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鱼又称乌鳢、斑鳢、黑鱼、斑鱼、生鱼。乌鱼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鱼纲,鲈形目,鳢科,其分布极为广泛,我国除西部高原外,其余各地均有分布。乌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乌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和抗病力强、苗种来源广、繁殖快特点,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

中文名

乌鳢

别名

孝鱼、乌鱼、蛇皮鱼、黑鱼、火头鱼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辐鳍鱼纲

鲈形目

亚目

鳢亚目

鳢科

鳢属

乌鳢

简介

乌鱼又名乌鳢、黑鱼、财鱼、火鱼、生鱼,是生活在静水水体或水流缓慢水体中的一种凶猛肉食性鱼类,隐蔽在水草丛中或水质易浑浊的泥底水体中。春夏秋三季多活动于水体中上层;冬季在水体底部越冬,常将后半部身体潜埋于泥中。乌鱼具有鳃上器官,能进行呼吸,耐低氧能力较强。乌鱼的食性在不同生长阶段差别显著,体长3厘米以下的鱼苗以枝角类、桡足类和摇蚊幼虫为食;体长3~8厘米时以水生昆虫的幼虫、小色、小虾、蝌蚪为食;鱼种到成鱼阶段,主要以泥鳅、鲫鱼、鲭鲅、餐条、虾、青蛙为食。初夏到秋季为摄食旺季,水温降至12℃时停止摄食。

形态特征

乌鱼的身体前部呈圆柱形,后部稍侧扁。头部较长,头前部略扁平,后部稍隆起。整个头部被有不规则的鳞片,很像蛇头。吻短而圆钝,口端位,口裂大而稍斜,并伸向眼后下缘,下颌稍笑出,牙细小,呈带状排列于上下颌。下颌两侧的牙齿强大而尖利,均埋于粘液膜中。

乌鱼的眼较小,上侧位,居于头的前半部,距吻端较近,眼间隔宽而平。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上方,为一小圆孔。

鳃裂大,左右鳃膜愈合,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鳃腔上方左右各具一鳃上器,是由第一鳃弓背面的上鳃骨和舌颌骨伸展出的骨片所组成,上面复有密布微血管的多层表皮,具有辅助呼吸空气的功能。

乌鱼的鳞片大而圆,侧线平直,行于体侧中线,后延至尾鳍基部。乌鱼背鳍颇长,几与尾鳍相连,无硬刺。臀鳍也较长,但短于背鳍。腹鳍短小,胸鳍、尾鳍均为圆形。

乌鱼的全身为黑绿色,体背和头背的颜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两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块,头侧各有两行黑色斑纹。奇鳍有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

地域分布

乌鱼分布于全球各地温、热带海域,主要栖息环境为沿岸沙泥底水域,是中国南方沿海重要的食用鱼。乌鱼到处都有,但乌鱼子却盛产于台湾,因为每年冬季冬至过后,中国沿海的乌鱼会洄游南下产卵,经过台湾海峡,从鹿港附近靠近台湾沿岸,一直沿着海岸线南下到屏东南方外海交配后折返北方。乌鱼贴近台湾沿岸期间,其卵巢正值交配前最成熟阶段,所以台湾产的乌鱼子特别肥大。

生活习性

乌鱼是营底栖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微流水中,遍布于湖泊、江河、水库、池塘等水域内。时常潜于水底层,常潜伏在水底和水草茂密处。以摆动其胸鳍来维持身体平衡。有筑巢护幼习性,口吹粘液成气泡,混杂嫩草枝,筑成浮巢产卵。雌雄偶配,可能在鱼类中是唯一的雌雄对制配偶。

乌鱼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变化适应性强,尤其对缺氧、水温和不良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水体缺氧时,它可以不将头露出水面。借助在鳃腔内由第一鳃弓背面的上鳃骨和舌颌骨伸展出的骨片组成的鳃上器,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即使在少水和无水的潮湿地带,也能生存相当长时间。乌鱼的生存水温为0~41℃,最适水温为16~30℃。当春季水温达到8℃以上时,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夏令季节活动于水体的上层;秋季水温下降到6℃以下时,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深处;冬季水温接近0℃时,则蛰居在水底泥中停食不动。

乌鱼具有很强的跳跃能力。当天气闷热、下雨涨水时,乌鱼往往会跃出水面,沿塘堤岸逃逸;在有流水冲击时也会激起鱼跃而逃跑。若其生活的池塘饵料不足时,亦会向他池转移,转移时其身体似蛇形,缓缓向前移动。

