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庙坐落于北京朝阳门外大街中段,占地约6万平方米,初建于元代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由中路及东西院组成,共七进,集廊院、四合院为一体,具有元、明、清三代建筑风格,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东岳庙素以神像多、楹联多、碑刻多著称。图片为东岳庙我去过这个地方在朝阳区神路街。里面有东岳殿、官职司,行云布雨司、阜财殿、文财神比干为商朝老臣,为了直言上谏殷纣王,被小人费仲尤浑陷害,说妲己是妖孽迷惑纣王,毁了成汤八百年的社稷基业,比干作为丞相元老被挖了七窍玲珑心。众臣子对纣王很不满。都纷纷起了逆反之心。

中文名

北京民俗博物馆

外文名

BeijingFolkMuseum

开放时间

每天8:30-16:30开放,周一闭馆。

门票价格

10元,学生半价

别称

东岳庙

建立时间

1319年

总面积

8000余平方米

所属国家

中国

竣工时间

1997年8月

建造时期

1319年始建

类别

民俗博物馆

所在地

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141号

性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正一派道观,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配祀相关众神体系,在明清两代曾是国家祀典之地,有北京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庙会。与东岳庙隔街相望的琉璃牌坊也很值得一看。[1]

简介

北京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平面总图

北京东岳庙坐落于朝阳门外大街中段,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正一派道观,也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

始建于元延佑6年(1319年),主祀东岳大帝。

该庙占地6万平方米,由中路及东西院组成,共七进,集廊院、四合院为一体,具有元、明、清三代建筑风格,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

庙外有明代建筑琉璃牌坊,上有“秩祀岱宗”和“永延帝祚”,为明代宰相严嵩所书。

东岳庙素以神像多、楹联多、碑刻多著称。76司塑像以其人格化的造型,组成生动的民间信仰的画卷。现存碑石30余通,庙内还有育德殿、玉皇殿、真武殿、斗母殿、文昌帝君殿等风格独特的建筑,另有一座充满秀木奇花的花园。

1996年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此成立北京民俗博物馆。中国民俗学会在此办公。

元朝创建

东岳庙内的状元槐树

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座落于朝阳门外大街,占地约6万平方米,初建于元代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东岳庙的创始人就是在元廷显赫一时的重要人物――玄教大宗师张留孙(1248-1322)。张留孙为东汉时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天师)第38代后裔。东岳庙的创建正是在元代玄教兴起的背景下产生的。

张留孙晚年建立东岳庙,主要原因是见大都未有泰山神东岳大帝之行宫,遂发愿筹资兴建。于延祐六年(1319年)自费在齐化门(今朝阳门)外买地,方欲涓吉鸠工,便于至治元年十二月(1322年1月)羽化。

张留孙虽宣称自费建庙,不受皇家资助,但他的真实意图被吴澄一语道破“钦承上意,买地城东,拟建东岳庙。”所以仁宗敕“有司护持,毋得阻挠”,给予了诸多方便。

此后嗣宗师吴全节(1269-1346)继承师志,发累朝赐金,于至治二年(1322年)春建大殿及大门,次年建东西庑及四子殿,并且塑了神像,敕赐额曰“仁圣宫”。泰定二年(1325年)鲁国长公主捐资修建后殿作为神寝。天历元年(1328年)文宗即位,公主进京朝贺,适值寝殿完工,文宗赐名“昭德殿”。

元末毁于战火。

明代扩建

东岳庙中路、东院、西院示意图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正统十二年(1447年)英宗修葺东岳庙,五月开工,八月间落成。完工后,明英宗朱祁镇亲自撰写《御制东岳庙碑》,将前殿改名岱岳,供奉东岳山神,后殿改名育德,为东岳大帝及淑明坤德帝后的神寝。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乾清宫太监偶因疾感,祷于东岳庙,遂愈。见庙宇颓圯,乃出资命御马监太监张暹、卢鼎等整修庙宇,八月动工,十一月完工,将大殿、后宫、东西配殿廊庑各殿及神像、祭器整饬一新。又见庙外居民嘈杂,遂建影壁一座,摒除亵秽;还在东廊开凿水井,以济行人之渴;续建庙前东西房十九间交与东岳庙道士收管,勒石立碑,作《崇整岳帝司神修蕞续基碑记》。

