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树(Canarium spp.)是橄榄科、橄榄属约75种植物的俗称。

全世界橄榄树的栽培品种有500余种。花期为4-5月,果熟期10-12月。喜光树种,有一定耐寒性;原产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中国广泛引种,栽植在长江流域以南至广东、广西等15个省区,以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及陕西等省为最多。果可榨油,供食用,也可制蜜饯。

野生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沟谷和山坡杂木林中,或栽培于庭园、村旁。

中文名

橄榄

拉丁学名

Canarium album(Lour.)Rauesch.

别名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芸香目

亚目

芸香亚目

橄榄科

橄榄属

橄榄

分布区域

福建、中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形态特征

橄榄树

乔木,高10-25(-35)米,胸径可达150厘米。小枝粗5-6毫米,幼部被黄棕色绒毛,很快变无毛;髓部周围有柱状维管束,稀在中央亦有若干维管束。有托叶,仅芽时存在,着生于近叶柄基部的枝干上。小叶3-6对,纸质至革质,披针形或椭圆形(至卵形),长6-14厘米,宽2-5.5厘米,无毛或在背面叶脉上散生了的刚毛,背面有极细小疣状突起;先端渐尖至骤狭渐尖,尖头长约2厘米,钝;基部楔形至圆形,偏斜,全缘;侧脉12-16对,中脉发达。花序腋生,微被绒毛至无毛;雄花序为聚伞圆锥花序,长15-30厘米,多花;雌花序为总状,长3-6厘米,具花12朵以下。花疏被绒毛至无毛,雄花长5.5-8毫米,雌花长约7毫米;花萼长2.5-3毫米,在雄花上具3浅齿,在雌花上近截平;雄蕊6,无毛,花丝合生1/2以上(在雌花中几全长合生);花盘在雄花中球形至圆柱形,高1-1.5毫米,微6裂,中央有穴或无,上部有少许刚毛;在雌花中环状,略具3波状齿,高1毫米,厚肉质,内面有疏柔毛。雌蕊密被短柔毛;在雄花中细小或缺。果序长1.5-15厘米,具1-6果。果萼扁平,直径0.5厘米,萼齿外弯。果卵圆形至纺锤形,横切面近圆形,长2.5-3.5厘米,无毛,成熟时黄绿色;外果皮厚,干时有皱纹;果核渐尖,横切面圆形至六角形,在钝的肋角和核盖之间有浅沟槽,核盖有稍凸起的中肋,外面浅波状;核盖厚1.5-2(-3)毫米。种子1-2,不育室稍退化。

生长环境

野生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沟谷和山坡杂木林中,或栽培于庭园、村旁[1]

分布范围

产福建、中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分布于越南北部至中部。日本(长崎、冲绳)及马来半岛有栽培。

生长习性

橄榄树喜温暖,生长期需适当高温才能生长旺盛,结果良好,年平均温度在20℃以上,冬天无严霜冻害地区最适其生长,冬天可忍受短时间的零下3℃的低温,但温度下降到4℃以下时就会发生严重冻害。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的地区可正常生长。对土壤适应能力较广,江河沿岸,丘陵山地,红黄壤、石砾土均可栽培,只要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都可生长良好。

繁殖方法

橄榄繁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种子繁殖和嫁接繁殖,嫁接最好是在每年的二三月份进行,这是嫁接的成活率更高,嫁接的时候要做好伤口愈合处理,不然愈合的速度会很慢,从而影响植株的生长速度。而种植繁殖需要先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半天,然后在进行播种。

植物文化

栽培技术

建园

橄榄是长寿果树,经济寿命达几十甚至上百年,合理建园为橄榄早产、丰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平地果园定植前2个月挖1m大穴,填入稻草50kg、有机肥50kg、石灰1.5kg、过磷酸钙0.5kg及表土,堆土隆起墩高约0.5m,待穴土沉实后再定植。丘陵果园坡度较缓的开等高梯台,台宽3~5m,坡度不超过5°,坡面内斜,内开深20~30cm,宽30~40cm的排水沟。坡度较大地形复杂的挖鱼鳞坑或爆破开穴。其他的同平地果园。

定植

定植时间有3~4月的春植和10月中下旬的秋植两种。栽培密度5~6m×5~6m,667m植15~25株,平地稀些、丘陵密些,矮化的橄榄可适当密些。定植方法有大苗和营养袋小苗定植两种。经3~4年甚至6~7年培育、径粗4~5cm的大苗在立夏前后种植。栽植时,把主根垂直放入穴中,侧、须根按其自然方向展开,填入细表土,层层踏实,再盖上3~5cm厚的细土或杂草,浇足定根水。营养袋小苗定植是将营养袋小苗竖直放入穴中,剥去塑料袋,摘去1/3~1/2叶子,逐层堆土踏实,浇足定根水,树盘覆盖杂草。种植的深度以青黄交界处入土6~8cm为宜。定植后,晴天要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直到成活;幼苗死亡时,要及时补植。

