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猴(学名Loris tardigradus)也叫做懒猴,属于懒猴科蜂猴属的小型原猴。蜂猴夜间活动,动作缓慢,栖息在树的顶部,食鸟、昆虫和野果等。主要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雨林地区。蜂猴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亦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物种。

中文名

蜂猴

拉丁学名

Nycticebus coucang Boddaert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哺乳纲 Mammalia

亚纲

兽亚纲 Theria

灵长目 Primates

亚目

原猴亚目 Strepsirrhini

懒猴科 Lorisidae

亚科

蜂猴亚科 Lorinae

蜂猴属 Loris

蜂猴 L. tardigradus

亚种

9种

分布区域

东亚、南亚、东南亚

命名者及年代

Boddaert,1785

保护级别

极危(CR)2种;濒危(EN)4种;易危(VU)3种。IUCN标准

中文学名

蜂猴

中文别名

风猴,懒猴,风狸

英文名

Slow Loris

二名法

Loris tardigradus

分布

主要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雨林地区

概述

蜂猴(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蜂猴,别名蜂猴、风猴,属懒猴科,可分为9个亚种,中国有2种,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南部)和中国广西(南部),另外在印度东北部、孟加拉、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蜂猴数量稀少,由于栖息地破坏,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过度捕猎,种内生物学特点等原因,濒临绝灭。

动物学史

蜂猴属是灵长类动物,它们是懒猴科下属的物种,与懒猴科的其他物种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懒猴属,金熊猴属、树熊猴属,也包括丛猴科和马达加斯加的狐猴。它们与南亚的懒猴关系最密切,其次是中非树熊猴、东非树熊猴和西非树熊猴。人们认为蜂猴亚科是在非洲进化的,那里生活着大多数生物;之后,可能有一组迁徙到亚洲,演变成体型小巧而行动缓慢的蜂猴。 蜂猴首先出现于中新世的亚洲化石记录中,大约在1800万年前的泰国和1600万年前的巴基斯坦。泰国的记录是基于与活的懒猴最相似的单枚牙齿,并暂时归类为“Nycticebus”。该物种的名字是“? Nycticebus linglom”,使用开放式命名法(前面的“?”表示该名称的暂定性质)。 在巴基斯坦的西瓦利克山脉的矿床中发现了几种懒猴,可追溯到1600-800万年前,包括晚中新世的瘦猴。大部分体型小,在体型的大小上可与最大的懒猴相比。分子分析表明,懒猴可能在1千成年前已经开始进化成不同的物种。人们认为,当巽他大陆架在低海平面暴露时,在大陆和东南亚沿海岛屿之间架起了一座陆桥。这些事猴子就已经到达巽他群岛。 这些猴子有类似熊的脸颊,有猴子的手(像树懒一样),美国动物学家迪安·科南特·伍斯特(Dean Conant Worcester)在1891年描述了婆罗洲懒猴。科学文献中最早提到的懒猴是从1770年开始的,当时荷兰人阿努特·沃斯梅尔(Arnout Vosmaer)描述了他当时收到的被称为孟加拉蜂猴(Nycticebus bengalensis)的标本。法国博物学家乔治·路易·勒克莱尔(Georges-Louis Leclerc),孔德·德·布冯(Comte de Buffon)后来质疑阿努特·沃斯梅尔决定将该动物与树懒联系起来的理由,认为它与锡兰(斯里兰卡)和孟加拉蜂猴更接近。布丰伯爵(Georges-Louis Leclerc, Comte de Buffon)于1765年首次使用“loris”一词,与荷兰语“loeris”极为接近。这种词源后来在1820年代得到了威廉·贝尔德博士(William Baird)的支持,他指出荷兰语loeris是表示“小丑”的意思。

1785年

荷兰博物学家彼得·博德阿尔特(Pieter Boddaert)率先正式使用“Tardigradus coucang”这个名字正式描述了一种懒猴。该物种基于托马斯·彭南特(Thomas Pennant)在1781年描述的“无尾猴(tailless maucauco)”,并被认为是基于巽他懒猴(Sunda slow loris),以及阿努特·沃斯梅尔对孟加拉懒猴的描述。因此,关于“Tardigradus coucang”的身份存在一些分歧。后,该名称被称为巽他懒猴。接下来要描述的懒猴物种是孟加拉懒猴(Lori bengalensis)(已定名为孟加拉蜂猴),由伯纳德·杰曼·德·拉塞佩德(Bernard Germain deLacépède)于1800年命名。