隆庆三年(1569年),京都善士雷洪、余和、王盘、王敏,督工雷清等领众捐资重修东岳大帝、七十六司等神像,一年后完工,立碑《东岳庙重新圣像碑记》。

万历三年(1575年)八月,神宗的生母李太后带领神宗、潞王、公主及诸宫御中贵捐资重修东岳庙,用工一年,建钟鼓楼,将后临街房三间,畦地三千余个俱与东岳庙住持高道江。命张居正撰《敕修东岳庙碑记》。1585年,李太后诚献岱宗宝殿前大香炉,更换了七十六司前所有的香炉。万历二十年(1592年),神宗命司礼监太监张诚负责整饬东岳庙,不但在寝殿左右加筑了配殿,在殿后添建了后罩楼,而且添置了庙门前的东西两座过街碑楼,额曰“宏仁锡福”、“灵岳崇祠”,工期用了整整一年。第二年,神宗命王锡爵撰文《东岳碧霞宫碑》。选石“高丈三尺,广四尺,厚一尺有奇”,立于泰山碧霞宫。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内宫监总理太监马谦、陈永寿、卢升发愿添建庙前的琉璃牌坊,南北额曰“秩祀岱宗”“永延帝祚”。此时,东岳庙的中路部分已经具备了现有的格局。

清代扩建

增延福寿司

清顺治八年(1651年)炳灵公殿重修。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东岳庙因居民不慎而失火,次年(1699年)圣祖动用广善库金准备重修。三十九年(1700年)三月开工,四十一年(1702年)六月完工。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对庙内瓦件和油漆彩画进行全面修整,历时一年,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十二月完工。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东岳庙第十七代道士马宜麟出资修建东廊的春秋殿,将东廊与中院打通。重修西廊之斗姥殿、火祖殿,新建海神殿、仓神殿、在马道口(今金台路附近)设立了义园(公墓),重修了芳嘉园的三义庙,还在东岳庙内创办了义学,收容家境贫寒的子弟入学。至此,东岳庙的基本格局已经具备。

凋敝沉寂与重新开放

七十六司,班子庞大

1900年,京东义和团在庙内江东之殿前设坛习武。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东岳庙屡遭庙内驻军的骚扰。时局跌宕,民生凋敝,香火供给不继,渐趋衰落,仅靠出租房屋维持日常用度。建国前夕庙内已经破败不堪。一批山西学生到北京请愿,住在东岳庙,将庙里的许多神像推倒砸碎,想从塑像“肚子”里找出些金银宝贝。

解放后,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分局和北京市国家安全三局相继进驻东岳庙。东岳庙就此关闭。沉寂了整整半个世纪。

1957年10月28日,经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东岳庙为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因展宽朝外大街,庙门又被拆掉,此时内部已是荒凉破败、百孔千疮了。

1985年以来,朝阳区人大、区政协、全国政协、北京市人大、市政协多次呼吁尽快解决东岳庙保护、开放问题。成立"东岳庙腾退修复领导小组",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筹备工作。

1995年所驻局腾退、搬迁出东岳庙,并于12月18日正式将东岳庙管理权、使用权移交给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又移交给朝阳区文化文物局,由其组建北京民俗博物馆。朝阳区政府出资2000万元进行了古建修缮。

1997年6月,北京东岳庙管理处暨北京民俗博物馆正式成立。

1999年春节正式对外开放。

宗教神祗

东岳大帝全是人间帝王打扮

北京东岳庙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配祀相关众神体系,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庙观。