乌鱼

食性

乌鱼为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且较为贪食。捕食对象随鱼体大小而异。体长3厘米以下的苗种主食挠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体长3~8厘米的苗种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蝌蚪、小虾、仔鱼等为食,体长20厘米以上的成鱼则以各种小型鱼类和青蛙为捕食对象(小型鱼类主要指鲫鱼、餐条、赤眼鳟、泥鳅及各种家幼鱼)乌鱼的游动速度快,但捕食一般不追赶猎物,而是隐藏于水草或其他隐蔽物附近,并高度注视四周的动静,一旦发现有鱼类等适口活饵游经附近时便迅速出击,一举捕获。乌鱼的摄食量大,往往能吞食其体长一半左右的活饵,胃的最大容量可达其体重的60%上下。据解剖,一条500克重的乌鳢,在较短时间内吞食10厘米长的草鱼种8尾。乌鱼还有自相残杀的习性,能吞食体长为本身三分之二以下的同类个体。其食量大小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夏季水温高时相当贪食,摄食量大;当水温低于12℃时即停止摄食。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动物性饲料不足时,也能以豆饼、菜饼、鱼粉等人工配合饲料为食。

繁殖

繁殖特点

乌鱼的产卵季节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异。在华南地区为4月中旬至9月中旬,5、6月最盛;中地区为5~7月,以6月较为集中,繁殖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0℃~25℃

乌鱼性成熟年龄,在不同的地区也略有差异。在华南地区通常体长为20厘米以上的1冬令鱼性腺已成熟,而长江流域一带则需要2冬龄和体长30厘米左右才能产卵。乌鱼能在池塘、河沟及水库等水域内自然繁殖,产卵场一般分布在水草茂盛的浅水区。怀卵量、产卵量与亲体个体大小有关。乌鳢的怀卵量通常每公斤体重约为2~3万粒。0.5公斤重斑鳢产卵量一般为0.8~1万粒,个别可达1.1~1.2万粒。

产卵方式是营造巢类型。产卵前,性成熟的雌雄亲鱼成对地游动在产卵场地,共同用口御取水草、植物碎片及吐泡沫营筑略呈环形、直径约0.5~1米、漂浮于水面的鱼巢。巢筑成后,在风平浪静的早晨日出前,雌、雄鱼相互追逐、发情,然后雌鱼在鱼巢之下接近水面处,腹部向上呈仰卧状态,身体缓缓摇动而产卵于巢上。与此同时,雄鱼以同样姿态射精于此。鱼分多次产卵。产卵后亲鱼守于巢底,保护鱼卵,免受侵害

乌鱼的卵金黄色,有油球,为浮性卵,卵径2毫米左右。鳢黑龙江亚种卵径略小,约1.5毫米。精卵的孵化时间与水温有关:水温较低时,孵化化时间较长;水温较高,则孵化时间短些。刚孵出的鱼苗全长3.8~4.3毫米,体遍布黑色素细胞,胸鳍原基出现,油球和卵黄囊使体部明显膨大,外形象蝌蚪,常侧卧漂浮于近水面,运动能差,依靠吸收卵黄而生。苗全长达6.1~6.2毫米时,胸鳍、鳃裂和口均已出现,卵黄内油球位置移至腹部,常呈仰卧状态于水面,并能向下作短程垂直运动。开始摄食,亲鱼随群保护。全长达7.4~7.5毫米时,全身黑色,卵黄囊消失,集群游动,开始摄食,亲鱼随群保护。全长达15.5毫米时,体呈黄色,奇鳍末端呈黑色,背鳍、胸鳍和臀鳍已具鳍条,腹鳍则始现鳍条,开始分散游动,亲鱼亦停止护幼。

人工繁殖

1、雌、雄亲鱼的鉴别:在繁殖季节,雌鱼腹部稍膨大、松软,生殖孔突出;雄鱼腹部较小,不如雌鱼松软,生殖孔微凹。可根据下列特征鉴别雌、雄:雌鱼腹部呈灰白色,腹鳍条亦呈灰白色,胸部无黑斑;雄鱼腹部有很多斑点。

2、亲鱼培育:选择生活力强、个体肥壮而又达性成熟的雌、雄鱼作为亲鱼。一般乌鱼饲养1年,最多2年即可成熟产卵。选择雌鱼应以体型较大的为好,产卵多,孵化率高,鱼苗发育也好。

