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蜡蘑(学名:Laccaria amethystea (Bull. ex Gray) Murr. ),别名假花脸蘑、紫皮条菌、紫晶蜡蘑。为伞菌目、白蘑科的真菌。分布于广西、四川、西藏、山西、甘肃、陕西、河南、云南等地。可食用。试验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均为60%。与红松、云杉、冷杉形成外生菌根。

拉丁学名

Laccaria amethystea (Bull. ex Gray) Murr.

真菌界

真菌门(Eumycota)

亚门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层菌纲(Hymenomycetes)

亚纲

同担子菌亚纲(Homobasidiomycetes)

伞菌目

白蘑科

蜡蘑属

分布区域

广西、四川、西藏、山西、甘肃、陕西、河南等

中文学名

紫蜡蘑

中文别名

假花脸蘑、紫皮条菌、紫晶蜡蘑

生态习性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经济用途

可食用,也有药用价值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紫蜡蘑

拉丁学名:Laccaria amethystea (Bull. ex Gray) Murr.

中文别名:假花脸蘑、紫皮条菌、紫晶蜡蘑

同物异名:Clitocybe amethystea Bull. ex Gray

分类地位:伞菌目、白蘑科、蜡蘑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紫色。菌盖直径2-5cm,扁球形至平展,中央下凹成脐状,蓝紫色,边缘波状或瓣状。菌肉紫色,薄。菌褶蓝紫色,直生至近弯生,稀疏,宽。菌柄长3-8cm,粗0.2-0.8cm,有绒毛,纤维质,实心。孢子无色,球形,密布小刺,8-14μm。生于林地,单生或群生。[1]

生态习性: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有时近丛生。

分布地区:广西、四川、西藏、山西、甘肃、陕西、河南、云南等。

经济用途:此种可食,但菌肉薄,近革质,故称“紫皮条菌”。采食时要注意同有毒的淡紫丝盖伞相区别。后者菌褶老后灰褐色,菌盖具丝光纤毛及条纹,幼时具丝幕,孢子印锈色。据试验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60%。此种又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与红松、云杉、冷杉形成菌根。

分布范围

紫蜡蘑为欧洲、亚洲、中南美洲及北美洲等温带地区的常见物种,在许多种的落叶植物及裸子植物林中散播生长,并通常与这些林木构成菌根,如壳斗科植物。紫蜡蘑的生长期通常为夏季晚期至早冬。在中南美洲,紫蜡蘑则常与栎属植物共同生长。研究显示紫蜡蘑是种氨真菌(ammonia fungus),意指其为一种在土壤中加入氨水或其他含氮物质后能加速成长的真菌。同属的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也属于氨真菌。

真菌文化

Coil乐团的歌曲,“Amethyst Deceivers”的歌名即来源于紫蜡蘑的别称。

物种区别

北美洲有许多紫色的蕈类都曾被认为是紫蜡蘑,直到1984年Gregory M. Mueller才将它们描述为许多不同物种。Laccaria amethysteo-occidentalis

即是其中之一。在地理分布上,其分布于北美洲西部(紫蜡蘑则没有分布于此),在该地区为常见物种。在生态上,前者只分布于针叶林,后者则主要分布于壳斗科等阔叶林。L. amethysteo-occidentalis的子实体大小较紫蜡蘑大,颜色也较紫蜡蘑为深,褪色时呈现葡萄酒色而非棕色。两者的孢子也有明显差异,L. amethysteo-occidentalis的孢子不似紫蜡蘑的呈现球状,而是亚球形(subglobose)甚至椭圆形,其上的小刺也较紫蜡蘑的小上许多。

另一种由Gregory M. Mueller从紫蜡蘑分出的物种为Laccaria vinaceobrunnea。其分布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及美国南部。其与紫蜡蘑和Laccaria amethysteo-occidentalis区分的依据是巨观上的颜色。Laccaria vinaceobrunnea只有在极年幼时才呈现紫色,并很快的褪为葡萄酒色或红棕色,并随着生长最终呈现无光泽的橙棕色或深黄色。Laccaria vinaceobrunnea的孢子特征界于紫蜡蘑与Laccaria amethysteo-occidentalis之间。孢子形状和后者一样呈亚球状至椭圆状,小刺的长度则较长,与紫蜡蘑相似。Laccaria vinaceobrunnea的菌盖皮(pileipellis)在蜡蘑属中较为特别,为栅状(palisadoderm),不同于蜡蘑属典型的丝、束状(fasciculate)。在栖地上Laccaria vinaceobrunnea也与紫蜡蘑有些不同,Laccaria vinaceobrunnea的生长与维吉尼亚栎(Quercus virginiana)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紫蜡蘑也可与该物种共同生长,但也能与其他壳斗科植物生长。

1988年,Laccaria属下的第三个紫色物种

Laccaria gomezii由Gregory M. Mueller从紫蜡蘑中独立出来。Laccaria gomezii和栎属关系密切,生长在中美洲及南美洲北部的云雾森林(紫蜡蘑在这些地方也有分布)。Laccaria gomezii与Laccaria vinaceobrunnea有许多相似的特征,但其子实体的颜色较Laccaria vinaceobrunnea及紫蜡蘑都为深。其蕈褶也很其他种有所差异,Laccaria gomezii的蕈褶与蕈柄连接的方式接近亚下延形(Subdecurrent),不同于其他种的波状(sinuate)至心形、较狭窄的连接方式。Laccaria gomezii的孢子则与L. vinaceobrunnea与Laccaria amethysteo-occidentalis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