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蛇,游蛇科锦蛇属的蛇类,体大凶猛,且无毒,食谱广泛,野外捕食鼠、鸟、鸟蛋及其他小型动物。

中国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南部(以前分布较多,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为因素等,现在较为少见)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国外分布于越南、日本(均有记录)。生活于平原、丘陵和山地。垂直分布范围:300~2300m。

中文名

王锦蛇

拉丁学名

Elaphe carinata

别名

菜花蛇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柱动物亚门

爬行动物纲

蛇目

游蛇科

锦蛇属

王锦蛇

外文名

King rat snake/Stink rat snake

物种命名人

Günther

命名时间

1864年

简介

其他中文俗名:臭王蛇、黄喉蛇、黄颌蛇、王蛇(四川)、锦蛇、黄蟒蛇、王蟒蛇、油菜花、臭黄蟒、棱锦蛇(黑龙江)、棱鳞锦蛇(福建)、菜蛇、王字头(贵州)、菜花蛇(湖南、湖北)、松花蛇(贵州、四川)、臭青公母(台湾)、菜花蛇(江苏,浙江,江西,四川)

保护: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原色王锦蛇(大部分)头部有黑纹“王”字,多数体表呈黑黄白三色环纹,鳞间末多黄色,触摸有肌肉感且粗糙紧实。多有后1/3无纹路呈星点至尾尖。

(因公母,体色差异,变异不一)腹部多为黄色,手感平滑,全长可达2.5米以上。

【注:王锦蛇苗/亚成体/成体/体色多有不一,蛇苗基本无颜色特征,亚成期发色后显出应有体色,在饲养生活中也是乐趣之一】

王锦蛇身体呈圆筒形,可达5~10千克以上。主要生活在丘陵和山地,在平原的河边、库区及田野均有栖息。它动作敏捷,性情较凶狠,爬行速度快,会攀岩上树。主要以鼠类、蛙类、鸟类及鸟蛋为主食,在食物短缺时甚至残食同类。野生王锦蛇有应激反应,受惊吓后释放腺体,人工繁殖多无此类问题。该蛇系产卵繁殖,每年的6~7月产卵,每次产8~15枚不等,孵化期为40~45天左右。

形态特征

头背鳞缝黑色,显"王"字斑纹;瞳孔圆形;吻鳞头背可见;鼻间鳞长宽几相等;前额鳞与鼻间鳞等长;颊鳞1;眶前鳞2(1),眶后鳞2(3);颞鳞2+2(3);上唇鳞8,3-2-3式;下唇鳞10(11或9),前4~5枚与颔片相切;背鳞23(25,21或19)-23(21)-17(19),最外二行平滑,其余强棱:腹鳞雄217~221,雌218~224;尾下鳞雄77~83,雌42~84;肛鳞二分。

形态

体粗壮,全长2米左右。上唇鳞8(3—2—3)枚,颊鳞1枚;眶前鳞1(2,3)枚,眶后鳞2(3)枚;颞鳞2(3,1)枚+3(2,4)枚。背鳞23(21,24,25)—23(21)—19(17,18,20)行,除最外侧1~2行光滑外,均起强棱;腹鳞203~224枚,肛鳞2枚,尾下鳞60~120对。背面黑色,混杂黄花斑,似菜花,所以有菜花蛇之称。头背棕黄色,鳞缘和鳞沟黑色,形成“王”字形黑斑,故称王锦蛇;腹面黄色,腹鳞后缘有黑斑。幼体背面灰橄榄色,鳞缘微黑,枕后有1条短纵纹,黑色;腹面肉色。成幼体间体色斑纹很不相同,易误为他种,需注意。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长江沿岸各省和西南区,向南达两广的北部和台湾,向北达河北天津地区(北纬40度15)。

主要有北京、天津、上海(市区、金山、宝山)、江苏(南京、苏州、宜兴)、浙江(余杭、杭州、开化、金华、诸暨、武义、平阳、乐清、龙泉、温州、天台、台州、桐庐、富阳、天目山、松阳、瑞安、文成、永嘉、泰顺、宁波及海岛上广泛分布)、安徽(歙县、黄山、东至、石台、太平、霍山、潜山、泾县、宣城、广德、旌德、黟县)、福建(崇安、邵武、霞浦、周宁、福鼎、福州、永泰、闽侯、尤溪、长汀、福安、福清、柘荣、长乐)、台湾、江西(庐山、九江、萍乡、湖口、铅山、铜鼓、安福、上犹、井冈山)、河南(信阳、桐柏)、湖北(均县、利川)、湖南(宜章、衡山、长沙)、广东(北部)、广西(龙胜、融水、资源、全州、花坪和桂林地区)、四川(峨眉山、昭觉、灵关、万源、南川、南江、荥经、达县、苍溪、合江、安县)、重庆(巫山、城口)、贵州(桐梓、金沙、务川、清镇、毕节、独山、雷山、印江、绥阳、正安、仁怀、赤水、江口、德江、松桃、兴义、榕江、贵定、龙里、威宁、惠水)、云南(昆明、腾冲、东川、丽江、贡山、西双版纳)、陕西(商南、山阳、洛南、周至、柞水、宁陕、佛坪、石泉、洋县)、甘肃(徽县、文县)等地区,是典型的无毒蛇。[1]

