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史》内容全面,结构清晰,使读者能很快对晚清史有一基本了解;同时吸纳了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为历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细节。《晚清史》每章末尾都附有参考书目与参考文献,为读者深入学习提供了研究途径。晚清百年,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内在变革要求与外来力量相遇,中华帝国经历了前所末有的痛苦转型,艰难地踏上近代民族国家之路。作者戴鞍钢教授长期从事晚清史的数学和研究,以史家之笔将这段纷繁复杂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

书名

晚清史

作者

戴鞍钢

出版社

百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页数

280 页

定价

38

开本

16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7036708

品牌

上海贝叶

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晚清史》内容全面,结构清晰,使读者能很快对晚清史有一基本了解;同时吸纳了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为历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细节。《晚清史》每章末尾都附有参考书目与参考文献,为读者深入学习提供了研究途径。晚清百年,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内在变革要求与外来力量相遇,中华帝国经历了前所末有的痛苦转型,艰难地踏上近代民族国家之路。作者戴鞍钢教授长期从事晚清史的数学和研究,以史家之笔将这段纷繁复杂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

作者简介

戴鞍钢,上海青浦人,1955年生。“文革”中,下乡务农。1977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又继续攻读硕士,毕业后留系任教,后在职深造,获博士学位。

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潜心晚清史和社会经济史的教学研究,着有《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等;合着《中华文明史》、《中国政治通史》、《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等;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等。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和“中国图书奖”等全国及省部级奖项。

目录

知识框目录

图片目录

引言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承德来了英国人

(二)多事之秋的嘉道年间

一、国门圮塌

(一)行商、关税、鸦片

(二)五口通商的波折

(三)惊雷过后的沉寂

二、“天京”对峙

(一)客家人与太平天国

(二)定都天京

(三)征战与享乐

(四)内讧与败亡

三、督抚崛起

(一)士绅与团练

(二)湘军与淮军

(三)督抚与幕府

四、慈禧当政

(一)北京沦陷

(二)沙俄打劫

(三)辛酉政变

(四)同治与皇太后

五、“中外和好

(一)“借师助剿

(二)自强“洋务

(三)遣使与留学

(四)对日外交

六、狼烟又起

(一)西北边陲

(二)中法战争

(三)东北亚战火

(四)亡国的边缘

七、戊戌风云

(一)光绪的作为

(二)变法的夭折

(三)海外流亡者

八、世纪之交

(一)教民与民教冲突

(二)义和团的斗争

(三)世纪之初的重创

(四)国民意识的呼唤

九、出路何在

(一)“新政”和“预备立宪

(二)革命力量的集结

(三)“君宪”与“共和”之辩

十、社会变动

(一)经济的变革

(二)文化的演进

(三)城市的近代化

十一、风暴前夜

(一)民众的行动

(二)载沣父子的登台

(三)请愿与暴动

十二、清帝退位

(一)革命风潮

(二)清廷的应对

(三)帝制终结

余音复水难收

(一)溥仪出宫

(二)遗老遗少

文摘

近联军防地者,当视为敌对联军行动之开始,将遭受断然之对付。”(D两天后,李秀成致书英、美、法驻华公使,声明兵到上海,不扰外人,请悬挂黄旗,以便识别。当太平军逼近上海时,曾致书英国驻沪领事:“我们需要上海,因为我们尚没有能够置备日用品和军需品的港口,这些物资将确保我们成功实行对我们国家的敌人的打击”;强调“我们并不请求你们为我们而战,我们只是恳求你们站在一边保持中立”。②结果却非如他们所想,试图进入上海的太平军遭到英法军枪炮射击,伤亡三百余人。

8月21日,因浙江嘉兴被清军围困,李秀成自上海撤兵,驰援嘉兴。1862年1月,太平军再次进逼上海,避居上海的江浙地主士绅大为惊恐,纷纷提出请求英法军防守上海,时任江苏巡抚薛焕以此为由,转奏清廷。上海道吴煦又出面与英、法驻沪领事多次会商,于1月13日成立了“中外会防局”,并制定了分区防守计划,挖掘护界壕沟,赶造吊桥、炮台,太平军再次受挫。

围绕着上海,太平天国与列强之间的矛盾冲突表明,后者基于维护其在华权益的考虑,选择了与清政府一起与太平军为敌的立场,太平天国的处境因此更困难。

不久,战场形势也发生逆转。李秀成率军占领苏南等地后,这里成了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军事基地和经济支柱。但是,由于李秀成在江南得手后,本位思想抬头,对进取天京上游地区持消极态度,上游的最后一道屏障安庆很快陷入湘军重围之中。为了解救安庆,洪仁玕重新部署兵力,发动了由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分统四路会攻武昌的西征战役。这是一次事关大局的战役,但各路将领拥兵自重,行动迟缓。当陈玉成领兵到达武昌外围后,李秀成却迟迟未至,而当李秀成来到后,陈玉成又已回师去救安庆,从而导致了这次西征的失败。此后,洪仁王于从天京亲自领军北上,力图和陈玉成等协力解除安庆之围,也未成功。

安庆失守后,陈玉成一度打算率部赴鄂北另谋发展,因部将反对又折回庐州。这时,天王连下两道诏书,指责他在安庆的军事失败,并要求他进兵取粮回援天京。陈玉成对此很是气恼,并未立刻从命。稍后,他收到暗中已被清钦差大臣胜保招抚的苗沛霖的密信,请他北去寿州从长计议。陈玉成轻信前往,被苗扣押,随即被送往胜保大营。陈玉成断然拒绝胜保的劝降,被杀,年仅26岁。

安庆失守后,湘军顺江而下直指天京,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所部湘军也从苏南、浙江进击,战场形势对太平天国极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