东岳大帝信仰起源于古代先民对泰山的自然崇拜。两汉以来,泰山神成为主宰人间生老病死、祸福寿夭等一切事务的万能之神。泰山神全称“东岳天齐大生仁圣帝”,俗称“东岳大帝”。东岳大帝下辖七十六司、十八地狱。在东岳庙主殿岱岳殿内供奉大帝坐像高4.46米,金身,冠冕旒(líu),着衮(gǔn)服,手执圭板,端坐在玉罗台上。两侧是文武辅臣。

东岳庙素以“三多”即神像多、楹联多、碑刻多著称。76司塑像以其社会化、人格化、戏剧化的造型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民间信仰的画卷。全庙共有神像3000多尊,其人物形态各异,生动逼真,故有“东岳庙神像甲天下”之说。

建筑格局

东岳庙庙宇辉宏壮美,占地96亩,各种建筑600余间。由中路正院及东、西跨院组成,共有七进院落,融集廓院式、四合院式布局为一体,具有元、明、清三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整个庙宇气势恢弘,建筑精良。庙内的“机灵鬼儿、透亮碑儿、小金豆子、不吃亏儿”,给游览凭添很大乐趣。

东岳庙琉璃牌坊

庙坐北朝南,由正院、东院、西院三部分组成。正门前有高大雄伟的三洞七幢绿琉璃牌楼。正面刻有“秩祀岱宗”,背面为“永延帝祚”,据传为明代奸相严嵩所书。

正院建筑主要有山门、戟门(又称瞻岱门、龙虎门)、岱宗宝殿(又名仁圣宫)、育德殿、玉皇殿。

进入庙门,东西两侧是鼓楼、钟楼,其北侧有碑石两座,东边一座为乾隆御书,西侧是无字碑。东岳庙有“京城小碑林”之称,庙中原有碑石140余通,几经战火,现仅存二三十通。

“岱宗宝殿”为东岳庙的主要建筑,朱墙碧瓦,富丽堂皇,殿内供奉着东岳大帝及帝后。岱宗宝殿左右有三茅真君祠堂、吴金节祠堂、张留孙祠堂、山府君祠堂、蒿里丈人祠堂等。最后为后罩楼。

进戟门始自左右再向北环绕的庑殿为地狱七十六司殿。再向北左有广嗣殿、太子殿,右有阜财殿、太子殿。

东院原为花园,西院为规制不一的小型殿宇,多为民间善会修建。

东岳庙虽经重修,但其主体建筑仍保持元代风格,庙内以神像、石碑、楹联众多而享誉海内外,赵孟頫书“张天师神道碑”(俗称道教碑)即存于庙中。今正院已修葺,并辟为北京民俗博物馆。

“三多”特色

碑林雪景

东岳庙素以“三多”著称于世。即神像多、碑刻多、楹联匾额多。

神像多:

东岳庙供奉的神祇众多,神像最多时达3000余尊,现已恢复千余尊。有泰山神东岳大帝、天仙娘娘碧霞元君、地府判官七十六司、司命真君茅盈、泰山三郎、炳灵公等东岳圣班;有关圣帝君、文昌帝君、三官大帝、斗姥元君等尊神;还有各行业的祖师神:建筑业供奉的鲁班、骡马驴贩供奉的马王爷、梨园行祖师喜神等。大大小小的神加起来共有3000余尊。

这些神管什么的都有,有求福的,求寿的,求子的,求财的,求官的,求平安的,有为阳世人祈福的,也有为阴间亡魂超度的,有管治国安邦的大事,也有管邻里纠纷、婆媳斗嘴、丢失物件的琐碎小事。只要是与老百姓生活有关的,都可以来这里请求解决。

故被称作“神像最多,酬神最易”,前来进香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

碑刻多:

