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出生于大别山脚下,书画家,慈善家,和谐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中华左手反书第一人。20多年前定居于河南郑州,2007年5月当选为中华慈善总会理事。2013年人大代表,提出“每一位公民必须从工资捐出一部分用于慈善”。

中文名

周森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河南省

职业

书法家、艺术家

代表作品

《周森书法集》、《周森禅学书画集》、《中华慈善大使》

主要成就

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简介

周森,现任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九届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海联会副会长、北京诚信置森书画院院长、中国三峡画院院长、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国防大学书画院副院长、河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

先进事迹

大别山金岗台脚下的安徽省金寨县,是个出过洪学智将军的红色革命老区,这个地方留下了众多革命先行者的足迹,也为当地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周森是听着一个个革命传说长大的,英雄的事迹和精神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促成了他自幼刚毅坚强的个性。艰苦的童年生活给了周森以历练和动力,他立志摆脱贫困来报效这片热土,从而形成了他幼年时代的人生目标,从那时他就对社会弱势群体产生了同情心。

周森出生的那个年代留给他的全部记忆就是贫穷、饥饿。他的童年和大多数同时代的农村孩子一样:掏粪、砍柴、割麦……在上学之余,还要干着一年四季干不完的农活。在语文课上一个偶然的心得改变了周森的人生航线,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是周森9岁的时候,在一次语文课堂上他无意中翻到了作业本的背面,发现老师用笔蘸着红墨水写的批语透过纸张映成了反字,看上去挺好玩的。于是在这好玩之中,周森找到了灵感,找到了他人生追求的目标。从此,一颗童心对汉字反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琢磨如何拆字,如何反着书写——连他自己也不会料到,自己9岁时所感到好玩继续而练习、描摹反字的经历,其实就是在研究中国汉字的反书,也从此决定了他今后的人生道路。

年满12岁的周森偶然在朋友家里看到一本破旧的《三希堂法帖》,那俊秀飘逸的神韵和灵动飞舞的线条使他对汉字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慢慢地,周森看出来了,每一个字都是有生命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有自己的个性……由于家庭贫困买不起纸和笔,他就到山里去砍柴,然后走上一整天将草挑到集镇上去卖。寒来暑往,他为练字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功夫不负有心人。

到20岁时他的字已是挥洒自如,得到了一些行家的好评。一个巧合的机缘,周森受到著名书法家费新我的点拨,开始了由苦练8年的右手书写改练左手写反字。为了使自己能够随心所欲地将各种字体用左手反写出来,他几乎翻遍所有能够找到的字典,研究汉字的结构特点、书写技巧,以奠定自己扎实的书法基本功、文化底蕴。如果来历数周森从练左手反书以来的艰辛往事,那是数不胜数的,光他练字用过的草纸就有两吨之多,用坏的毛笔有两百多支。

他左手反书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常人用右手写正字的速度,提笔一挥而就,几乎是水到渠成。

习字过程中,周森始终铭刻在心的是,在他还是懵懂孩子的时候,大伯周实敬在教他写字时说的一番话。要想把字写好首先要做到三高:第一是眼高,就是说要多看,尤其是多看大家的作品,取法乎上,看得多了心眼就通,自然会看出门道。第二是手高,是说要练出手劲,练到手上有意到笔到的感觉。说穿了,就是手上要有功夫。第三是人高,这是最难得的,是说人的格调高,心胸高远、志向远大、气象高大,要成为一个有大学问、大智慧、大胸怀、大气度的人。

每一个东升西落的日子里,在处理完日常工作事务后,周森都让自己沉静地看着笔尖湿润地亲吻一张又一张宣纸,看着一个又一个大字在他的左手下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有款有型地飞舞,他全身心地沉浸其中,进入了他所醉心的那种专注境界: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阳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划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抓摧折,见鳃出血,犹不休辍……

周森1992年出差到广州,恰巧碰上了正在那里举办的“中华百绝博览会”,他以一个左手反书的繁体“龙”字震撼南粤大地,获得大奖。3天时间,200幅作品被拿走收藏。中国书画鉴评家贾靖宏为其题词:“功深百练,华夏一绝”。广州的这次得奖是周森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周森以左手反书:“善”字参加“长城黄河杯”国际书画大赛,获一等奖。中国书法界泰斗、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启功先生称赞他“书法独秀”。