亲鱼多在冬季干塘时收集,必须进行专池培育,并投饲小鱼、小虾等鲜活饵料。平时要注意保护培育池的良好水质,适当灌水和排水。

3、催情、产卵、孵化:进行人工催产所使用的催产剂,有鲤鱼、鲫鱼脑垂体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脑垂体的剂量为雌鱼每500克体重使用鲤、鲫鱼的脑垂体2~3个。注射:第一针注射1个,隔12~13小时后第二针注射2个。水温在20℃~25℃时,经17~18小时开始发情产卵,24小时基本产完。雄鱼脑垂体剂量减半,通常只做1次注射,待雌鱼注射第二针时随即给雄鱼注射。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剂量为雌鱼每500克体重用800~1000单位,第一针注射总量的1/3,第二针注射2/3。雄鱼剂量减半。

受精卵最初沉于水底,吸水后浮于水面。受精卵黄色、圆形,相互连成片状,上浮于水面,可捞出集中在孵化池或塑料大口盆中孵化,孵化池大小为10米×5米x0.7米,可放受精卵50万粒。水温在20℃~22℃时,孵化需45~48小时。受精卵也可移入直径约60厘米的塑料大盆中孵化,每盆放5000~8000粒,用0.1毫克/升次甲基蓝溶液进行消毒,可防止水霉病发生。

苗种培育

天然采捕

在乌鱼繁殖季节,湖泊、水库、江河、沟塘等水域中,常能见到成群的天然乌鱼苗,较易捕获,是苗种捕捞的时节。捕捞工具为密目的抄网。在发现乌鱼巢后,可根据鱼苗集群的特性,用抄网捕捞。白天乌鱼苗活动性较强,难以捕获。累宜在夜间捕捉,此时鱼苗行动迟缓,且常浮于水面换气。当闻有水泡声,寻发声处,网从其下方插入水中后立即向上捞起,可捕获。如捕获到的是刚吸收完卵黄囊的鱼苗,则应先集中于苗种池培育一段时间,待体长达到7~8厘米后移入成鱼池内饲养。若脯到不同规格的苗种,需经过筛选,将规格相近的个体分别放于各个池中培育,以免互相残杀。如捕获8-10厘米的乌鱼种,可直接放入成鱼池内饲养。

在天然水域中休捕到的乌鱼苗种,通常采用水桶等容器运送。运输用的容器宜水浅口大,以期提高运输成活率。常用的水桶规格为:口径48厘米,桶深24厘米。每桶可装4~7厘米的鱼种1500~2500尾,运输时间在24小时之内较为安全。运输大规格鱼种,可在鱼篓内底部铺放水草,将乌鱼种放于水草上,然后再放入些水草,即可进行运输。在启程前淋一次水,可运输8~12小时;若运输时间稍长,应每隔6~8小时淋水一次,可安全运抵目的地。[1]

人工培育

乌鱼孵化较易,但苗种培育则难些。乌鱼的孵化率高的可达到90%以上,一般也达60%左右。而鱼苗的成活率,高的约为70%,通常只有20%~40%。鱼种成活率仅为鱼苗总量的30%~50%。因此,提高乌鱼成活率,是人工培育苗种的关键。乌鱼苗的卵黄囊消失后,开始摄食。对于孵化池移入苗种池的乌鱼苗,须及时投喂适口的饲料

苗种培育池面积以0.2~0.4亩为宜,水深0.5~1.0米。苗种培育池在鱼苗放养之前,要清塘消毒。先排干池水晒底,再以每亩塘用60~75公斤生石灰清塘(池水深为7-10厘米时),然后每亩池塘投放200~250公斤绿肥(大草),或施1000公斤有肥料作基肥培育水质。施放后约10天左右,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生长,鱼苗可下塘。

乌鱼苗的放养密度,视池塘条件、水质、饵料基础及养殖技术,可掌握在每亩5~10万尾,一般放6~7万尾为宜。鱼苗孵化出4~5天,卵黄囊消失,鱼苗全长达8厘米左右时以摄食轮虫、小型水蚤等浮游动物为主。若池中培育的饵料生物不足时,须及时补充饵料。可以采用施追肥的方法,即每周施绿肥一次,每亩每次投放150公斤。若水质仍不够肥,可再施有机肥100公斤。此时鱼苗鳃上器已形成,常集群于池边,游泳时不时浮出至水面,将吻端露出水面呼吸空气。同时以鳃利用水中溶解氧,鱼苗亦常摄取浮于水面的饵料,因而楞投喂由蛋黄、酵母、豆饼、维生素等配制而成的末状配合饵料,放于水面上,作为补充饲料,每天投喂一次,放养当日每万尾鱼苗投喂1公斤配合饲料,以后随鱼苗摄食量的增加逐渐增加投喂量。此外,也可从专门培育枝角类的池内捞取水蚤进行投喂。鱼苗孵出约10 天,全长为10毫米以上时,鱼苗摄食挠足类成体、小型甲壳类、切碎的丝蚯蚓和蝇明等。3周左右,鱼苗体色转为黑色,可直接投喂丝蚯蚓、蝇蛆等活饵料。经20~25天培育,全长可达3厘米左右。