原有碑刻160余通,现存近百通。多为民间善会碑刻,记叙了老北京民俗事象。

历史上东岳庙碑石数量首冠京城,各院落内都立有石碑。因立碑年代不一,其排列次序又不很规整,所以老北京流传着“东岳庙的碑刻数也数不清”的说法。

根据资料记载,庙内石碑多达160余通。其中多为历朝修建东岳庙碑记和民间善会石碑。在时间上,则以清康熙、乾隆朝的碑刻数目最多。最早的碑刻是元天历二年(1329年)的《大元敕赐开府仪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师张公碑》,最晚的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立于新鲁班殿前的鲁班会碑.。文革期间,庙内碑刻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被推倒砸碎,碑座上的文饰也被斧子凿去,有的碑身上还用黑墨划上了革命标语。

推倒后的碑刻或用作地基,或深埋在地下。1995年底东岳庙被朝阳区文化文物局收归时,完好树立的碑仅存18通。后来,掩埋在地下的石碑又重新被挖掘出来。1997年底石碑修复工程开始,历时一年,基本上按原来的位置归位。目前,中路正院东西碑林共有石碑89通,重现了东岳庙“石碑多”的特色景观。

东岳庙主要石碑:张公碑、御碑、“四绝”、香会碑、敕修东岳庙碑等。

东岳庙内的楹联

楹联匾额多:

各殿前均挂有楹联、匾额。代表作为“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这些警世醒人的语句,集中体现了东岳信仰惩恶扬善的精髓。楹联多是东岳庙的一大特色景观。原来,庙内多数殿堂前都挂有白底黑字、小篆字体的楹联。它们既是对各殿各司神祇职能的诠释,也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在“善恶有报”的外衣下,楹联的内容折映出丰富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它们或言简意赅,发人深省;或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或意蕴悠长,蕴含哲理,文化内涵相当丰富。

现在,正院各殿堂前的楹联均已恢复。文字由当代国内知名的书法家书写,真、草、篆、隶、行五体齐全,形同一个高水平的楹联书法展,不仅有助于观众理解楹联的文义,而且可以使人获得中国书法艺术的享受。

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的楹联“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已;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反映出根植在中国传统理念中的“善恶有报”观念。现挂于瞻岱门。

书法家沈鹏题写的楹联“木德承天,橐龠(tuóyuè)阴阳甄品汇;青祇司令,监观上下仰灵威”。橐龠本是古代冶炼用以鼓风吹火的装备。在此比喻为源泉。按照五行之说,泰山居东方木位,是万物生命之源。这副楹联表达了人们对泰山神东岳大帝蕃育万物众生,统摄群灵,济生度死,昌盛子孙的崇敬之情。现挂于岱岳殿内。

东岳大帝信仰

泰山十八盘

东岳即泰山之别称,列位五岳之尊,是有史以来中国的第一圣山,《诗经·鲁颂》曾用“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来形容它的高峻险峭。而封禅制度的兴起,更使历代帝王以祭祀泰山为立国安邦之大典,泰山神东岳大帝屡受褒封,由此奠定了它在中国诸神中的崇高地位。

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有舜帝巡守四岳,以此加强部落联盟统治之记载,“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

其后,由于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四岳之外又另加中岳,遂成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西汉刘向《五经通义》云:“泰山一名岱宗,言王者受命易姓报功告成必于岱宗也,东方万物始交代之处,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白虎通·封禅》亦引此说,谓“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所以必于泰山何?万物所交代之处也。”帝王因德受命,贵为天子,而泰山被视为距天最近的地方,故自秦始皇起,王者报功告成必于泰山,成为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永延帝祚的祭祀圣地。

就在泰山主生观念大行其道之时,五岳主死之说也日益兴盛起来。1935年山西同蒲路开工时出土的东汉熹平二年十二月(173年)陶盆内就有这样的记载:“黄神生五岳,主生人录,召魂召魄,主死人簿。”

清代大学者顾炎武《日知录》曾作过详细考证,认为谶纬学说是泰山治鬼兴起的原因。并得出结论:泰山“仙论起于周末,鬼论起于汉末。”《陔余丛考》、《茶香室丛抄》也沿袭此说,认为泰山治鬼说汉魏间已经形成。