在上海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炳森为他亲笔题写“书艺独秀”。鉴于周森的艺术成就,国家邮政总局向全国发行30万张5万套周森作品的“邮资”明信片,以弘扬他的世德人品。他最终学有所成,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书法写作者一跃成为举世闻名的左手反书艺术家。

以“中华左手反书第一人”而闻名于世的周森,也曾被利益缠绕成了一团麻,出人意料的是他选择的“逃避”方式竟然是在一家寺院里落发出家。期间,他始终不曾放弃过左手反书,在修行中打磨书法,在书法中感悟人生,无形中许多佛法禅理融入到他的笔端,从事慈善事业成了他的心愿,也成就了他今后发展的方向。

带着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周森离开家乡,几年间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到各地去拜访书法名家、揣摩书法碑刻。也就是在他到外地拜师习字期间,他的母亲去世了,此时身在广州的周森正在某地习字,正处于人生低谷期。当得到母亲去世的噩耗时,老人已经去世几天了。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奔丧回家的他跪行了一里多地,虽是跪烂了双膝,但当他赶回家乡时,母亲入土已有两天了。他没能赶上亲自为辛劳一生的母亲送终,成为周森心中一辈子也抹煞不掉的遗憾。他跪在母亲的坟头泣不成声。哭的累了,冥冥中他看到他出生时母亲在月子里,喝炖了一遍又一遍,整整炖了一个月的鸡,仿佛看到了母亲刚生完孩子,因为缺乏营养而苍白的脸。过12岁生日时母亲为了不让他的孩子低人一等,吃上染成红色的鸡蛋,在家里连买红颜料的几分钱都拿不出来的情况下,她踮着小脚撕掉尚未完全褪色的红纸的“门对子”上的一块纸,蘸着水把红纸抹在鸡蛋上,勉强弄成了红鸡蛋。……周森暗暗发誓:妈,我没能给你养老送终,以后我要成名成家了,有能力了,一定好好供养像您一样的慈母!

周森从未忘却这个誓言。

2000年5月,周森偶然从一位朋友那里了解到,河南登封颖阳镇敬老院有10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因为经济困顿,生活得很苦,他的心再也无法安宁。他亲自从北京赶到登封,与10位老人见面。看到老人们饱经沧桑、备受艰辛生活肆虐的脸,周森如见到自己父母般的心酸和亲切。敬老院因为资金紧张而简陋不堪,没有必备的生活设施。周森打定主意:一定要帮助他们,让老人们安度一个像样的晚年!

2月17日,刚刚过完春节,周森就冒着严寒又一次从北京千里迢迢赶到登封。这一次,他给“父母”们带来了10万元现金。为了一表儿子的“拳拳孝心”,他还冒着凛冽的寒风,专程为“父母”们购买了10袋大米、10袋面粉、10箱苹果、50公斤猪肉,作为给他们拜年的礼物。23位“父母”见到“儿子”归来,个个激动万分。一位老太太不停地抹着眼泪,拉着周森的手说:“孩子,你怎么就想的这么周到呢?这个村子里就是有亲生儿子的老人,有的也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啊……”老人们围在周森身边,争着和“儿子”唠家常。周森握着老人们的手,望着老人们脸上盛开如菊的笑容,忘掉了旅途的劳累。那亲如家人的和睦氛围,使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从2000年开始,每逢重阳节、春节,周森都尽量抽出时间到河南登封专门看望这些老人,关心老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每次他都带上孝敬老人的礼物。老人们感动得留下了眼泪,拉着周森的手不停地嘘寒问暖。

周森说:“因为我自己的母亲不在了,我就把这些老人当成我自己的父母一样,去侍奉也好,孝顺也好,尽我的一些能力给他们出点钱,逢年过节去看看他们,我也想找回我跟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感觉。”为了能让这些老人们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周森前后为敬老院捐献累计超过百万元人民币,而老人们同样也把周森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据登封市颖阳镇敬老院院长说,前年敬老院里有几个老人身体不太好,周森先生听说了以后从北京飞回来,给老人们看病,还一块照了合影。可惜的是那几个老人现 在已经不在了,去世的时候还把周森的照片揣在怀里,当时的情景很是感人。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再没有比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更能教育下一代的了。周森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明,书法家生命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书法造诣上,还体现在对社会的关心上,为老人们营造一个更好的养老环境,在周森看来是份内的事情。看着老人们脸上绽开的笑颜,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如今,这个敬老院在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一致倡议下,把名字改为“周森敬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