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语:Hoàn Kiem。越南风景区。越南首都河内众多大小湖泊中最著名的一个,位于市中心区,南北狭长,呈椭圆形,面积约12公顷。过去有水道与东距不远的红河相通,后来被河堤隔断。湖岸四周树木青翠,浓荫如盖。湖水清澈如镜,幽雅娴静,平均水深1.5米左右。岸边伴有笔塔、和风塔、水榭等古建筑,水中有玉山祠、栖旭桥、镇波亭和龟塔等胜迹点缀,是河内第一风景区。还剑湖原为珥河支流,后因其北、东两面通珥河的水道淤塞而成为湖泊。李、陈两朝时被称为绿水湖,后来因此湖被作为操练和检阅水军的场所而改名为水军湖,还曾一度改称左望湖。

中文名

还剑湖

外文名

Hoàn Kiem

面积

约 12 公顷

别称

左望湖

拼音

huan jian hu

所在地区

越南 河内

交通信息

位于河内市中心区

形状

南北狭长,呈椭圆形

还剑湖

越南风景区,越南首都河内众多大小湖泊中最著名的一个,位于市中心区,南北狭长,呈椭圆形,面积约12公顷。过去有水道与东距不远的红河相通,后来被河堤隔断。湖岸四周树木青翠,浓荫如盖。湖水清澈如镜,幽雅娴静,平均水深1.5米左右。岸边伴有笔塔、和风塔、水榭等古建筑,水中有玉山祠、栖旭桥、镇波亭和龟塔等胜迹点缀,是河内第一风景区。还剑湖原为珥河支流,后因其北、东两面通珥河的水道淤塞而成为湖泊。李、陈两朝时被称为绿水湖,后来因此湖被作为操练和检阅水军的场所而改名为水军湖,还曾一度改称左望湖。

相关故事

相传1418年黎朝太祖黎利蓝山起义之前,在湖水中捞得一把宝剑,上刻“顺天”二字,10年后已称帝的黎利乘船游水军湖时,突见一金龟浮出水面,游向船边,黎利拔剑斩去,金龟口含宝剑潜入水底。黎利命人排水寻剑,但水中剑、龟全无,人们说这是金龟要回了宝剑,湖名从此被改为还剑湖。

后来又传说此剑被仙人送还,插在湖里,剑把留在水面上,现在就是湖中心的一个小宝塔。在还剑湖北部的玉山岛上有一座古寺玉山祠,也是河内名胜之一。玉山岛呈圆形,因看似玉石而得名。岛上古寺因岛得名,建于黎朝末年,始建时名叫玉山寺,阮朝绍治三年(1843年)被毁重建时改寺为祠,供奉关帝、兴道王陈国峻和文昌帝君三圣。1865年阮朝文学家阮文超主持修葺玉山祠,并在附近建镇波亭,架栖旭桥,筑笔塔和砚台。

栖旭桥是一座湖东岸连接玉山祠的木拱桥。笔塔因顶状如毛笔得名,建在湖东岸的桃腮山上,高5层。砚台建在笔塔下通往玉山祠的入口处,是一块墨砚形的大石块。笔塔大门4根石柱构成,4柱顶端也均为毛笔状,中间两柱较高,中间是通道,柱上有汉字对联。玉山祠的门上是一个小巧玲珑的楼亭,人称得月楼。祠门与栖旭桥相通。还剑湖里有一根灰色粗大的大理石柱子,石柱半腰伸出8支檀木做的承拱,托着一个寺庙,这就是著名的“独柱寺”。

此寺全部用当地贵重木材做成,四周是一圈短栏杆,寺旁有阶梯,寺檐微微上翘,寺角形成70°翘起,寺身小巧玲珑,结构匀称。独柱寺始建于1049年的李朝,近千年来多次重修,现存古寺重建于1955年,虽规模比原建要小,但其艺术风格仍保持了原寺风貌。在越南独柱寺名气很大,许多手工艺品、银器、漆器和刺绣以及其他艺术品的花边上,都印有美丽的独柱寺的图案。还剑湖中的龟塔也是河内的千年古迹,据说那就是仙人送回的宝剑把,远望就像一只从湖中伸出来的手,因建在湖中龟丘上而得名。

塔虽并不高大,但挺拔而立,塔影碧波,为还剑湖增色不少。近年塔顶上又被装饰一颗大星,更显秀美壮观。

越南河内关帝庙供奉的关公

还剑湖,位于河内巴亭广场,相当中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还剑湖的位置,相当于北京的中南海。

关圣殿就坐落在还剑湖的湖心岛上。十二公顷的湖面,清澈平静。湖岸四周,是南国婆娑的常青树,最耀眼的要数凤凰树,飘逸舒展的凤凰花,红得流火,如漫天云霞。

湖岸,一道长五六丈的红色铁桥,把人们引向湖心的小岛。引桥上的几幢砖石牌坊,镶嵌着汉文书写的楹联,弥漫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息氛。湖心岛高出湖面两丈左右,森森古木簇拥着古色古香的关圣殿,殿堂内外,香烟袅绕,给繁闹的市区留下一片宁静。

关圣殿内大红大绿的色调,金碧辉煌的装饰,充满中国中原文化的特色。大殿供奉着诸多神像,多得让人难以一个个道出名姓。高约一米的铜铸彩绘关公,位于前排正中,在青烟红烛中显得神采奕奕。关公两侧,有周仓、关平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