土肥水管理

土壤改良、扩穴改土

一般的定植只能满足橄榄根系3年的生长需要,3年后要扩穴改土,先株间扩穴,再作全园扩穴。株间扩穴要挖深1m、宽2m的扩穴带,挖出的土壤经1~2个月的日晒雨淋后,与芦苇、杂草、有机肥、过磷酸钙、石灰、饼肥等分2~3层回填。

合理施肥

橄榄是深根性果树,肥料要渗透到较深的土层后才能被根吸收,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比小型果树要长,所以橄榄施肥比物侯期要早15d以上。施肥量和施肥期主要是根据树龄、树势、生产量、结果量、土壤肥力等状况来定。幼龄树以氮为主,配合磷钾;以少量多次为主;以速效肥为主,配合农家肥。

施肥方法有环状施肥、条沟施肥、放射沟施肥、全园施肥、根外追肥5种。最好选择在无风湿润的天气,晴天应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

水分管理

果园要建贮水池,果园及四周要开排水沟。雨季要及时排水,遇高温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水。冬季适当控水。

树体管理

幼龄树整形

幼龄树在栽后第2年春梢萌发前,在离地面1m处截干,选留角度错开分布均匀的3个芽培育主枝,其余芽抹除,新梢长到40~50cm时可采取人工拉枝,以拉大分枝的角度。定干培育1年抽3次梢后,于秋梢停止生长时进行摘心,以阻止晚秋梢或冬梢的抽生,促进当年生枝条成熟健壮,提高抗寒能力;第2年春梢萌动后,在主枝上留2~3个配置较好的芽,其余全部抹除,秋季再摘心,形成副主枝;第3年春梢生长时,再在副主枝上留2~3个芽,培育成大侧枝。橄榄种植后经过3年的培育,形成了主枝、副主枝、大侧枝的三级骨干分枝结构,树型基本形成。

结果树修剪

结果树一般在采果后进行修剪,将徒长枝和直立枝短截;剪除病弱枝、衰老枝、过密枝、内膛枝和重叠枝等,必要时还应在树顶开天窗,以增大树冠内部的通透性。

嫁接换种

俗话说:“桃三、李四、橄榄七”,意指实生橄榄树种后至少要7年才能结果。

橄榄嫁接换种主要分高位嫁接和低位嫁接两种类型。高位嫁接主要针对大树,一般树龄在7年以上,根据嫁接部位的不同,又分为主干高接、主枝高接,侧枝高接三种。一般嫁接枝条的直径大于3cm的用嵌接法,小于3cm的用腹接法。低位嫁接主要针对幼龄树,于定植2~3年的幼树或经1~2年生长的营养袋苗。低位嫁接多用腹接法。

树体保护

冻害橄榄喜温怕寒,防止橄榄寒冻的最有效办法是选择适宜种植地点。加强肥水管理,采用烟熏、覆盖、涂白、稻草包干、抗冻灵、灌水、高接等措施有一定的防御效果。旱害预防方法主要有套种绿肥、铺草覆盖、中耕培土。有条件的地方应引水灌溉或机械喷灌。涝害洪水或连续降雨、暴雨易造成涝害,应建立果园的排水系统。忌低洼积水地种植。

花果管理

对生长旺盛但结果少或不结果的橄榄树可采用环割、断根、化学调控等措施促花。

病虫防治

病害

橄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煤烟病、流胶病等。炭疽病主要为害叶及果实。叶病斑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健交界明显;幼果受害呈暗绿色油浸状,易脱落;成熟果初呈浅褐色水浸状,后呈暗褐色。由真菌引起,在高温多湿高氮肥的情况下易发生此病。防治办法:不偏施氮肥;冬季清园;萌芽前后喷施0.6~1.0%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煤烟病主要系橄榄星室木虱、蚜虫分泌物引起,发病初呈褐色霉斑,随后扩大成绒状黑色霉层,呈煤烟状。主要防治方法是及时防治橄榄星室木虱、蚜虫;合理修剪,通风采光,及时剪除病枝。

虫害

橄榄虫害主要有橄榄星室木虱、皮细蛾、卷叶蛾等。橄榄星室木虱一般年发生7~9代,以成虫在叶背越冬,产卵于嫩芽,为害嫩叶及芽。有3次高峰期,分别对应春、夏、秋梢生长期,即4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其综防措施如下:冬季剪去病虫枝、衰弱枝、徒长枝,清除园中的败落枯叶、杂草,集中烧毁;加强管理,促使抽梢整齐,以打断木虱的食物链,缩短为害期;在橄榄星室木虱少量发生时喷药保梢。要统一喷药时间,包括周围的作物和杂草;在新梢每叶平均6~8只虫时,交替用25%阿克泰4~6g+绿色功夫20~30ml兑水50~60kg或70%艾美乐8000倍液或吡虫啉1500~2000倍液喷施,每10~15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对卷叶蛾、皮细蛾、枯叶蛾可用90%敌百虫、50%杀螟松、80%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

主要价值

很好的防风树种及行道树。木材可造船,作枕木。制家具、农具及建筑用材等。果可生食或渍制;药用治喉头炎、咳血、烦渴、肠炎腹泻。核供雕刻,兼药用,治鱼骨鲠喉有效。种仁可食,亦可榨油,油用于制肥皂或作润滑油。