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区、丘陵地带,平原亦有,常于山地灌丛、田野沟边、山溪旁、草丛中活动;性凶猛,行动迅速。昼夜均活动,以夜间更活跃。食蛙、蜥蜴、其他蛇类、鸟、鼠类,甚至同类的幼蛇。卵生。6~7月产卵,每次产8~12枚,卵大(45~60)毫米×(25~31)毫米。

王锦蛇

保护措施

限制捕捉收购。

品种简介

王锦蛇体大,耐寒、适应性强、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容易饲养和孵化等诸多优点,特别是北方诸省区,大都以养它作为无毒蛇的饲养对象。王锦蛇,又称菜花蛇,大王蛇、蛇王、臭黄颌等。它是无毒蛇中(除蟒蛇外)长势最快,形体较大的蛇类。栖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带,活动于河边、水塘边、库区及其他近水域的地方。

王锦蛇动作敏捷,性情凶猛,爬行速度快且会攀爬上树。它是广食性蛇类,捕食鸟类、鼠类及各种鸟蛋。食物缺乏时,甚至吞食同类。

估计数量:野生状态数量次于黑眉锦蛇,仍为普通种。当前属开发利用对象。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适当控制滥捕和收购。

【保护野生蛇类资源,支持人工繁育】

此蛇特点

捕杀能力突出,性暴烈,有明显的霸占主义;当遇见其他蛇时,会采取攻击,在野外是神经质的蛇类,攻击猛烈,绞杀能力强。是大多蛇类害怕的品种。人工繁育下,成体性格偏懒散,自卫能力强,注意接近方法即可靠近。

人工饲养

关于幼体:

蛇苗时期多数攻击性极强,受惊吓会利用腺体进行自卫,喜爱黑暗安全性强的地方(可以考虑躲避的安放)自卫时身体多呈“S”攻击姿势伴有抖尾、张嘴、迅速逃窜等行为习惯。类似王蛇一类。蛇苗好动,活泼,常能观察到在饲养盒内寻找食物,四处游荡的场景,王锦蛇幼体不建议经常接近甚至上手,尤其是进食后未进行排泄前。蛇苗也可参考王蛇一类的饲养,不作再多解释。

关于亚成体:

亚成王锦蛇同样易敏感,易激怒。但臭腺基本不再使用。同样保留了幼体时逃窜及自我防卫的习惯。对于新手,未饲养过大型游蛇的朋友可能相对棘手。投喂一般开箱即投,始终以蛇类第一状态为捕食前提,不建议过度把玩儿,不建议用十分透明的饲养箱,亚成王锦蛇对于体型适中食物兴趣最大,勿选择较大或过小的食物。

关于成体:

成体王锦蛇作重点讲述:一般体型进1.5以上(对于王锦蛇来说很轻松)。体重500g以上的王锦,性格多偏向于懒散、爱盘踞休息。活动量明显减少,喜爱泡水,触摸反应同样较大。这里着重说一下王锦捕食习性:分触觉,视觉,嗅觉三种模式。据本作观察,大部分王锦蛇在捕食活体小白时,多利用视觉与触觉。在接受死食后,给予死食在箱内,多靠嗅觉。在日常饲养管理中,王锦蛇视觉极其敏感,对任何动作都会做出反应。(苗与亚成更为明显,同所有有性格的蛇类一样)接近王锦蛇的方法十分简单,前提是需要了解该蛇性格习惯。蛇类的攻击范围每个饲养过的玩家应该都有一定了解。本作从未觉得蛇凶是负面事情,王锦甚至比王蛇类更有智商和能动性,王蛇类凶多为神经质,王锦有规律且有方法可循。总之,在我饲养的王锦蛇中还未遇到过无法控制的个体。一般来说,迅速接近至头部上方,反手托住蛇颈及头部,随之另一只手将腹部拿起,即可随意上手,避免在蛇头前方引诱其自我防卫,基本无攻击性。