佛教传入促进了东岳信仰治鬼的内容不断丰富。佛教地狱说的内容同中国的判官制度相结合,缔造出一个现实而幻想的泰山冥府说。泰山府君则成了东岳大帝属下的一名判官。

宋代是道教兴盛的时期。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天书降于泰山”,真宗前往泰山封禅,诏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王,四年(1011年)进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真宗封禅堪称历代帝王封禅中最为隆重的一次,也是东岳大帝香火向各地扩展,建立行宫的直接起点。不少地方的东岳庙是以真宗封禅为契机建立起来的。随着各地东岳行宫的相继建立,东岳大帝便成为全国神。

东岳大帝既然具有了帝王的身份,自然会有生老病死、七情六欲,也有娶妻生子等凡间的需求。其妻为“淑明坤德帝后”,《东岳妙经》称其曰:乾元配位,坤德合形。淑气明明,婉春融于三界;德兹育育,澄秋月于万方。与圣同明,普天共仰。北京东岳庙育德殿便是东岳大帝及帝后的寝宫,“帝妃前悬一金钱,道士赞中者得子。”

除了监管生育,东岳帝后还能治疗眼疾,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重庆大足信士弟子林某为妻罗氏“眼目不安,遂发诚心,就云从岩镌造淑明皇后,求为供养。”

有了妻室,自然就有子嗣,其说始见《魏书》,长子封号佑灵侯,次子惠灵侯,三子即炳灵公,四子静鉴法师(因皈依释氏未得封号),五子宣灵侯。另有一女,即香火遍及北方的泰山女神——碧霞元君。

七十六司

东岳大帝统辖下掌管阳世间善恶祸福、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地府判官。七十六司各司其职,构成了庞大的地府权力机关。

长寿司:长寿是人们的普遍愿望。怎样做才能长寿?按照道教的观点必须从不杀生做起,做到节食寡欲。也就是不要终日大吃鸡鸭鱼肉,纵欲贪欢。只要注意修身养性,就可以达到长寿的目的。

官职司:官职司要求统治者公忠为国,清正廉洁,顾全大局,反贪拒贿,执法不阿。否则将受到惩罚。

速报司:“速报”就是快速报应。道教认为“善恶之报,如影随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好处或灾病,都因其善恶行为所致。将岳飞奉为速报司之主,就是因为他含冤而死,必能体会他人受屈心情,定能从速秉公行正,惩恶扬善。

增延福寿司:“福寿”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孜孜以求,极其向往的人生目标。道教认为,福寿乃修善积德所致,不可以非分求得。该司的职能就是根据人的善行善举,决定其享受“福寿”的多寡。

东岳庙会

庙会,集商业、游乐等为一体

元代延祐年间,张留孙买地城东,规以为庙观。此后嗣宗师吴全节继承师志,继续修建。建成后,便受到元廷的重视,每年都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阴历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辰,元朝廷还派遣官员降香。那一天,大都城内的居民都蜂拥齐化门外,迎接御香。又因东岳庙位于齐化门外,是大都通往通州城的要道,因此商贾云集,“漕运岁储,多所交易,居民殷实”,市场的繁荣更是促进了香火的兴旺。元《析津志》载“是日,沿道有诸色妇人,服男子衣,酬步拜,多是年少艳妇。前有二妇人以手帕相牵阑道,以手捧窑炉或捧茶、酒、渴水之类,男子占煞。都城北,数日,诸般小买卖,花朵小儿戏剧之物,比次填道。妇人女子牵挽孩童,以为赛愿之荣。道傍盲瞽老弱列坐,诸般楫丐不一;沿街又有摊地凳盘卖香纸者,不以数计。显官与怯薛官人,行香甚众,车马填街,最为盛都?”

