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是一种植物,它原来是指两种植物:荆和棘。棘与荆在野外常混生,因此就产生“荆棘”。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丛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荆棘丛生最易阻塞道路,又借喻作艰险处境或者纷乱局面,成语“披荆斩棘”和“荆天棘地”由此引申而来。荆棘大抵是一种多刺丛生的灌木植被,中国的先民们很早就接触到了这种植物,《山海经》里多次出现了有关荆棘的记载

中文名

荆棘

马鞭草科和鼠李科

分布区域

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

英文名

thistles and thorns

出处

《史记 廉颇蔺相如传》

泛指

为困难和阻止前进的障碍

植物界

形态特征

1、现名牡荆、荆条、黄荆,是马鞭草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小枝通常四棱形,无毛或有微柔毛。

2、叶对生,有柄,掌状复叶,小叶3-8,稀单叶,小叶片全缘或有锯齿,浅裂以至深裂。花序顶生或腋生,为有梗或无梗的聚伞花序,或为聚伞花序组成圆锥状、伞房状以至近穗状花序;

3、苞片小;花萼钟状,稀管状或漏斗状,顶端近截平或有5小齿,有时略为二唇形,外面常有微柔毛和黄色腺点,宿存,结果时稍增大;

4、花冠白色、浅蓝色、淡蓝紫色或淡黄色,略长于萼,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中间的裂片较大;雄蕊4,2长2短或近等长,内藏或伸出花冠外;子房近圆形或微卵形,2-4室,每室有胚珠1-2;花柱丝状,柱头2裂。

5、果实球形、卵形至倒卵形,中果皮肉质,内果皮骨质;种子倒卵形、长圆形或近圆形,无胚乳。子叶通常肉质。  

棘是鼠李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它的枝条多荆,民间常用它作围篱。

生长环境

常生于山地阳坡上,形成灌丛。  

分布范围

中国北方地区广为分布,资源极丰富,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等省。

相关作品

1、《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代表作,这部史诗性的家世小说曾在全球范围引起轰动,也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全书分七部,每部以一人为中心,但又彼此联系、前后呼应。小说以德罗海达牧场为背景,以梅吉与神父拉尔夫之间的缠绵悱恻的爱情纠葛为主线,讲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人生经历,描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女性追求爱情和与命运抗争的过程,探究了荆棘鸟的寓意和价值所在。

2、这部小说通过描写半个世纪中一家人的沧桑变化,反映出澳大利亚社会的发展。《荆棘鸟》之所以堪称经典之作,不仅在于作者运用了大量笔墨描绘了澳大利亚的苍凉悲壮之美,如广袤的草原、森严的教会、苍凉的土地、玫瑰与荆棘,以此展现出异国风情,而且在于作者娴熟的艺术构思和细腻的描写,对爱与命运这个永恒的主题作出了深刻而又独特的诠释,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现了深刻的人性灵魂深处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