王锦蛇为卵生繁殖,每年的6月底~7月中旬为产卵高峰期,每次产卵5~15枚不等。刚产下的卵表面有黏液,常常几个粘连在一起。掰开卵会发现,卵内没有卵黄和卵白之分,均是淡黄色的胶状物质。王锦蛇的卵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卵为乳白色,每卵重约40~55克,卵小者也有30~38克,孵化期长达40~45天左右。

关于王锦蛇(国产蛇),我是深深被这个物种迷住。当然,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饲养过的人也有不同的饲养感受。也正因为一些朋友喜欢把部分认为成整体,就让不怎么受待见的国产蛇中的一个不怎么被待见的蛇种在宠物蛇类家族中“臭”名昭著。

王锦蛇

国家经济体制,养殖模式的不同,让国产蛇类成为中国特种养殖业兴起以来的首要经济养殖物种,与之相比的国外宠物行业兴起时间之早,模式差别之大,是我们无法比拟的。(法律,社会接受程度等等在此更不提及)这也造就了目前市场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外国所谓“玩具蛇”的局势。殊不知这些玩具蛇,是发展到繁盛了的别人家的国产蛇。当然,从社会推动来说,他们必不可少。

王锦蛇以体大耐寒,食谱广,适应性强,生长快,育成周期短等等物种优势,成为人工养殖的最优物种之一,其数量之大,也让他成功的被大量商家,贩子,用坑蒙之术混入宠物市场。新手多数贪图其价格低廉。盲目消费,购入手中的王锦蛇多数来自野外或养殖场淘汰下的个体,最终结束于寄生虫病,及各种炎症……

(关于臭腺的科普已经够多,但每次都要讲一讲,可能是因为真的想让多一个人了解的原因....简单三个字概述就是看个体。蛇类均有腺体,只不过要看敏感性,利用程度以及具体情况。所以这就是野生个体与cb个体在臭腺方面的区别。结合前两句,原理显而易见。所以请不要以臭,定义王锦蛇。如果你还不懂就该多养些小蛇蛇了)总之,在我饲养的王锦蛇中还未遇到过无法控制的个体,除了部分个体,受惊吓后扑人、喷气均为正常状态。对上手和接近王锦蛇我也简单和大家交流一下:首先了解蛇的攻击范围及性格状态,一般来说,接近至头部上方,反手托住蛇颈与头部,随之另一只手将腹部轻轻拿起,即可随意上手,避免在蛇头前方引诱,基本无攻击性。(矛盾总是相互的,尽量拒绝购买野生蛇类,有养殖场或cb的渠道为好)

规范养殖

2020年9月30日,国家林草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于王锦蛇等45种野生动物,《通知》明确要求要积极引导有关养殖户在2020年12月底前停止养殖活动,并按有关规定完成处置工作。确需适量保留种源用于科学研究等非食用性目的的,要充分论证工作方案的可行性,并严格履行相关手续。[2]

疾病防治

食后呕吐

情况可大可小,出现呕吐主要成因是:

-环境温度过低

-食后将其把玩或对其不适当的移动

-食物过大

-体内寄生虫

-肠胃炎

-体内细菌感染性疾病

审视其饲养环境,温度,判决成因作出对策,如因疾病便应带到兽医作治疗。

口腔炎

是蛇类多发生的病症,初期症状,口腔无法紧闭,嘴部内有白色泡沫或粘液,内部红肿,食欲减少,及后嘴巴会肿胀变形,因痛楚而停止进食,而严重者会因化脓侵蚀下颚,导致死亡,如发现初期病征,即请兽医适当诊治,成因主要是伤口受感染或缺乏营养(维生素C*),另温度下降,环境卫生亦会令口腔内膜容易受感染引致发炎。

肺炎

呼吸系统感染,是对蛇的性命最为要挟的病症,成因主要是:

-环境温度变化大

-空气浑浊

-闷热,不通风

-温度突然下降

-环境卫生不佳

如环境在短时间温度突变或下降,病发率也较高,初期病征(和口腔炎很相似,需要细心观察和分别),口腔内有泡沫状的分泌物,也会有鼻水,经常磨擦嘴/鼻,呼吸发出怪异声音,开口呼吸,呼吸困难而经常昂首头部定着,偶然食欲不振,偶然也会如常进食,及后严重者会因呼吸衰竭而死,初期发现必须立即处理。

王锦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