1812年

埃蒂安·杰弗里·圣希莱尔(Étienne Geoffroy Saint-Hilaire)命名了“Nycticebus”(蜂猴属),以它的夜间行为命名。杰弗罗伊(Geoffroy)在这项工作中还命名了“Nycticebus javanicus”。19世纪的作者也将懒猴称为“Nycticebus”,但大多数人将其名称为“tardigradus”(慢行猴)(林奈在1758年第10版的SystemaNaturæ中给予)。直到哺乳动物学家Witmer Stone和James AG Rehn在1902年澄清说:林奈命名的物种名称实际上是懒猴。

1900年左右

又有几个物种被命名,包括理查德·莱迪克(Richard Lydekker)在1893年提出的菲律宾蜂猴(Nycticebus menagensis)[最初命名是梅纳根西狐猴(Lemur menagensis)]和1907年由约翰·詹姆斯·刘易斯·邦霍特(John James Lewis Bonhote)提出的”Nycticebus pygmaeus“(倭蜂猴)。然而,在1939年,雷金纳德·英尼斯·波考克(Reginald Innes Pocock)将所有蜂猴整合到一个物种中,即”N. coucang“,并记载在他的1953年出版的颇具影响力的著作《灵长类动物:比较解剖学和分类学》中,灵长类动物学家威廉·查尔斯·奥斯曼·希尔(William Charles Osman Hill)也遵循了这一路线。1971年,科林·格罗夫斯(Colin Groves)认识到倭蜂猴(N. pygmaeus)是一个单独的物种,并将”Nycticebus coucang“分为4个亚种,而在2001年,格罗夫(Groves)认为蜂猴属有3个物种(N. coucang,N.pygmaeus和N. bengalensis),以及蜂猴(Nycticebus coucang)有3个亚种(N.c.coucang,N.c.menagensis和N. c.javanicus)。

2006年

通过对DNA和细胞色素b基因的DNA序列进行分子分析,菲律宾蜂猴(Nycticebus menagensis)被提升到独立物种水平。在2008年,格罗夫斯(Groves)和伊布努·马里扬托(Ibnu Maryanto)确认将第5种爪哇蜂猴(Nycticebus javanicus)提升到物种状态。物种分化主要基于形态上的差异,例如大小,毛皮颜色和头部标记。 为了弄清物种和亚种的边界,并确定基于形态学的分类是否与进化关系一致,科学家使用线粒体标记D-loop和细胞色素b衍生的DNA序列研究了”Nycticebus“(蜂猴属)内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前使用核型,限制酶和DNA序列进行的分子分析的重点是了解少数物种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整个属的系统发育。虽然2006年发表的分析结果尚无定论,尽管一项试验表明,N.coucang和N. bengalensis彼此之间的进化关系显然比与它们自己物种的成员更近,这可能是由于自测试以来进行的渐渗杂交所致。这两个分类群的个体起源于泰国南部的一个交界地区。该假设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中得到了证实,该研究比较了孟加拉蜂猴和间蜂猴的线粒体DNA序列之间的差异,并表明这两个物种之间存在基因流。

2012年

菲律宾蜂猴(N. menagensis)的两个分类学同义词(以前被称为亚种)。邦加岛蜂猴和加里曼丹蜂猴被提升为物种地位,与一个新物种卡扬河蜂猴也有区别。瑞秋·蒙兹、安娜·内卡里斯和苏珊·福特(Rachel Munds,Anna Nekaris & Susan Ford)将这些分类学修订基于可区分的面部标记。这样一来,被统称为婆罗洲蜂猴的”Nycticebus menagensis“物种复合体就变成了4个物种:菲律宾蜂猴(Nycticebus menagensis)、加里曼丹蜂猴(Nycticebus borneanus),邦加岛蜂猴(Nycticebus bancanus)和卡扬河蜂猴(Nycticebus kayan)。

形态特征

蜂猴体型较小而行动迟缓,是较低等的猴类,体长32~35厘米。[1]

两只小耳朵隐藏于毛茸茸的圆脑袋中;眼圆而大。

四肢短粗而等长,第二个脚趾还保留着钩爪,尾短而隐于毛丛中。

体背棕灰色或橙黄色,正中有一棕褐色脊纹自顶部延伸至尾基部,腹面棕色,眼、耳均有黑褐色环斑。

蜂猴是唯一的有毒灵长类动物,它们的毒腺在手肘部位。当蜂猴遇到危险时,会把毒液投射出去。蜂猴还会把毒液抹在幼崽周围,避免幼崽被掠食者捕食。被蜂猴咬伤会导致伤口感染、肿胀或肚子疼,但毒液不致命。此外,这种毒液能防止蜂猴身上长寄生虫。