由于3周内鱼苗具高度集群的习性,鱼苗集聚在一起。投饵时游弋于群体中心和体弱的鱼苗,获食机会相对较少,造成摄食情况良好的苗全长可达3.5~3.8厘米,体弱的仅为2.3~2.7厘米,甚至会造成特别体弱的鱼苗因无法获得必要的营养饲料而死亡。因此,一要投喂充足的饲料,二要改进投饵方法,使鱼苗能均匀摄食。可采取一天多次投喂;或在投喂前,结合鱼池换水,用流水将鱼群冲散,使鱼苗摄食均匀,生长速度基本一致。

随着鱼苗个体的长大,池塘内密度提高,且由于鱼苗个体因摄食不均出现差异。当鱼体达4厘米以上时,已具食为本身三分之二以下的同群个体,因此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开始出现,将大大除低成活率。为此应及时地、经常地捕捞过筛,按不同大小,分池培育。3.5~4厘米规格,每亩放养密度以1万尾左右为宜。或直接放入家鱼、罗非鱼等成鱼池中搭养。再经过20天左右培育,全长可达6厘米上下,体色变为灰黑色,此时可放至成鱼池内进行成鱼饲养。

在苗种培育期间,要勤观察鱼苗的活动情况。若以现苗种绕池边游荡,表明池水饵料不足,应及时投喂。在培育的初期,轮虫、水蚤的欠缺,中、后期丝蚯蚓、小鱼、小虾的不足,都会使苗种摄食不均而成长势不致,引发相互残食。因此当池塘天然饵料不足时,可在池塘水面上设置黑光灯引诱昆虫,供鱼苗食用;也可适当投喂水蚤、切碎的鱼虾或人工配合饵料,但量要掌握好,不宜过多。否则过剩的残饵积累,易造成水体氨氮骤增,水质恶化。

乌鱼苗有集群的习性,若发现集群过大,应及时疏散,特别是在天气闷热的夜间,如出现上述现象,应将鱼苗捞起后分散放到本苗种塘的其他地点。要注意水色的变化,尤其在高温季节里,若水质过肥,溶氧不足,易引起苗种浮头、泛塘,造成苗种大批死亡。因此,要根据苗种的生长情况,适时注入新水,逐步提高水位,调节水质,增加水体的空间,调整苗种的密度。注水不仅可提高水中溶氧,还可与投喂饵料有机结合起来,使苗种能均匀得到充足的饵料。

养殖方法

1、乌鱼苗的饲养:孵出的仔苗,亩放1600~2000尾。仔苗开始时以卵黄营养,不必投喂任何饵料,7天后卵黄消失,鱼苗体长达8毫米,才开始摄取浮游动物,此时可直接于池中培养浮游生物供其摄食,随着鱼体的增大,补充人工饵料。一月后幼鱼达6~7厘米,生活力强体型与成鱼相似,可以分塘进行成鱼殖养。

2、成鱼的饲养:进行成鱼饲养时,亩放6~7厘米的鱼种150~300尾。生产实践多半是进行套养,套养时,其它鱼种规格一定要比乌鱼种规格大。乌鱼每亩套养50~70尾。当年能长半斤以上,亩产可达30斤左右。

主要价值

1、营养价值:乌鱼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钾、铁以及各种有机酸等营养成分,属于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滋补食品。

据测定,100克乌鱼肉中含蛋白质19.81克,脂肪1.4克,灰分1.2克,钙57毫克,磷163毫克,铁0.5毫克,水分77.9克,热量92千卡。肌肉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月鳢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1.47%。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7.36%。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16%左右。因此,从营养学角度分析,乌鱼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食品。

2、经济价值:乌鱼历来畅销国内外市场,售价昂贵,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极负盛名,需求量日益递增。在国内市场也是一种紧俏价高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