寂无着和病痛的折磨,她的作品因而较多涉及家庭事件和婚姻的不幸。她刻划人物细腻入微,时常在细节上精雕细刻。在她辞世多年之后,她对短篇小说这一文体的影响才渐次被人们所认识和承认。

她的一生恰似她在1921年写下的那篇著名的《园会》,而她就像小说中的劳拉。人们看到一个单纯而执拗的富家女子从园会的喧闹中挣脱出来,勇敢地接近外面的世界,接近死亡的面孔。那是一副宁静的,与世上的一切都不相侵扰的面孔,这死亡的面孔看来甚至比她身边的活人更真实、更具活力、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