蜂猴

栖息环境

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栖于热带雨林、季雨林、次生雨林、竹林、红树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栖息于低海拔地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下。更喜欢树冠高密的森林,多在原始林中比较高大的树干中上层活动,偶尔亦活动于人工蕉林。大一点的蜂猴喜欢到森林边缘,因为那里食物相对更丰富。在受干扰的栖息地也发现了一些物种,例如可可种植园和混合作物家庭花园。

生活习性

蜂猴栖于热带雨林及亚热带季雨林中,完全在树上生活,极少下地,喜独自活动。[2]

行动特别缓慢,只有在受到攻击时,才有所加快,故又名“懒猴”。

白天蜷成球状隐蔽在大树洞中或在枝桠上歇息,夜晚出来觅食,以植物的果实为食,也捕食昆虫、小鸟及鸟卵。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南半岛,东南亚和南亚东北部,印度尼西亚,包括苏门答腊、马来西亚西部、新加坡、越南、泰国和柬埔寨东部。中国国仅分布于云南和广西。

蜂猴分布图

繁殖方式

据中国多年的野外考察和饲养实验,蜂猴一般在每年的6-8月进行交配,性周期平均45-50天,交配期常持续4-6天,成年雌性怀孕率约为70-80%,孕期为5-6个月。通常在冬末春初产仔(多在3月份以前),多在夜间分娩。年产1胎,每胎1仔。哺乳期约需7个月。幼仔出生8个月后即能单独活动,真正脱离母体行独立生活一般要到1岁左右。从出生至性成熟约需2-3年。据中国国内动物园的饲养记录,蜂猴的饲养寿命可达12年。 数字量化:育种间隔1年;每次产仔1只;平均妊娠期188天;幼崽断奶时间3-6个月,平均断奶时间4个月;幼崽独立时间16-26个月,平均独立时间20个月;雌性成熟时间18-24个月,平均20个月;雄性成熟时间17-20个月,平均18个月;野生状态下寿命可达22年,平均20年;而人工饲养状态下寿命可达25.8年,平均24年;领土范围0.004-0.25平方公里。

物种分类

序号

拉丁名

命名人

命名年

01

N. c. coucang

Boddaert

1785

02

N. c. hilleri

Stone & Rehn

1902

03

N. c. insularis

Robinson

1917

04

N. c. natunae

Stone & Rehn

1902

05

N. javanicus

Geoffroy

1812

06

N. ornatus

Thomas

1921

07

N. c. menagensis

Trouessart

1898

08

N. c. bancanus

Lyon

1906

09

N. c. borneanus

Nachtrieb

1892

保护

保护级别

研究人员在婆罗洲发现了一种新的懒猴,学名为Nycticebus kayan

(1)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2)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未列入

(3)濒危等级:濒危

(4)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

保护建议

(1)加强有蜂猴分布的现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保护和改善蜂猴的生存环境

(2)加强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宣传蜂猴入药并无科学根据的道理,制止由此而产生的偷猎、滥捕蜂猴等的行为;

(3)进行中国蜂猴的数量调查和资源评估,合理审批用于动物园展出或出口的额度。加快建好一个以现有饲养种群为基础的人工繁殖群,建立谱系,以满足中国动物园展出及国内外交换的需要。

饲养注意事项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饲养另类宠物,宠物猴也被人饲养起来了,我们常见被用来当做宠物饲养的宠物猴是懒猴,这是一种非常易驯养的观赏动物,可能你在饲养前并不知道他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编提醒各位主人,饲养另类宠物还是在饲养前先做好品种了解,不要盲目饲养。

如果你已经饲养了懒猴,那么怎样才能养好他们呢?小懒猴是非常好饲养的,白天不必给食(白天睡觉),晚上成体约半个香蕉,半个苹果,2-3片橘子,蟋蟀1天5只,面包虫2天一次,约10只。饲养笼最好够大放置树支,必备水盆,最好是开水,不然生水容易拉肚子。出生的小猴猴妈妈总是抱的紧紧的,待2星期后小猴会在妈妈身上爬,此时可用食物将母猴引开,把小猴拿出喂司加水的牛奶,另外要给母猴增加营养,每日十只蟋蟀。保证母猴有足够的奶水。温度20-25度,温度过低不必给食,不然容易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