东岳庙不仅是香客们的圣地,还是文人墨客经常聚集的地方。元时东岳庙有一石坛,原为开山祖师张留孙的弟子董宇定,王用亨的住处,周围植有杏花千余株。每到杏花盛开之际,便有群公赋诗张宴,一时间在大都传为盛事。有果逻啰洛易之诗云:“上东门外杏花开,千树红云绕石台。最忆奎章虞阁老,白头骑马看花来”。

道教文化与齐文化密切相关

在这之后的数百年里,东岳庙经过明清两代帝王的多次修葺、扩建,以及内宫嫔妃、太监,民间善士和诸香会的募捐助善,庙的规模逐渐扩大,庙内供奉的神祗也多了起来。除了每年三月份的庙会,每月初一、十五也有庙会。

明末清初是东岳庙会的全盛时期,朝阳门外至通州的道路不但是陆路转运漕粮的必经之路,也是由水路进京离京人员的必经之路。

民国以来,东岳庙庙会依然是摩肩接踵,"礼佛士女,不绝于途"。据20世纪30年代调查统计,东岳庙每年开庙44天,庙会摊位131个,摆在庙内的有卖小吃的、杂货的、花鸟鱼虫的、杂耍的,还有套圈儿的游戏,引得游人围个水泄不通。庙外有卖木材的、家具的、食品的、铁器的及日用百货,还有说书的,不过在东岳庙说书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不能说《岳飞传》,因为庙里供着岳飞。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占领北京,时世动乱,民不聊生,东岳庙也逐渐衰败。抗战结束后,庙会虽已恢复,但已是元气大伤。1949年,东岳庙作为公安学校校址,庙会从此停止。

现状-几成危庙

文保单位东岳庙几成危庙

被誉为“京北第一庙”的海淀区上庄镇东岳庙,2003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古庙年久失修,几成危庙,四周被垃圾荒草环绕。产权单位261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医院现在没有精力和专业知识修缮。海淀区文化委员会人士则称,该庙曾于2006年进行抢险性修缮,海淀区正和市文物局沟通,争取增加投入,保住原貌。

纳兰故园风光不再

东岳庙被一堆垃圾包围

海淀区上庄镇永泰庄村东岳庙,曾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家庙,2003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京北第一庙”。

有研究学者认为,纳兰性德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不亚于曹雪芹。

“斜风细雨正霏霏,画帘拖地垂。屏山几曲篆烟微,闲庭柳絮飞。”从纳兰性德的词中,可遥想其当年在家的幽静和闲适。

如今的东岳庙已显破败,四周被垃圾荒草环绕。山门前的石墙破碎,石碑歪斜。走进院落里,窗棂残破,甚至已经缺失。

正殿的大门不常开,村民有时能来叩拜,是因为门锁偶尔半挂。

有村民形容,现在的古庙,就像一位奄奄一息的老者,风光不再。

村民王大爷说,“能守着纳兰性德的家庙过一辈子,是荣幸。但积年累月,越来越破败,都快成危庙了,很希望政府能把庙好好修整一下。”

文委称暂无修缮计划

东岳庙产权,归属于261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

261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产权归属医院这60年来,医院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维护,但要想达到恢复性修缮,规模相当大,医院的能力和专业知识有限。

海淀区文化委员会行政执法队队长高二跃介绍,建国后,海淀区曾修缮过两次,最近的一次是2006年的一次抢险修缮,当时北京市文物局出资100多万元、区文物局投资90多万元,修补了山门、鼓楼、前殿顶棚,还对戏楼进行校正,但这种抢险修缮,也只是为了保证古庙不塌不漏,至于庙东侧的跨院,则几乎没动过。区内市级保护文物较多,对东岳庙修缮的资金投入有限。

“维护古文物建筑,全社会共同努力,力量更大。”高二跃说,海淀区政府相关部门正在努力和市文物局沟通,争取逐年增加投入,将东岳庙的原貌保住。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鼓励社会投资。但高二跃说,修缮东岳庙,政府目前暂时还没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